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当代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条“人民路”。这是构成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一条路,它就像一条红色的飘带,串起国人的共同记忆和家国情怀。
在长沙,自然也有一条人民路。这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中轴线,宽阔而长远、坚实而质朴、光明而通衢,这条全国最长的人民路,有着更加璀璨的历史记忆、更为厚重的革命基因、更有朝气的现代图景。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对湖湘文化进行全新定位和精辟阐述,要求湖南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人民路上,悠久的历史文化鉴往知来,开辟了意蕴悠远的精神航道;
人民路上,厚重的革命文化映照初心,涵养着敢为人先的时代价值;
人民路上,活跃的现代文化气象万千,汇聚起城市发展的磅礴力量。
曾经——湘江之畔,鱼翔浅底,百舸争流。人民路上,百年前一声声豪气干云的时代之问由此开始,传遍中国,穿越世纪。
此际——自贸新城,万山红遍,鹰击长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经由人民东路连接主城,成为长沙发展的强劲“引擎”,助力长沙飞越山川、连接世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激情磅礴的瑰丽史诗,在人民路上徐徐展开,激起长沙人民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人民路如今长20多公里,成为长沙最长的东西主干道,沿线高楼林立,一片繁华。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郭雨滴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洪孟春 周艺 岳冠文 李颖 黄汝兮 吴鑫矾 周游
1959年,一条从窑岭到杨家山的路修通,长度为1.5公里,为纪念杨开慧烈士,这条路命名为“识杨路”。
1971年,识杨路改名为人民路。人民路由此诞生。
此后,人民路不断向东向西延伸,有了人民东路、人民西路。到如今,人民路已长20多公里,成为长沙最长的东西向主干道,也成为大美长沙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大道之一。
65年过去,人民路在不断变长、变宽、变美,两边高楼林立,一路繁华掩映。但人民路上服务人民的那份初心,却从未改变。
75年过去,长沙城不断生长、更新、蝶变,在悄然崛起、逆袭突围,不经意间,一座千年古邑,华丽转身为现代新城;一座内陆城市,精彩蝶变成时尚之都。
从这条路,我们看到,长沙这座城市的奋发力度;我们听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川流不息中回响。
初心之地,已是繁华之城——1949年,长沙市户籍人口仅309.2万人。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高达1051.3万,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建成区面积576.13平方公里,较1949年扩大约85倍。1952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2.87亿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050亿元,正式迈进“GDP万亿俱乐部”。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新高点,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跻身新一线城市行列。
从人民路出发,文化融入百姓美好生活,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风貌,打造红色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范例。
人民路,在城市的中心;
为人民,是发展的初心。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05处提到了“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一条人民路,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连接着民心与党心。
初心如炬,鉴照未来。
人民路如今长达20多公里,成为长沙最长的东西主干道,高楼林立,一片繁华。
一座城的风雅颂
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24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其中之一。
“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这是周代史书《逸周书·王会篇》中记载的长沙;“著处繁花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这是唐代诗人笔下的长沙;“晴日花争发,丰年酒易酤。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这是北宋诗人笔下的长沙。
从秦代长沙郡、西汉长沙国,到唐代长沙窑、明清长沙府,长沙拥有3100年的地名史、2800年的城市史。长沙一路走来,历经邑城、王城、郡城、州城、都城、省城的迭代演变,城祚千年,从蛮夷之地演变为繁华之都。
西汉时期,长沙定王刘发择“众央之地”筑台望母。“一片夕阳春树绿,慈乌飞绕定王台。”历史或许会记得,每当夕阳西下,一个茕茕孑立的背影登高远眺,将思亲之情寄于一次次怅然北望中。
千年后,人民路上虽只留下定王台这个地名,但它所诠释的人伦亲情,却穿越时空。
沿人民路前行,阅不尽沧桑巨变,也采撷了一路赓续历史根脉的佳话。
如何让城市保留“来时之路”,让乡愁尚存“容身之所”。在留存文脉与开发建设间,老街巷的“方法论”,考验着城市发展的智慧。
75岁的周罗生住在芙蓉区白果园20号公馆。从前,7户共居,室内空间逼仄、房屋破旧,违建大棚把小院挤得满满当当。
而今,穿过古朴的砖石门楼,院中小桥流水、秋光明媚;院外历史步道蜿蜒向前,串联起白果园、化龙池片区,与不远处的湖南第一高楼IFS国金中心遥相呼应,彰显独到的城市韵味。这得益于有机更新的完成。
人民路,串起了几代人的生活与成长,更连接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
既要为人民留住老城记忆,又要打造有滋有味、生机勃勃的生活空间。在时代赋予的考题前,长沙用“有机”二字写下荡气回肠的答卷,综合运用“留、改、拆、补”的城市更新手法,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修缮改造,补齐城市功能服务短板,注重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增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从都正街到白果园、化龙池、蔡锷路,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有机更新项目,让老街巷焕发新生机。
周罗生曾“傲娇”地拒绝了别人开出的万元月租,“舍不得这些风景,我要自己住。”而这也成为他对幸福生活的满足和认可。
文化,历来是长沙最厚重的底色;文气,是它千年沉淀的迷人气质。
过朱张渡口,临杜甫江阁,唐宋大家伫立的身影似乎从未远去;登天心阁,仿佛还能看到那些早已走进时光深处的迁客骚人、王侯将相正目光炯炯,见证今日长沙的繁华;而人民路不远处,长沙简牍博物馆、湖南省圆点美术馆等场馆,更让绵延千年的书墨馨香穿越时空而来。
乘着时代的东风,古老的长沙正青春勃发,在这里你可以一眼千年,感受它曾经的美好,在这里你可以融入无边的人海,感受最美好的“烟火人间”。
人民路上,“湖湘文化源头”的贾谊故居“太傅里”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和茶颜悦色开了一家“翻书阅岭”主题联名店,书与茶的浪漫牵手,让现实与历史在此处交织。从此,“太傅里”跨越千年而绵延不绝的读书声,与茶香萦绕在一起。
这种“一边读书、一边喝茶”的雅趣成为当代年轻人竞相追逐的时尚。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长沙现有实体书店1079家,各类图书馆202个。众多特色书店已经成为长沙的文化灯塔。书香茶香融合,时尚浪漫同步,文脉延绵中,长沙的新文化生活,愈发活色生香。
有人说,是古城长沙积聚了千年的文化“魂”,让这座城市一直青春焕发;也有人说,正是有了文化“魂”的长沙,才让人越品越有味。
社交平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暑假,网络上的大学生,一半在长沙。
“古街闹市中的相声茶馆,表演非常精彩,氛围轻松愉快!”王元龙是一名资深的相声迷,家住上海。中秋3天假期,听说长沙有地道的南派相声演出,便毫不犹豫“打飞的”来到长沙,一下飞机,他就直奔得乐社,生怕错过精彩瞬间。
位于芙蓉区都正街的得乐社剧场,自2023年底开业以来,就常态邀请“听云轩”“北京嘻哈包袱铺”“德云社”等前来交流演出,线上线下迅速聚拢粉丝500万,观演群众6万人次,并多次上榜长沙休闲玩乐人气榜。形成了传统戏曲“破圈效应”。
历史与当代,老街与大道,在人民路上,反复碰撞,惹人流连。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人民路上一直自带文化基因。
走进位于人民路上的长沙戏剧街,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等剧团、剧院“串点成线”,满满的文艺气质扑面而来。以历史文化为脉络,长沙更是链接“历史”与“现代”,让古老的历史文化得以塑造未来、遇见未来。
剧院老仓库“爆改”成“武陵秘境”,一场东方爱情神话大戏在此徐徐启幕。历时2年精心筹划,462平方米老空间焕新,多国制作班底护航,300场编排打磨,今年4月,《新刘海砍樵》终于和观众见面了。截至目前已完成演出70余场,上座率超九成,年轻人占七成,复购率达到30%。传统花鼓戏与当代音乐剧的“破圈”碰撞,经典东方爱情神话的焕新诠释,让不少湖南人大呼:戏曲DNA被唤醒!
以文铸魂,以文兴业。
得益于在传承文脉上,长沙将历史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近年来,得乐社、笑工场、新刘海砍樵等新剧场、新演艺空间不断涌现,省花鼓戏剧院、省湘剧院、湖南大剧院等传统剧团也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消费,剧场、街区人气爆棚,新演艺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延续千年的湖湘文化,正被赋予新的流量密码,向大家展示新的湖湘故事。
每逢节假日走在长沙街头,最能体会到的就是“人从众”的火爆氛围和扑面而来的年轻气息。
凌晨一两点,当许多人已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湘江两岸依旧人声鼎沸,去听音乐、逛酒吧、吃美食的年轻人,挤着等红绿灯。有年轻人笑称:到长沙游玩,第一件事就是“倒时差”。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长沙接待游客486.36万人次。而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与国庆假期相关的到达城市、国内旅游目的地等“十大热门”榜单中,长沙均上榜。
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中,长沙尤其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赋予时代内容,以实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诗”与“远方”牵手,焕发出澎湃的发展活力。2023年,长沙旅游业总收入2193.05亿元,较1979年翻了近14番;接待旅游者总人数19453.33万人次,是2015年的1.7倍。
演唱会、音乐节、马拉松、烟花秀等节会品牌纷纷建立,文和友、茶颜悦色、果呀呀、柠季等文旅新消费品牌吸引无数游客……长沙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多次上榜十大热点旅游城市,长沙入选“中国美好生活城市之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荣登“00后最想去的城市”榜首,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
青春活力的长沙,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年轻人。
旅游度假来长沙,安居乐业选长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长沙活出精彩,实现梦想。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长沙如一棵巨大的梧桐树,让各类人才纷至沓来。
2021年,90后娄底妹子申雯在潮宗街打造民宿“空空客厅”,在静谧灵动的老街中触摸旧时光;今年她的第二家新店“方寸·空空客厅”在湘江风光带开业,将江景、夜景放肆揽入怀中。她说:“长沙的美好,我想让更多人看到。”
而长沙也用一揽子政策,向年轻人发出诚挚邀约。9月26日,在2024苏州国际科创大会上,《2024年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报告》正式发布,长沙市入选“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
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成为全国年轻人的向往之城,“人才吸引力指数”跃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吸引人的不单是生活成本低、教育医疗水平高,还有“文气”最对年轻人的味,“品位”最对年轻人的胃。近年来,长沙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三,人才总量由2017年的110万增至2023年的315万。
文脉如水、文化浸心。人才的涌入,在提升城市气质和形象的同时,也为城市注入强大的精气神、自信力。
人民路,是于斯为盛的城市动脉,倾听着星城人民谈天说地。
一条路的散文诗
日月经天,山川落笔。
拨开历史风云,开启一城繁华,人民路是城市变迁的缩影,亦是敢为人先的革命文化的传承载体。
透视历史深处,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坚毅而深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在今日人民西路附近,有一座修业学校。1919年7月,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湘江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时风行湖南,影响全国。
鲲鹏击浪从兹始。那是26岁的毛泽东。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人民路。
在《湘江评论》上,毛泽东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之问:“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不久,他在《民众的大联合》中写道:救国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
毛泽东的伟大,是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人民的力量。30年后,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一个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诞生,喊出开天辟地的最强音:人民万岁!
站在毛泽东撰写《湘江评论》旧址内,就读于修业学校六年级的小讲解员孙淑婷认真地介绍,“毛泽东不避暑气的熏蒸,不顾蚊子的叮扰,挥汗疾书,夜半还不得休息。”自从入学以来,孙淑婷便在红色校史中耳濡目染。伏在课桌上,她写下一封“想寄回1919年的信”:“我想告诉那些当年在修业学校就读的老一辈革命家,今天我们国家已越来越富强。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好好学习,接好建设国家的接力棒。”
人民路与芙蓉路的交会处,名识字岭。1930年11月,毛泽东的革命伴侣杨开慧,在这里壮烈牺牲,一代骄杨悲壮陨落。“牺牲我小,成功我大。”“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她留下的遗言铿锵有力,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当湘剧《人间知己》在长沙实验剧场的舞台上演,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一级演员周帆在舞台上用宛转悠扬的唱腔,身心投入的表演,演绎着剧中的女主角——杨开慧。
周帆说,当她得知自己将饰演杨开慧这一伟大的革命女性角色后,一次又一次走进离长沙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不远的“骄杨公园”。
公园位于识字岭路口东北角,这里嵌刻着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伫立在诗词壁前,周帆“走入”杨开慧的世界,去感悟她与毛泽东之间那刻骨铭心的爱,舍生忘死的情。
一路向东,直抵浏阳河,东屯渡口,时间回溯到75年前,人民军队从这里渡河、登岸、入城,长沙宣告和平解放。
从此,3000年历史古城长沙,翻开崭新的一页。
河岸边有一棵古干虬枝、树冠如云的香樟树,大家都叫它“迎解树”。站在“迎解树”下,时任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书记、长沙市“迎解联”党组书记刘晴波之子刘士明,讲述起75年前长沙和平解放时,他的父亲经历的一幕幕场景。
1949年8月5日晚间,樟树下红旗招展,古老的渡口迎来了人民的军队。“2天前,奉长沙市‘迎解联’之命,湘江划业工会组织技术人员和船工,携带铁锚、船只和器材工具架桥。警备长沙的起义部队也派出了工兵连。住在河岸边的人民群众都捐出门板协助架桥。很快,浏阳河上就搭建起了一座重载浮桥。解放军便通过这座浮桥过了河。”
“庆祝长沙解放,我们高声齐歌唱;歌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大时代里,新的长沙诞生,新中国的太阳照耀在长沙人民的脸上……”那一夜,进城解放军138师宣传队新创作的歌曲响彻云霄,鞭炮声、歌唱声、纵情的欢笑和响亮的口号,震动全城,人民群众簇拥着解放军,迎来了一个新世界。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修业学校里、骄杨公园中、“迎解树”下,处处都是革命文化的生动课堂,每一段革命故事、每一处文物旧址、每一个教育基地,都是一部历史教科书、一个信仰熔铸点、一座红色基因库。
一条人民路,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初心和坚定信念!
时序轮替,老渡口上如今已是虹桥飞架,浏阳河畔早已高楼林立。一直以来,刘士明都见证并记录着人民路的变化。
1988年3月,人民路拓改工程动工,7月2日,人民路立交桥通车,成为湖南首座大型立交桥。国庆节,人民路拓改竣工,路幅拓宽至36米。当时,刘士明在市城管办任宣传干事,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人民路拓改工程的许多珍贵瞬间。翻看老相片,当时拓改施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轰鸣的机器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
十余年前,刘士明搬到了离“迎解树”不远的人民东路嘉雨社区。“现在我每周三从家门口坐地铁去河西合唱团唱歌,每周二坐公交车去练小提琴,从家门口到哪里去都又快又方便!”谈起如今的生活,古稀之年的刘士明脸上洋溢着幸福。
如今,双向10车道的人民东路直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车辆川流不息。就在这条路一旁的东湖街道合平新村社区,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姚圫党支部便是在这里诞生。孔福生等共产党人怀着坚定的信念,深入乡村,用民歌快板宣传进步思想,唤醒沉睡的灵魂;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与反动势力一次次激烈较量,用生命书写了壮丽的革命史诗。
离合平新村不远,刚刚开门迎客的季高兔窝窝乐园,成了近悦远来的“打卡”点。这里充满挑战的高塔组合、刺激震撼的高空滑道、时尚潮酷的拍照打卡点、梦幻艺术的IP主题氛围,吸引了许许多多孩子和家长前来游玩。这个项目是东湖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十里浏阳河风光带,注入生态休闲业态,围绕水域形成了一个可玩、可学、可游、可赏的开放式生态休闲公园。
“每次站在阳台,看着东湖公园的变化,心里就充满期待,希望早日完工。”市民张建国充满憧憬与喜悦地说。东湖公园的逐步成型,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更是在无形中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让“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不再遥远。
城里有条人民路,施政者心里也有条人民路。
寻访人民路上的革命文化,亦是寻访发展之道、幸福之道。
2023年11月24日,“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举行,长沙再度荣登第十七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这也是长沙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对于居住在人民路的居民来说,见证着家门口的人民路的长度不断延伸的同时,幸福维度亦在不断延伸。
“有句话叫‘幸福来敲门’,现在推开门,打开窗,就能看见幸福生活的模样。”79岁的胡爷爷自小就居住在人民路上的都正街,他最大的感受是小区变好了,房子变新了,城市变靓了,心情也更美了。
这样的感受来自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变化——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1952年,长沙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31元。202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276元,较1952年增长512.5倍。人民收入越来越高,消费能力也日益增强。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61.67亿元,是1949年的6045.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5082元,较1952年增长343.1倍。
人民路,不仅见证着城市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更连接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与梦想。
人民路,是敢为人先的情感纽带,诠释着城市风貌的改天换地。
人民路作为城市的地理标志和文化符号,承载着城市的传承与演变,见证着长沙从革命年代的心忧天下到改革开放锐意开拓的绵延和“递进”。
一群人的交响曲
无人机飞越人民路上空,镜头扫向浏阳河东岸,一组建筑如几颗饱满的稻粒,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光泽,这是隆平水稻博物馆。藏身在博物馆后,至今仍保存着一小块绿油油的稻田,这是袁隆平曾经工作的地方。
“袁隆平院士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周末,在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展厅,一群眼中有光的小学生,跟随讲解员的介绍,走近袁隆平的追梦人生。
2019年9月,世界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开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通过超1200件文物展品和丰富的多媒体设备,将千年稻作文化和“当代神农”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墙上悬挂的展牌上标识着140000的数字,当年,袁隆平正是在仔细观察了140000多株稻穗后,才找到6株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的弟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邓华凤介绍,当时的学术权威已经否决了杂交水稻,而当时的袁隆平只是一所湖南中专学校的老师,既没有经费、没有团队,也没有条件,但就是靠着敢于创新的精神,让“禾下乘凉梦”一步步变为现实。
小种子,大梦想。一粒粒种子在人民路上生根、发芽,结出“创新果”。
“种业硅谷”正乘着创新之风扬帆远航,袁隆平院士的“两个梦想”从这里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无数追梦人已经将这里打造成了领先全球的前沿科研重地。
以科技创新为桨,长沙扬帆加速驶向全球经济新“蓝海”。
近年来,长沙市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际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多项荣誉,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目前,长沙正朝着“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阔步前进,加速构建“1+2”国家实验室培育体系,省“四大实验室”全部实现实体化运行。
沿着人民路前行,往来在长沙经开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等平台里,只见“科创智造”脉搏强劲。
前不久,在长沙经开区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全球首台5G无人驾驶电动重卡正式发布,三一重卡领航驶入电动化3.0时代。
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2017年筹划造重卡,初心是想给曾经是卡车司机的母亲“造一辆舒适的重卡”。
从1.0到3.0,背后是一群人攻坚克难的故事。
叶磊2018年离开郑州回到长沙,投身于三一重卡项目中。从三一重卡的第一辆电动重卡到第一辆氢能源重卡,再到量产的第一辆电动重卡,诸多三一重卡突破性的项目背后,都有叶磊忙碌的身影和不可或缺的贡献。
2019年,三一启动电动重卡的研制,当时电卡圈子里普遍续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而三一提出直接干到800公里。
4年后,作为核心研发人物的叶磊和伙伴们研发出了“魔塔1165”,从位于长沙的三一智联重卡产业园发车开往深圳,跨越817.5公里路程,成功挑战单次充电行驶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这并非个例。
在博世长沙全球“灯塔工厂”,自动化设备是“主力军”,相比传统产线,操作人员减少80%,生产效率提高30%,质量提高30%;
由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在长沙下线,是迄今为止全球直径最大、单体最重、承载最高的整体式盾构机主轴承;
山河智能研制的全球最大增程式旋挖钻机充分体现低噪环保、节能降耗的特点,纯电模式日均耗电约1000千瓦时,能耗成本相比同级别燃油旋挖节费80%以上;
……
一直以来,长沙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坚定不移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构建起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今,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整体规模已连续14年居全国之首,并培育出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是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
汽车、电子信息、医疗器械……在人民路沿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生机勃发,是长沙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缩影,也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1949年,长沙市工业总产值不足0.6亿元。202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0家,是2008年末的5.3倍,一批“长沙制造”“长沙智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根基和综合实力的体现,以创新为导向的现代文化已经成为长沙产业体系中的一张闪亮名片。
如果说,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那么站在人民路上,我们定会由衷感慨,大道不避曲折,故能达其远。
2000年前,人民路还没过浏阳河。
2011年,当时中部地区最大的航站楼——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正式启用。
2年后,人民路东延线竣工通车,按照省会东门的“景观路、生态路、形象路”的定位,成为连接城区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一条便捷通道。串起“种业硅谷”、长沙经开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一批重点平台和区域,成为长沙现代文化最为活跃的区域。
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正式起航。
今年6月,在人民东路与东六路交会处附近,全省唯一对非经贸标志性项目——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在长沙经开区正式启动。该项目一期已吸引60余家对非经贸合作企业和商协会组织,涵盖通信多媒体、科技研发、工程建设、国际交流及贸易孵化等领域,作为加强对非经贸企业对接与招引的平台,项目预计未来3年实现对外贸易总额超700亿元,对非贸易额不低于300亿元。
人民路的延伸是城市蝶变的华章,也是未来的序曲,引领着城市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人民路最东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一架架飞机划破天际,开启长沙与世界交往新的一天。
1989年,机场通航,10条航线开启翱翔蓝天的畅想。35年后,机场跻身全球百强,年吞吐量从开航时的6万人次到如今即将突破3000万人次,从单航站楼到双航站楼时代,再到即将亮相的“换乘之王”,一路见证长沙连接世界的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在这条路上,我们看到了现代文化下的科技与创新、开放与进取,看到了“科技+”的无限可能。
人民路,是充满期待的发展大道,承载着区域发展的翻天覆地。
后记
一条人民路,记录着烟火与人民、刻画着奋斗与人民、凝聚着时代与人民。
秋阳里,“迎解树”在浏阳河边摇曳,有故事的河流给人民路打了个温润的逗号,浏阳河两岸的长沙故事沿着人民路徐徐道来。
一边是老城新韵,历史街区青石板巷的回响与中央商务区川流不息的人潮,时光变迁的故事正在上演;一边是新城激情,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契机与种业硅谷的强劲动力,产业兴城的故事正在延展。
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描绘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长沙聚焦“改革开放”“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三个关键元素,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强担当提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更好引领“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建设步入快车道,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区域引领力、全省辐射力切实增强,长沙在全国的战略地位加快提升。
站上“湖南第一高楼”——从国金中心高层俯瞰:浩荡江水中,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活力。
站在“中部第一机场”——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仰望:无边天际中,展露着一座城市的雄心。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长沙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新征程上,城市焕发新活力,长沙发展空间必将越拓越宽,高质量发展道路也定能越走越广。
人民路上,奔跑追梦;
人民路上,未来可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