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景色优美的镇宁城区一隅。
“520”火龙果基地。
镇宁工业园区。
乐享多彩生活。
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
镇宁县城一角。
胡彪
岁月如歌,记录不凡。
过去的一年,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入耳皆是奋进的乐章。
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工业如雄鹰振翅,转型升级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特色农业如灵动的音符,奏响农业现代化的旋律;旅游业如火如荼,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吸引着八方游客,为镇宁增添了无限魅力。
民生事业大踏步前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照亮学子未来之路。医疗短板不断补齐,呵护百姓生命健康。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描绘绚丽美好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达100%,“河长制”工作考核连续七年位居安顺市第一。
镇宁坚持以生态为底,擎高质量发展之笔,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镇宁篇章。
以生态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是镇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开门见绿、出门入园、移步见景、花草为伴……诗意的生活是住在镇宁最直观的感受,也是镇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绿化高低错落、层次分明,乔木和灌木搭配、常绿落叶结合……晚饭后,市民黄平一家沿着外环路,来到红旗湖公园游玩。
这一座自然景观秀美,山水神韵引人入胜的开放式公园,景区集“观光、度假、体验”为一体,游客可以环湖漫步,骑单车坐小船,是休息小憩、享受生活的绝美之地。
“以前这里是一个老水库,现在已经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了。”说起变化黄平很是感慨。
红旗湖的成功改造,是镇宁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第一主线,打造宜居家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镇宁自治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一栋栋高楼落成,一条条大道贯穿。
如今,不仅是城市公园,镇宁原汁原味的布依族村寨也不断散发出古朴韵味。作为“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的高荡村,村里随处可见石门、石桥、石房,石木结构干栏式石板房,原汁原味。
17年前,吴健芹刚嫁进高荡村时,这里还是一个未开发的布依族老寨子,村里老百姓大多靠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为生,迫于生计,小两口只好外出打工。
这些年,高荡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居住的石头老寨子得到修缮,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村民们生活的地方从农村变成了景区,如今,吴健芹一家开起了两层楼的布依农家乐小院,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金秋时节,走进镇宁自治县王二河水库,静谧的水面上,几只鸭子悠闲畅游,掀起一串涟漪,随手一拍就能拍出“大片”。
王二河水库既是募役镇的“母亲湖”,但也曾因过度开发被严重污染。
2015年,募役镇党委、政府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经果林种植为主的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共计退耕还林6900余亩。
2017年,探索出生态保护与促农增收有机结合好路子的募役镇,全面取缔了在辖区内河流、湖泊上开展的网箱养殖,恢复了水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原貌。
靠山吃山要养山,靠水吃水要养水。王二河水库的美丽蝶变,折射出镇宁全县上下铆足干劲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努力。
近年来,镇宁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农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数据是最好的说明: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达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55%,“河长制”工作考核连续七年位居安顺市第一,河面出境水质断面优良率达100%。
以工业大突破推动经济大踏步发展
走进镇宁产业园区,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连接起企业、工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学校,整个园区仿佛一座“迷你城市”,宜居宜业,气氛和谐。
在镇宁产业园区的贵州顺立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纺织设备飞梭走线,随着上千根细丝高速旋转进入机器后,迅速交织成布。
2012年3月,该公司落户镇宁,目前已经完成集成化数据的采集,以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工厂运行情况,包括产品的完成进度,每日工厂的产量,材料和成品的调配,都可以在“云端”上实现。
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镇宁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稳健有力。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安排部署,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和安顺市委“1558”发展思路,按照县委壮大“一区”、突出“两首位”、做强“三园”、落实“四抓手”的工作思路,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和安顺“两城三基地”建设等政策和发展机遇,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锚定目标,工业增速持续保持增长。结合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禀赋优势,镇宁自治县提出了工业发展“2135”的发展目标,即到2027年,形成特色化工、特色轻工2个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现代能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3个重点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镇宁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9%,保持稳定增长势头。特色化工、特色轻工两个主导产业上半年完成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7.3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27%,占比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特色化工增长较快,特色化工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8亿元,同比增长16.6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91%。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以打造百亿级产业园区为目标,紧紧抓住镇宁自治县产业园区作为省级开发区的契机,争取省级开发区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围绕产业“一图三清单”谋划开展好产业布局工作,聚焦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园区准入机制,着力将产业园区打造为县域经济主战场、主引擎。
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发展。镇宁自治县将充分用活用好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金字招牌”,进一步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壮大发展化工产业,引导红星发展、华尔盛等化工龙头企业拓展无机钡系、硫系新材料、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利用化工园区良好平台及周边良好能矿条件,围绕全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将绿电与绿氢、绿氨、绿醇等绿色化工发展路径相耦合,全力建成省内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
自治县将围绕日用快消品、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轻工产业,帮助汇景技改扩能,加快推进永鸿祥劳保用品、玄合之星等项目建设,加快辉扬青安食品、喜宝体育等特色轻工企业的培育,推动日用快消品、纺织鞋服、生态特色食品等产业快速发展。
推进光伏、风电重点能源项目取得新突破。镇宁自治县将切实做好项目保障服务工作,全力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扁担山光伏一期2月份实现上规入统,扁担山二期、马厂光伏,本寨风电、本寨鱼凹光伏等项目并网发电。
在新型工业化上提能发展,镇宁自治县树牢“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鲜明导向,建成“一区三园”,形成精细化工、特色轻工两大首位产业与新能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的产业格局。
以农业大发展奏响群众幸福乐章
金秋九月,正值丰收的时节,漫步在镇宁的田野间,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收割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高山上,红灿灿的火龙果挂满枝头;擂台上,各地生姜种植能手齐聚一堂,争逐“姜王”名号……这是希望的镇宁,更是丰收的镇宁。
九月,正值火龙果丰收时节。
一大早,镇宁自治县良田镇坝草村高密植补光火龙果基地负责人肖详就赶到基地。
“基地种植的火龙果在3月底就能挂果,比其他地区早两个月。生长周期的延长,能让我们每年多收4批果子,亩产超过6000斤。”肖详说。
高产的关键,在于高密植补光技术。良田镇引进高密植补光火龙果种植技术,通过给火龙果植株加装照明灯,延长挂果期并提高产量。
科技的加持,让火龙果从亩产1000斤直接飙升至6000多斤,一年结果8批次,每年6月至次年1月可均衡上市,成为全省火龙果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之一。更让肖详高兴的是,因海拔恰好是“520”,夜幕降临,上万个火龙果补光灯亮起,远远望去犹如一片星河,如梦似幻。随着名头越来越响,基地慢慢成为众多情侣追捧的“打卡”地。
好“丰”景串联好前景,这样的故事在镇宁随处可见。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五朵金花”为代表的精品水果产业。
近年来,镇宁立足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重点发展蜂糖李、樱桃、火龙果、芒果、百香果等“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并蒂开,产业硕果竞芬芳。如今,蜂糖李和火龙果走俏市场,供不应求;个大味甘的优质芒果名声在外,远销外省;百香果深加工风生水起,附加值不断提升,全面助力农户增收;樱桃产业红红火火,还带动乡村旅游兴起。
在农业现代化上提优发展——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带动精品水果、茶叶、小黄姜、瓜蒌四大主导产业和蛋鸡、冷水鱼、生猪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镇宁樱桃”“镇宁蜂糖李”“镇宁小黄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近年来,镇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实现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新时代新征程,镇宁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低空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对内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构建具有镇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时代发展的滚滚浪潮中劈波斩浪,在同筑中国梦的铿锵步履中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作出镇宁贡献。
(本版图片由镇宁自治县委宣传部提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