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千龙网讯(记者 陈健男)将传统建造工艺“青砖灰瓦、地仗油饰”与现代建筑产品“中式纹样断桥铝门窗”有机结合;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加宽人行步道;为一老一小群体拓展新的活动空间……9月29日,阜成门内大街二期改造正式完工,这个有着700年历史、老舍笔下的“北京最美大街”重现往昔芳华。
据了解,阜内大街是有着700余年历史的老街,是北京老城“一轴一线”中朝阜大街“一线”的西起点,也是北京老城西部进出城门的交通要道。
早在2015年,阜内大街一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就已启动,阜成门桥至赵登禹路口段680米沿线已于2019年竣工,实现了业态、立面等要素焕新。而2019年底,西起阜内大街赵登禹路口,东至西四东大街西黄城根北街路口,全长1040米的阜内大街二期改造也如期而至。
“这次改造后阜内大街的人行道变得更宽了,各种电线杆变少了。这样走在这条老舍先生口中的北京最美大街不仅更安全了。环境变好后,心情都变好了。”新街口街道西四北头条居民高飞说。
新街口街道副主任张浩表示:阜内大街历史文化悠久,被老舍誉为北京最美大街,近年来沿街又形成了白塔寺、历代帝王庙等多个CITY-WALK网红热门打卡地。这次整治提升,让这条大街更加有韵味。改造过程中,街道和社区实时与居民、商户沟通工程进度与下一步施工安排,协调施工队伍改进工艺,减少扰民,争取大家理解。一年多的改造过程历历在目,我们感谢沿街居民和商户的支持与理解,与我们共同努力,重现了这条最美大街。
北京西单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专班常务副总指挥刘维岩指出,项目建设旨在“重塑一条面向未来的古韵靓街”,在尊重街道历史的前提下尊重现状,从建筑立面改造、公共空间提升、市政道路优化、多杆合一四个方面着手,精细化设计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实现街区的整体品质提升,改善老城环境与基础设施品质。
此外,阜内大街的交通也悄然改变。记者注意到,机动车道宽度变窄了,而人行步道变宽了。“为了让非机动车道贯通阜内二期,将机动车道宽度由以前的3.75米左右调至3.5米,最窄处约3.25米,这样就可以保证人行便道最窄处宽度大于2米。”分管路面提升的项目负责人苗长君说。据其介绍,由于之前道路两侧局部人行道宽度不足,影响行人通行,本次设计对旧路断面进行优化,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加宽人行步道,西四东大街段增加非机动车道,全线营造慢行友好街道,相应增加918平米人行步道空间面积。
原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公司总经理李茹介绍,阜内大街整治提升项目二期范围西起阜内大街赵登禹路口,东至西四东大街西黄城根北街路口,全长1040米。在对沿街绿色慢行空间进行梳理提升外,着重加强对节点空间的利用和设计,打造若干服务街区的口袋公园,满足居民对休闲空间的需求。其中,重点打造了帝王庙前广场节点及西四路口地质科普广场节点。
在地质科普广场,原来130平米的不可进入的林下空间被打开,升级为由塑胶、海绵等材料铺成黄蓝交织、地形起伏、趣味倍增的儿童活动场地。据了解,二期工程完工后,公园和沙盘将作为重要文化展示节点,与历代帝王庙、广济寺等文保单位形成联动,塑造区域文化地标与景观核心,吸引公众在慢行的过程中探寻历史。
“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在《骆驼祥子》中,祥子如此形容阜内大街。如今,阜内大街已成为时下年轻人“citywalk”最火的一条路线。西起阜成门,东至鲁迅博物馆-妙应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广济寺-西四新华书店--正阳书局—西什库教堂这条路线已成为人们感受古都风貌、历史文化及品尝北京特色小吃、文艺咖啡等体验人间烟火气的重要路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