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苏静与他的连云港亲戚

开国中将苏静与他的连云港亲戚
2024年09月26日 05:22 媒体滚动

苏静

苏静和他的女儿

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的冯家驹

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红军冯化一家

1960年拍摄的参加革命的冯氏四兄弟

开国中将苏静与夫人冯澍芬同看历史图集

灌南的冯氏部分后代2024年清明节前往上海新四军广场缅怀李正明(冯家驹)、冯化、冯一民、冯树人、冯澍芬等革命先辈。

□ 嵇会成

他中等个头、清瘦儒雅,几乎从未亲自领兵打仗,却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长征路上的情报尖兵,抗战时期的机智谍者,东北战场的情报能手,北平解放的谈判功臣,特殊时期的坦荡之士……此人便是苏静。苏静抗战时在115师师部与来自连云港的女战士冯澍芬结为伉俪,他们的后人跟连云港的亲戚,至今保持着联系。

情报尖兵,展现卓越情报才能

苏静(1910.12.21—1997.11.28),福建省漳州市海澄县(今漳州市龙海区)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长征途中,担任侦察参谋的苏静,每至夜晚便精心分析汇总搜集来的情报,连夜绘制新的行军路线图,并及时呈递给上级。他为中央红军绘制的路线图多达数百张,为红军顺利抵达目的地立下卓越功勋。

抗战时期,红一军团改编为115师,众多将领被降职,苏静却晋升为侦察科科长。抗战胜利后,他随大军北上东北。1946年初,局势不明朗,东北民主联军处境艰难。苏静和手下情报人员活跃在白山黑水间,为林彪提供准确情报。先后助力部队歼灭敌89师和敌87师,展现出卓越的情报才能。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苏静三次参与北平谈判,起草重要协议。他身着长袍,头戴礼帽,与邓宝珊先生一同进入北平城与傅作义谈判,为北平和平解放立下大功。在2008年拍摄的电视剧《北平战与和》中,中共和谈代表苏静,用的是真实姓名。

女中豪杰,从热血女战士到将军贤内助

苏静夫人冯澍芬,灌南县孟兴庄镇余兴人。1930年,中共涟水北区委派陈正中等人到余兴(现属孟兴庄镇余兴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与教师中的地下党员张正东(孟祥祯)、方立凡、张太清取得联系,建立余兴党支部。他们在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宣传革命道理,与此同时,余兴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农民夜校、教农民识字等活动,广泛宣传,教育农民。冯澍芬就在这一时期,对党和革命有了初步认识。

1933年,爱国学生汤曙红在东海师范毕业后,回乡任教于汤沟小学。冯澍芬和一些进步青年常常聚到汤沟小学唱歌、唱戏、找书看,并参加“青年读书会”。他们印发抗日传单、教唱抗日歌曲,产生积极影响。1938年春,冯澍芬加入汤曙红领导的汤沟乡民众抗日自卫队。1939年1月,在海属工委书记余耀海介绍下,冯澍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海属工委妇女部部长。1939年4月,山东分局和苏皖特委决定将东灌沭一带的抗日武装组建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冯澍芬正式成为一名八路军女战士。

1939年7月,时任新四军陇海游击支队第三团团长的汤曙红被国民党反动派在汤沟谋杀。“汤沟事件”发生后,三团被迫转移。在山东,冯澍芬邂逅时任东进支队司令部秘书长(后任山东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司令部情报处处长等职)的苏静。不久,冯澍芬转入115师,任115师政治部干事。此后,冯澍芬与苏静结为伉俪,一直跟随他转战各地。1955年军队授衔前,部队要求一些女同志复员,冯澍芬响应号召复员回家,帮助料理将军一家生活。按规定,苏静家里应该配备厨师,可是冯澍芬自己操持家务,不用厨师。生孩子时宁可请自己的姐姐来照顾,也没有让组织派厨师或保姆来。1976年以后,一些军队高级干部恢复工作,他们的夫人找冯澍芬联名写信给军委,要求安排工作,冯澍芬也很想重新工作。但苏静却对妻子说:“我一直是在台上的,你就不要向党伸手了。”结果联名写信的夫人都按军级待遇安排了,而冯澍芬的待遇仍仅保留一个公费医疗。苏静将军逝世后,按大军区正职遗属标准,冯澍芬每月仅领1000元抚恤金。

冯氏家庭,走出了多位传奇人物

苏静将军岳父家冯氏家族来自灌南余兴村,这个村建村时间不长,是民国初年冯家高祖父携儿孙从苏州迁入后才兴起的。走上革命道路的冯澍芬、冯化、冯一明、冯澍人、冯澍济等人,都是堂兄妹关系。如今冯家后人提起他们余兴村老前辈的故事,仍然津津乐道。

开明绅士冯锡恩(冯泽安)在20世纪30年代,凭借祖上殷实,置办许多田亩并租给无田或少田农户。他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经常减租减息,荒年还开仓济民,尽力帮助穷人。有一年,余兴一带发生霍乱,死人众多。冯泽安与兄弟冯锡荣(冯春亭)商议,由于国民党政府不管百姓死活,他们便拿出家里积蓄,买来抗疫药品走村串户送药,救了不少百姓,但冯春亭不幸染病去世,年仅50多岁。冯泽安对革命也大力支持,给八路军、新四军献粮捐款,帮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获“开明绅士”称号。新中国成立前后的20多年里,他多次参加地方议会、人民代表大会。

冯春亭在霍乱疫情中去世后,留下4个儿子。老大冯啸山(冯澍山)挑起家庭重担。老二冯澍谷(冯化)最先走上革命道路,他和同村侄子、共产党员冯家驹(李正明)等人组织发动武装暴动,唤醒更多农民加入革命队伍。在上海他还参加了由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组建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组织,后因蒋介石逮捕七君子,冯化也被捕,西安事变后才被释放。出狱后,冯化继续投身革命,先后任《灌云日报》社总务、东(海)灌(云)沭(阳)“青年救国团”总部宣传委员,后在东海县南岗区办《实话》报宣传革命。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吴继立等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冯化从事地方文化工作,离休后向贫困学子、受灾群众捐款捐物12万余元。在二哥冯化的影响下,老三冯澍耕(冯一明)和老四冯澍人(冯树人)也参加了革命。冯一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在苏北一带活动,解放战争时期随解放军打到福建,新中国成立后在福州军区任职。冯树人是冯春亭家最小的儿子,18岁时,他当了灌云县抗日二区区委书记(灌南县部分地区原属灌云县,新中国成立后方设立灌南县)。

据上海城建学院退休教授冯虎生老人(现年87岁)回忆,20世纪40年代初,余兴村冯家发生了“人同济”失踪事件。“人”指冯澍人,“同”是冯澍同,“济”是指冯澍济。三人是堂兄弟,当时都才14岁。三个孩子同时失踪,家里人很着急,找遍亲戚家、街上能玩的地方和河边危险的地方都没找到,后来花钱请人到外地找也没消息。过了很久,地方民主政府派人敲锣打鼓给他们每家送了一张抗日军人家属证书,家人才知道他们去参加新四军了。

冯家驹,算是冯家人中参加革命较早的一个。1929年,冯家驹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灌云县第三区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参加并领导灌南地区的和兴庄分粮、大怀兴暴动等革命活动。当年,中共灌云县委领导的游击大队成立,需要一面红旗,于是上马台孙秉惠卖掉糊口的粮食,从张店集上买来一块红洋布,还有一块白竹布,冒着风险,夜晚躲在一间小屋,准备做一面绣有镰刀斧头图案的大红旗作为游击队的旗帜。然而,谁都没有见过党旗,于是凭着想象,在红旗中绣出有镰刀斧头图案的党旗,然后年轻的县委书记冯家驹在红旗和红袖章上工整地写上“中国共产党灌云县游击大队”几个大字。冯家驹一生坎坷,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几度与组织失去联系。1949年5月起,任上海市市郊教育处行政科科长、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工会干部等职。他虽然生活艰难,但在1998年与冯化回乡探望时,却一次捐给余兴小学5000元,受到家乡人民的永远怀念。

图片由作者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连云港市 北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