山水画的艺术审美和鉴赏实践

山水画的艺术审美和鉴赏实践
2024年10月15日 06:06 兵团日报

《山中无终日》 张建永 作

●张建永 张晓田 张晓驰

我国山水画折射出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建设的和谐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这种统一性使山水画具有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优越性和社会性。山水画中人文精神的审美折射出以大观小或以小观大的“大同”观,意蕴超然笔墨之外,使观者的鉴赏层次不断提升,达到体虚观道、澄怀味象、天人合一之境。

在古代,读书、写字与画画是上层社会文人雅士的事,书画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似乎与普通百姓离得很远。遥想以前,反观当下,书画艺术已成为普通百姓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代展子虔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国绘画的格局。他最大的贡献是将山水画从其他绘画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他的代表作《游春图》是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魏晋时期郭象认为“物各有性,性各有极”,竹林七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这种人文精神为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宋元时期,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山水画迎来鼎盛期。

山水画之所以被历代文人雅士青睐,缘于士夫文人的心态。他们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游历和描写,达到自我精神的超脱。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的是个体生命的理想,这种价值诉求更多是建立在精神层面的。

北宋张载说:“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集义然后可以得浩然之气。”山水画审美诉求的独特性在于表达形式的单纯性和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一支笔、一盘墨,仅用笔墨之间的几个层次,便能从繁杂的自然客体中抽象出丰富的艺术面貌。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使艺术的表达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这样的作品更具审美意义。大到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小到点墨成苍的微观笔墨,即使在抽象的点画之间,也能感受到跨越时代的人文气息。这种文化血脉的流淌与传承,势必付诸广泛的鉴赏与实践。人格在鉴赏中得到升华,艺术在实践中得到创造。

在日常画作展览与鉴赏中,我们对非专业人群做过多次有针对性的鉴赏试验。试验对象有普通职工、青年学生等,鉴赏作品的画种有油画、国画等,题材有青绿山水、花鸟草虫等。试验对象有的被油画的逼真写实效果惊讶,有的被青绿山水中古朴的基调吸引,有的被描绘细致入微的花鸟草虫折服。

《山中无终日》是张建永以文人画的表现方法创作的一幅立轴山水画。画面构图采用高远法,近处满枝秋叶的树下,一卧一坐两个老者似乎在闲谈。在高俏的柳树下,几棵大树旁隐约显现出错落相间的草阁台榭,为空旷的山野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山林间有飞禽出没,随着山脊蜿蜒而上的断崖垂瀑、斜壁青台,直至矾头峰端。画面浑朴高古,题有“山中无终日,彤叶染苍苔。煮酒吟琴歌,竹杖引客来”的诗句。诗句平铺直叙,将意境引入高潮。画中山石树木无过多着色,通过笔墨意趣表现出山中雅士悠然散淡的田园生活。

这是一件简单的笔墨小品。在一次展览中,一个大学一年级非艺术专业的姑娘初见此画时惊呼:“这幅画太美了,我太喜欢了!”张建永认为姑娘说喜欢此画可能是戏言,即使喜欢,也应该是花鸟鱼虫题材的作品。随着进一步对话,他了解到这个姑娘从没见过文人的山水画,更没有学习绘画的经历。当他问姑娘为何喜欢这幅画时,姑娘脱口而出:“我想住进去。”想住进去?这不正是山水画具有的感染力吗?自此之后,张建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审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审美的体验过程受制于审美主体的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积累,以及社会文化集合下对特定作品所指向的人文精神诉求。

范宽的画雄浑厚重、八大山人的画疏离冷逸、石涛的画苍郁恣肆……古代文人画家的生活体验与情感抒发虽各有不同,但审美定势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已凝练成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如元代四王之一的倪瓒,他的山水画多以三段式的高远构图表达空寂荒远的意境,画中很少出现人物,意在表现无我的境界。他的画以长峰横势折带皴写出的山石丘壑,与逸笔简括的竖势草木形成对立统一关系,使画面简淡而意境深远。他的画中常常出现草亭,凝神观赏画中的草亭已成为观者憩息心灵的驻足点。

通过对画论中文化观的深刻体悟和鉴赏实践,将人格精神融入中华文化的大语境中。石涛画论中“一笔生两笔,两笔生三笔”的笔法论,源自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石涛的画论与实践打破了时空界限,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绘画理论,实现了山水画理论与人格表达上的高度统一。

从延安走出来的艺术大师石鲁,其笔下的山水画经历了“以形写神”的写实阶段,“以神造型”的写意阶段和“得意忘形”的大写意阶段,达到人格和艺术“可与历代开宗立派的大师比肩”的高度。他的代表作《转战陕北》以大山大水为衬托,将伟人的形象与陕北高原融为一体,自然而不突兀,使人不禁联想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词句。画中崇山峻岭向观者逼来,巍峨雄壮的山峦恰似人民在解放战争中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李可染的山水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用厚重的积墨法和浓烈的朱砂层层点染,营造出雄、阔、满而不堵的意境。新中国的画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我国山水画折射出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山水画 文人 笔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27.7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21.23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