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科学报
?
“除了事实之外,我们什么都不必相信。在这里,我们的任务是尽力通过实验,去确定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本质……”
站在巨幅名画《拉瓦锡夫妇》前,著名配音演员、朗诵解说艺术家周扬深情讲述着拉瓦锡是如何通过化学方法,在实验室中对空气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的。一旁的钢琴演奏家金麦克演奏着肖邦的《“雨滴”前奏曲》作为配乐。
这段来自近代化学之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不朽名著《化学基础论》的精彩段落,被演绎得犹如一幕音乐剧,诉说着拉瓦锡的科学成就和人格魅力。周扬还诵读了拉瓦锡写给妻子玛丽的诀别信,讲述夫妇二人的动人爱情故事。
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一场科学与艺术的诗意对话拉开了序幕。这是由国家大剧院、北京市科协、北京大学出版社等联合举办的“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系列活动的第3期活动现场,主题是“世界名画里的科学与爱情”,聚焦“科学元典丛书”之一、拉瓦锡名著《化学基础论》的故事。
名画背后的“秘密”
科学文化学者、“科学元典丛书”主编任定成在20年前翻译了《化学基础论》,是该书的首位中文译者。他曾作为受邀中国学者,出席法国科学院举办的拉瓦锡逝世200周年纪念大会。但在国家大剧院的这场活动中,通过画作《拉瓦锡夫妇》,他重新认识了这位科学巨匠。
画作《拉瓦锡夫妇》的作者是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雅克-路易·大卫。这幅画创作于1788年,正是拉瓦锡出版《化学基础论》的前一年。画像上,拉瓦锡身穿的服饰以黑色为主,拉瓦锡夫人玛丽的装扮为18世纪末法国贵妇人时尚服饰,拉瓦锡深情凝望夫人,玛丽则倚靠在拉瓦锡身边,桌子上摆放着水银气压计、气量计、蒸馏瓶等化学研究所用的实验仪器和测量用的仪器。
事实上,这幅画并非《拉瓦锡夫妇》的“真实面目”。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贺婧在活动现场“揭露”了名画之下还隐藏了一幅画作草稿——近年来,有研究用新的分析技术还原了画作原貌。在原始版本中,桌上没有实验仪器,拉瓦锡和玛丽的穿着更加奢华,玛丽戴着华丽的帽子,帽子上面装饰着羽毛、丝带和人造花,这幅画更像是讲述“上流人士”而非“投身科学的夫妇”。
贺婧推测,大卫更改画作可能是出于对拉瓦锡夫妇的保护。当时正处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拉瓦锡是一名包税官,玛丽出身贵族家庭,画面上奢华的贵族打扮必会招来众怒。但尽管如此,拉瓦锡还是在6年后被推上了断头台。
数学家拉格朗日悲愤地说:“砍掉他的脑袋只须一瞬,但再长出一颗这样的头颅也许要等一百年!”
实际上,玛丽在化学史上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幅画中,拉瓦锡夫人并非配角,甚至有人称她为“化学之母”,她是拉瓦锡重要的实验助手和秘书,《化学基础论》中的162幅插图均由玛丽绘制。
“拉瓦锡作出了杰出的科学贡献,却在时代激荡中经历了曲折传奇的人生。通过对画作的重新认识,我们再一次对拉瓦锡夫妇的人生和科学故事有了新的理解,这也是科学与艺术的内在关联性的体现。”任定成说。
科学与艺术“顶峰相见”
《化学基础论》属于“科学元典丛书”中的一种,该丛书至今已出版60余种,包括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和达尔文《物种起源》等。该丛书自2003年翻译出版以来,已成为中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科学名著汉译丛书。
“这些都是世界第一流科学大师的原作,是原汁原味的科学,里面有教科书没有涉及的科学发现过程、科学家思考过程、科学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任定成告诉《中国科学报》,“每种科学元典就像一首乐曲,你想分析内容就去分析,不想分析就享受其中,开心就好。”
不过,科学元典作为“经典中的经典”,有时也会被公众认为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令人望而生畏。
但在“科学元典丛书”策划人、北京大学出版社周雁翎看来,实则不然,“科学元典丛书”中的许多作品,中学生就能理解,有些早就成了常识。除了上述提到的,还有达尔文《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和进化思想,牛顿《牛顿光学》和惠更斯《惠更斯光论》分别阐释的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现象和衍射现象,魏格纳《海陆的起源》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等等。
为了普及经典,周雁翎和同事陈静付出了许多努力,如丛书的装帧设计以哈佛红为基调、仿羊皮封面和16开软精装,还有手感独特的金色纹路、如雷贯耳的书名、声名赫赫的科学大师的名字和肖像等,但依然“难以生动地把读者带回到科学家当时所处的历史情境中,感受他们独特的科学人生”。
如何让“经典”与“科普”同行,展现科学大师的人格魅力,从而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科学元典的内容、思想和方法,一直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这与国家大剧院前后两任副院长宫吉成和马荣国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各方组织下,他们决定将科学家和艺术家请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将“科学元典丛书”中的精彩内容,通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再创作,让科学经典与艺术经典在国家大剧院美丽“相遇”,由此促成了“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系列活动。
“不过,我们不是将它们强行捏在一起,而是既要体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内在逻辑性,又要独特和多样,切入点有科学家本人的艺术爱好、科学家与同时代艺术家的关系,以及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等。我们通过广泛查阅文献,挖掘素材,用做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设计每一场活动。”周雁翎说。
浸润艺术 感悟科学
在周雁翎看来,策划“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活动,最难的是如何把科学家、科学知识和艺术有机关联起来。
比如,在以拉瓦锡为主题的活动中,周雁翎关注的是,是否能够把观众带入拉瓦锡时代。
为此,活动特邀了钢琴家金麦克,他本科就读南开大学化学系,后来因热爱音乐转至德国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读书,取得钢琴演奏专业博士学位。
作为兼有化学专业和古典音乐背景的跨文化学者,金麦克说:“科学与音乐同属一脉,两者在表达逻辑上非常相似,都是借助符号进行提炼或总结的表达方式,比如乐谱中的乐符与化学的符号虽不同,但都作为基本元素以某种逻辑串联来表达各自的思想或现象,等等。”
为了契合拉瓦锡夫妇的情感底色及时代背景,金麦克选择在现场演奏肖邦的《“雨滴”前奏曲》等乐曲,这首相传诞生于病中的肖邦等待女友外出采购归来期间的作品,十分抒情,旋律伴随着雨滴声,浪漫中带有伤感。虽然肖邦和拉瓦锡并不生活于同一个时代,但用这样相似风格的沙龙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可更快把观众带入拉瓦锡夫妇的情感世界和所处时代。
拉瓦锡所处的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当时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在动乱的旋涡中,拉瓦锡以何种勇气和决心保护科学?拉瓦锡与夫人间的爱情又是怎样的?为让观众进一步走进拉瓦锡的时代,国家大剧院艺术普及活动导演张立群还邀请了女高音歌唱家周晓琳,现场演唱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改编于法国剧作家博马舍于1784年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的同名戏剧。该部剧作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尖锐的社会矛盾以及人性与道德的复杂问题,也歌颂了美好的爱情。
又比如,在第二期聚焦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基因论》的活动中,主题是“基因:生命的音符”。但摩尔根一辈子都在实验室做研究,人生经历很单调,似乎也没有什么艺术爱好,既不像拉瓦锡那样有着艺术造诣的夫人和好友,也不像爱因斯坦那样喜欢音乐。
“如果从科学家本人切入,就很难和艺术发生关联。这事一度让我们大费脑筋。”周雁翎和同事张亚如反复研究,最后决定从音乐天赋和遗传的关系切入展开话题,在现场先播放了“锌指蛋白DNA音乐”。这是根据锌指蛋白DNA这个对基因调控有着重要作用的蛋白序列而改编的音乐旋律,轻盈欢快,让抽象的基因立马变得可感可知。音乐播放完毕,科学家和艺术家便进一步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对音乐潮流发展的影响。
“每期主题所涉及的科学巨人及其学说,中学课本里都提到过,从这些被公众熟悉的人物和著作切入,我们的活动就比较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而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达,这样又进一步和观众产生了‘共情’。”周雁翎说。从“共鸣”到“共情”,就把科普活动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提升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高度,而这正是当前科普工作和科学教育的难点,也是关键。
“科学以理性的方式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而艺术则以感性的方式表达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推进科学与艺术彼此靠近,让公众在享受美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科学经典的魅力,需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共同努力。”周雁翎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