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讲述他们的追光之路

听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讲述他们的追光之路
2024年09月30日 10:1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税网

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5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他们是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闪耀着最为亮丽的光芒,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仰和学习。

本期,我们邀请3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讲述他们精忠报国、不懈奋斗的故事,以及他们与税务的情缘。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王永志 王振义 李振声 黄宗德

“友谊勋章”获得者:

迪尔玛·罗塞芙(女,巴西)

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获得者:

王小谟 赵忠贤:“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塔吉克族):“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

田华(女):“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许振超:“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

张晋藩 黄大年:“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

路生梅(女):“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张卓元:“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

在云端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杨春 杨楠

9月,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天高气爽,慕士塔格峰巍然耸立,静静地俯瞰着大地。

几位身穿制服的青年税务干部走在提孜那甫村的秋色里,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站在家门口,笑眯眯地迎接他们的到来。在老人门前,青年税务干部像儿女一样拥抱了巴依卡老人,他们的热情问候让老人脸上展现出太阳的光辉。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左二)为税务干部讲述一家三代守卫边境的故事。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左二)为税务干部讲述一家三代守卫边境的故事。

今年72岁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被授予“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后,当地税务干部再次来到他家,听他讲述一家三代守卫边境的故事。在近40年的守边生涯中,他一直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为边防官兵指向带路,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不要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中陈列的照片、奖状、证书,记录着一家三代70多年的守边故事。巴依卡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是家中第一代护边员。红其拉甫边防区的吾甫浪沟巡逻线蜿蜒崎岖,海拔5000多米,来自祖国各地的官兵不熟悉道路。当时,巴依卡的父亲自告奋勇,为巡边的官兵带路,这是他们一家三代接力守边的起点。1972年,父亲把接力棒交给了巴依卡,嘱咐他:“不要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说,每次巡边,他们都会带上三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馕是路上的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他们用水泥修补界碑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描字,而后敬礼、宣誓。在一次巡边中,他和巡逻队走到雪山脚下,忽然听到一阵沉闷的咔嚓声,凭借丰富的经验,他判断出这是雪崩前冰雪断裂的声音,他赶紧大喊:“雪要下来了,快后退!”官兵们紧急后撤,紧接着,一阵雷鸣般的响声从半空传来,雪崩发生了,前方的路转瞬间被埋,幸好大家躲避及时,没有人受伤。

一次次翻过雪山,一次次蹚过冰河,近40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足迹遍布了红其拉甫边防区的每条巡逻线。

后来,巴依卡因身体原因,把护边的接力棒交到儿子拉齐尼·巴依卡手中。2021年1月,拉齐尼·巴依卡在抢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儿童时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41岁。时至今日,巴依卡老人每每谈及儿子都会动容。他们一家三代的爱国壮举,早已在帕米尔高原家喻户晓,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他们为在云端上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穿越吾甫浪沟“生死线”

在红其拉甫边防区,最为凶险的一条巡逻线就是吾甫浪沟。吾甫浪,塔吉克语意为“艰险的河谷”,是中巴边境的一条重要通道。这里全程96公里,完成一次巡逻需5天时间,中间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泥石流、暴风雪、雪崩等自然灾害,是唯一需要官兵骑牦牛执勤的巡逻线。

巴依卡说,牦牛身体健壮、耐苦寒、善走险路,大家都靠牦牛穿越吾甫浪沟,但牦牛走得太慢。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部队尝试在巡边途中带了3匹马,如果马能够走过吾甫浪沟,以后就可以用马了。

那天,巴依卡和官兵们一起骑着牦牛,牵着马出发。走到一处悬崖,他们发现唯一的道路被洪水冲断了,必须要跨过很宽的河道。水流很急,巴依卡牵着一匹马过河,马蹄上钉有铁马掌,踩在急流中间的石块上,一下子滑倒,掉下30多米深的悬崖。另外两匹马的腿则被卡在石头缝里,最后腿被折断,永远留在了巡边路上。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巴依卡叹息着说:“三匹马是为巡边牺牲的,是英雄马。”说完,老人的目光望向远方,还在心疼那牺牲的三匹马。

危急时刻,他想的只有救人

每当在巡边路上遇到危险,巴依卡总是冲在最前面,一次次帮助官兵化险为夷,他说:“在危险的时候,我想的都是他人的生命。”

在一次巡边中,巴依卡带着官兵要过一条60米宽的河流,水流非常湍急,一位军医骑着牦牛走进急流,牦牛没站稳,一下子摔倒在水中,人和牛都被急流卷走了。见此情景,巴依卡不顾危险,骑着牦牛迅速冲进河里。前方三四十米处,军医的牦牛被一块巨石挡住了,急流撞击着巨石,白浪滔天。巴依卡追到巨石前,几次差点儿被浪头掀下牛背,但他毫不惧怕,找准时机,抓住在水中挣扎的军医的手,使劲一拽,军医被拽上了牛背。

巴依卡说:“当时我骑着牦牛一下子就扎进水里,脑子里只想着救人,上岸后才感到后怕。但如果再有人遇到危险,我还会毫不犹豫冲去救人。”

听着巴依卡老人讲着巡边的故事,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偏。税务人员临走前,巴依卡端详着他们佩戴的税徽说,他的儿子拉齐尼在做人大代表的时候,曾经是税务局的税收义务宣传员,经常和他提起税收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老人说,这些年,他越来越感受到大家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税收。2017年,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震后重建,漂亮的彩钢顶抗震安居房代替了土房子,就连海拔4000米处的牧场,也换上特制的放牧帐篷,他知道政府为牧民们重建房屋的钱,主要来自税收,家里孩子上学免交学费。如今,有的部队开始用直升机、无人机巡边了,军队建设的钱也来自税收。

说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坐直身体。这时候,一缕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照在他的身上。在那束明亮的阳光中,老人宁静、圣洁,令人肃然起敬。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

做税收工作也需要“工匠精神”

刘兵 王瀚琛 本报记者 张卫海

“敬业先精业,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为企业增效,为国家争光。”走进“许振超大师工作室”,记者就看到墙壁上的这句话,这是许振超工作的真实写照。

最近,许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他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练一身绝活,同样无愧于时代。他说,做好税收工作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税务人员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的高效便捷服务,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许振超(中)向税务干部介绍青岛港码头的生产作业情况。许振超(中)向税务干部介绍青岛港码头的生产作业情况。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数十年来,他立足本职工作,先后9次带领团队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度节约生产成本。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码头工作,他说:“那时我们国家的码头大部分装卸作业都需要人拉肩扛,只有一小部分是机械化作业。当时码头吞吐能力有限,青岛港外面压着船,胶州湾都停满了。”由于没有高效率的作业模式,许振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特别向往大型机械、现代化的作业方式。

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在全球兴起的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他勤学苦练,努力提升装卸效率。但受限于码头的配套设施,青岛港装卸效率始终没有大的提高,集装箱经常无法按时运送到船上。曾有位船员对他说:“你们的装卸效率能赶上日本就好了,日本码头说几个小时就几个小时。”许振超现在还记得这句话。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憋了一口气,一定要创造世界一流的装卸效率。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许振超自我加压,和工友们不断努力,终于把装卸速度提高到每小时300个集装箱,远超日本每小时200个集装箱的速度。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许振超越来越有信心挑战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晚,青岛港码头灯火通明,一艘货运巨轮缓缓靠岸,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经过6小时27分钟的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箱和单船效率339箱的世界纪录。2019年,许振超又带领团队以每小时单船514.7箱的效率,第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他在工作中创造出的“振超工作法”,为青岛港提速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2004年许振超被中宣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推树为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让起吊像舞蹈那样优美

1991年,许振超担任桥吊队队长。在一次作业中,一名货主说:“你们装卸集装箱声音这么大,你们不是司机是铁匠,这不是装船是拆船。”当时,集装箱装卸过程中,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不仅毁货、毁船,而且不安全。

面对货主的质疑,许振超开始思考,必须做到无声响、安全操作。他一头扎进驾驶室,磨炼操作技能。他通过控制吊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来定位。在操作中,眼睛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的位置点,准确定位后,手握操纵杆变速跟进找垂线,集装箱就能又轻又稳缓缓下落,一套动作下来,装卸作业像舞蹈一样优美。就这样,许振超开创了“无声响操作”技术,他编写了操作要领,在全码头推广。在采访中,许振超送给记者一本《攻坚先锋——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青年攻坚团队集装箱大型机械操作经验分享》,其中记载着许振超团队年轻人对集装箱大型机械的操作经验。

“把码头当成自己的家,把设备当成自己的孩子,用心把工作干好,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许振超经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也激励团队里的年轻人。他说工匠精神更要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承,不仅自己会还要带出徒弟。他带头打造了一支“技术精、作风硬、效率高”的优秀团队,先后培育了“王啸飞燕”“刘洋神绳”等一大批港口工人品牌,激励着新一代码头工人不断挑战极限、追求卓越。

税收为世界一流码头建设添彩

近些年,国家开始重视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制定或修订了包括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法律。这时,许振超开始思考,轮胎吊尾气排放量很大,作业过程中尾气飘散,呛得人睁不开眼睛,怎么能把轮胎吊发动机改造了,让它更加环保。

他牵头成立青岛港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攻关小组,经过两年技术攻关,成功实施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填补了这一技术的国际空白,每年为青岛港节约资金超2000万元。

如今的青岛港,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支线小港口,发展为220多条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在青岛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税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谈及税收,许振超说:“港口的发展离不开税收的支持,如同我们的维修队伍一样,在塔吊司机装卸作业时提供支撑保障。”为支持行业发展,国家持续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加速资金流动,有效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今年前8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5533万元,享受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5447万元。

许振超说:“在青岛港跃升世界一流码头的过程中,青岛市税务部门密切关注着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政策辅导,为青岛港‘加速前进’赋能加力。”

巨型桥吊林立,400米大船频频靠岸,原油、矿石、橡胶等货物往来进出……青岛港忙碌的生产场景日夜不息,展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

我为税务青年讲党课

沈志龙 李杰 本报记者 陈显信

“祖国需要我们到哪,我们就要到哪去……”近日,“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为陕西省榆林市税务系统青年干部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她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激励青年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

在一次志愿活动中,路生梅(右一)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在一次志愿活动中,路生梅(右一)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1944年,路生梅出生在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今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1968年响应“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陕西佳县,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服务基层56年,这位“窑洞医生”从芳华到白发,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窑洞医生”扎根佳县56年

佳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20世纪60年代,这里条件艰苦,吃水、用水全靠驴从黄河里拉水,浑浊的黄河水沉淀后才能喝,且每天只有一瓢。当时佳县人民医院建在几排窑洞里,没有健全的科室,医生不足40人。匮乏的条件,曾让路生梅多次想过是否离开。但佳县落后的医疗水平、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一次次特殊又难忘的诊治经历,逐步坚定了她扎根佳县的决心。

“让我决心留下来的,是两次难忘的出诊。一次,我赶了1个多小时夜路来到患者家。破旧的窑洞里,半边炕上没有席子,脸色苍白的产妇坐在炕上,孩子已经出生了,产妇的家人一直揪着她的头发,说产妇‘血迷’(失血性休克),揪着头发就不会昏过去,一个人拿着家用剪刀准备给孩子剪脐带。我急忙抢下剪刀,用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老乡们不知道,因为不卫生断脐引起的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在那个年代几乎是百分之百。”

还有一次,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路生梅到县城外十几里的崔家畔村出诊,在雪地里走几步就摔一跤,一路跌了40多跤。她索性半躺着滑下山坡,到患者家时几乎成了“泥人”。因患者病情较重,路生梅留在患者家里治疗了几天,直到患者恢复。她离开时,细心的女主人送给她一双千层底棉布鞋,她感动得红了眼眶。

从专科医生到全科医生,再到儿科主任、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路生梅一直坚守在佳县,在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自掏腰包培训医护人员

“刚到佳县时,整个榆林12个县只有我一个是儿科系毕业的,我在行医中如履薄冰,一个不慎就是一大批孩子的生命安全啊,我真的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但是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路生梅说,后来她下定决心要建立儿科科室,在医院的支持下,1984年,佳县人民医院儿科正式成立,这是医院第一个正规的儿科科室。路生梅担任儿科主任后,自掏腰包,让科室所有护士分批外出进修学习。

她说,她亲眼见过一个孩子,因为脱水休克,没有及时静脉穿刺输上液体,不幸失去生命。她一定要把这里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搞上去,所以成立儿科后,第一项任务就是让科室所有护士学习小儿静脉穿刺技术。在路生梅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佳县人民医院儿科水平大幅提升,新生儿死亡率从20世纪60年代的千分之六十降至千分之零点六。

路生梅说,如今医院的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已通过省级验收,创伤中心正在建设中。综合外科、妇产科已能实现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常规检查,骨科关节镜技术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看着佳县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路生梅十分感慨:“佳县人民医院从一个窑洞医院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医疗水平的二级甲等医院,这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特别是国家财政对医疗事业的支持,大大惠及了老百姓。”路生梅所在的佳县,曾经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如今,在国家财税政策支持下,佳县脱去了贫困帽子,全县医疗、教育、生态等都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担任税务局“党建指导员”

1999年年底,路生梅退休,她选择留在佳县,积极参加义诊等公益活动。2022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聘请路生梅担任“党建指导员”,定期为青年税务干部讲党课。

“作为党员,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情,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我们要去,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我们要干,特别是当人民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作为一名老党员,路生梅这样对青年税务干部说。她自己更是始终以身作则,践行使命担当,她的精神也影响着新时代的青年干部们。

路生梅说,退休后,她每周有三天会去佳县人民医院、佳县中医院出诊。经常是在医院忙碌完,刚回到家,又有患者登门。尽管疲惫,但她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她总是强调,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治病救人也没有退休年龄。

除了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路生梅还诚恳地对青年税务干部说:“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勇于担当作为,敢于迎难而上,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为推动税收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攻克工作中的难题。”一句句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青年税务干部的心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6.88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