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习霁鸿
青绿遍野,湿地入城,诗与远方就在身边。生态海南总是不吝于献上最丰盛的美景。
今年国庆假期,在阳光微风的加持下,海南的湿地旅游迎来一波高峰。市民游客从四面八方走进湿地,拥抱绿色,感悟大自然蓬勃绽放的生命力。
湿地旅游受热捧
10月初的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寨港),已经迎来了不少候鸟。放眼望去,红树成林,万鸟齐舞,阳光与碧波遥相辉映,引得许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海口红树林景区市场部经理许环忠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国庆假期,红树林景区游客数量比平时增长了20%。
河北游客裴许之一家5口是6日当天最早一批进入景区的。行走在东寨港的栈道上,两旁的红树郁郁葱葱,向上、向侧伸出枝干,像是要把天空和游客都揽入怀中,秋茄、海莲、红海榄、海桑、角果木、老鼠簕等红树物种逐一展现在眼前,虫鸣鸟栖,水鸟翔集、游鱼穿梭,让8岁的孩子看得入了迷。
裴许之说,早在拟定海南旅游计划时,东寨港就是一个必选项。“孩子在家喜欢看手机,我们想趁着节假日带他多到大自然里走走。”他说,“我的老家也有湿地,但和红树林的景致完全不同。这里别有一番风韵。”
湿地入城,是海南湿地的一大特色,无需远游就能充分享受到湿地的惬意。
近年来,湿地旅游与休闲度假、文化民俗、户外活动等相结合,产品形态日渐丰富。例如红树林景区为了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在国庆假期策划了直播抢票、送墨宝以及红树林科普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增强了景区吸引力。
而在演丰镇北港村,除了红树林景观,岛上的滩涂水域还可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赶海体验。国庆假期,大量市民游客拎着塑料水桶,手持塑料铲,兴致勃勃地上岛赶海。3日,海口市湿地保护协会还主办了一场国庆特别行动——北港岛净滩志愿服务行动。
海口市湿地保护协会秘书长赵英杰介绍,当天,20多名志愿者戴着帽子和手套走进北港岛,小心摘除缠绕在树上的塑料垃圾,拉出埋在泥土下的废弃渔网。这也是超强台风“摩羯”遗留下的痕迹。“大家热爱湿地,更爱护湿地。”她说。
积极打造“湿地+”
湿地是指陆地和水体之间的交界面,由水、土壤和植被等共同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根据2021年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数据公报,海南湿地总面积超过12万公顷。
目前,海南有7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儋州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定安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海口美舍河凤翔国家湿地公园和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即便在以“只此青绿”闻名于世的海南岛,这样的“成绩单”也并不容易。
以海口为例。近年来,海口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湿地修复融入城市更新,大力推行“湿地+”保护修复模式,以“湿地+水体治理”“湿地+水利工程+海岸带保护”“湿地+土地整治”等模式,积极开展治水、退塘还湿、退塘还林等工作,以“湿地+红树林保护”模式,修复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如今,海口湿地共有32202.38公顷,湿地率达13.32%。
在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有所成效后,海口又积极探索“湿地公园+”试点模式,建设美舍河、五源河、潭丰洋等湿地公园,打造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品牌。一大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相继建成。向好的生态环境也引来了许多珍稀的动物朋友: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过去20余年未有目击记录的海南特有种——露兜叶山蟌;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花鳗鲡、小天鹅、水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今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现身东寨港,这是该保护区首次记录到彩鹮……
湿地,成为市民游客茶余饭后、节假日间钟情流连之处。
原标题:国庆假期湿地成为网红打卡地 尽享海南湿情画意
责任编辑:杨子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