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说说老北京的桂花往事

金秋时节说说老北京的桂花往事
2024年09月21日 00:01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金代桂花已“落户”中都 明代万岁山上广植桂花

据《中国花卉大观》载:桂花别称木犀、丹桂、九里香、金粟,又有仙树、月桂、花中月老之称。作为观赏性花木在民间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广植于江南地区,元明时移植于北方。清末《幼学琼林》称:“木樨,桂之别名,其花有黄白红三种。黄者为金桂,白者为银桂,红者名丹桂,其香极清。”

桂树适应于亚热带气候,耐高温而不甚耐寒。北方气候寒冷,自然环境下使桂树无法越冬,所以北方栽植极少。京城的桂树均栽在木盆中,入冬前移入室内。故《光绪顺天府志》云:“今京师桂花甚珍,仅见小本,供盆盎之玩。”

如果追寻北京种植桂花的历史,则已近八九百年。元代《金都杂录》中便有丰台草桥一带种植桂花的记载:“丰宜门外花舍间,仲秋时偶见金桂数十株,幽香而娇艳,乃为中都宫室所赏之卉。”

明代以后,有关北京栽植桂花的记载逐渐增多。明人所著《京师杂忆》中便有“草桥所植桂树,(农历)八月最为艳芳,幽香宜人”的记载。

北京历史上种植桂花的地方多为园林、寺院及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宅院中,为点缀植物,常与石榴、夹竹桃相间于庭院的门前、廊下及花园中。

明宣德年间,御园万岁山(今景山)上广植桂花。每至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时节,宣宗朱瞻基便到万岁山登高赏桂。据明史记载: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初一日,宣宗率百官到万岁山登高赏桂。时近重阳,天高气爽,满山桂香,遂即兴写下《万岁山丹桂秋芳歌》,其中有“万岁山前万桂树,耸特凌虚出烟雾”“开花八月如黄金,缀粟攒珠泛晨露”“举酒酧嫦娥,今宵玉鉴何嵯峨。借问白兔捣灵药,何为长倚桂树柯”等佳句,不仅把桂花的色、香、形和内在品格细腻地表现了出来,而且将月宫、嫦娥与桂花的典故缀于诗中,堪称历代咏桂诗中的佳作。明宣宗还赋有《桂林秋晓》《桂香》《桂花》诗作等。

明末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对桂花也多有赞誉:“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丹桂之为秋色。”

清代在香山培植桂花树

颐和园仁寿殿“两桂当庭”

紫禁城里最早的桂树种植据传是乾隆帝下江南时,从南京灵谷寺移植而来的。从神武门进故宫,一直往前走,便是御花园。堆秀山下两棵桂花树在奇石中郁郁葱葱。金黄色的桂花怒放在枝头。每年中秋节之时帝后们便登临堆秀山的御景亭赏月,山下便是桂花。皓月当空,丹桂飘香,自然是人间天上,绝妙佳境。

香山静宜园玉华寺北面有石洞,洞内有泉,清乾隆年间称“玉华泉”,曾是冬季储藏桂花的地方。乾隆帝在《玉华岫》一诗序言中写道:“是处有洞出泉,清泠芳润,帝京桂子,入冬则收育于此,他处率不能活,亦西山一奇云。”《乾隆皇帝咏香山静宜园御制诗》中共收录有“咏桂诗”十余首,其《玉华岫小憩杂咏》对桂花培植之法的描绘十分生动:“是处名玉华,依岫旧有寺。其井宜育桂,桂树盆里植。洞中叶弗落,盆际花则未。物各因其时,火攻非了义。然惟桂与莲,花师技难试。兹乃性之贞,标嘉吟以识。”乾隆帝还在注释中说:“南方桂树弗落叶,北方惟植盆内。至冬闲,因此处有泉灌注,又地值向阳,且有山洞,是以育桂者皆于此收养,不至落叶,若植之庭院则落叶矣……京中花师有火烘之法,各花皆可催令早放,惟桂与莲其技则弗能施。桂惟育此经冬不凋,此可以识其贞性矣。”

乾隆帝每逢中秋前后驻跸静宜园时,必到玉华寺赏桂并即兴赋诗。乾隆十二年(1747年)曾赋诗《玉华寺晚桂》:“塞垣早度中秋节,将谓虚抛桂子香。鹫岭小留冬日嫩,依然晚对郁金香。”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作了一首《早桂》:“山中早桂芳,蕊蕊缀枝黄。羞逐繁华艳,爱饶清净香。润惟承露洁,放为趁晨凉。真是皋涂品,人间得未尝。”

在京城的园林中,颐和园的桂花树最多,从清代开始就有盆栽桂花的记录。据《颐和园志》记载,园中现存百年以上的桂花70余株,大小盆植桂花达300余盆。光绪年间,每到金秋时节,都要在乐寿堂及长廊等处摆放百余盆盛开的桂花,同时在仁寿殿门前两侧各放置一盆高达三米的桂花,寓意“两桂当庭”“双桂留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237种植物,其中就有桂花,先后出现了22次(回)。首次出现在第五回写袭人的判词,便直接点出一个“桂”字:“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以兰、桂比拟袭人的温柔和顺。第七十六回八月十五黛玉和湘云在凹晶溪馆联诗,以“香新荣玉桂,色茂健金萱”,写秋季玉桂盛开所散发清香,萱草生长的繁茂。

老北京的桂花常与石榴、夹竹桃等相间种植于庭院的门前、廊下及花园中,金秋赏桂是一种雅俗。

清摄政王多尔衮第十一世嫡孙金寄水先生在其所著的《王府生活实录》中曾写道:“我家院宇深邃,每到中秋之前,各院殿堂的廊上都设摆桂花,如安福堂和宝善堂廊上各摆四盆丹桂,其他轩馆只摆金桂,总计不少于二十多盆。桂花花形并不太美,但香味浓郁,隔着几重朱廊碧槛就能闻到。它的香味,既不是兰花的馨香,也不是水仙的幽香,更不是梅花的暗香,而是一种‘甜香’,飘然而至,特别惬意!用‘花气袭人’四字形容,恰到好处。每每闻到桂花香,就知道中秋节快到了。”

而今,在京城的园林中,颐和园的桂花种植的最多,每当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为古园增色不少。此外,月坛、中山公园、陶然亭、香山等园林中也有桂花,多放置的门前廊下,尽管数量不多,但枝繁叶茂,绿叶丛中的金花、银花,发出缕缕幽香,使人流连忘返。

桂花入馔成为京城美食

色香味美令人无不称道

桂花不仅可以观赏,还是制作美味的调料,老北京有许多美食,就是以桂花为调料精制而成,如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酱、桂花糖藕、桂花酒、桂花酸梅汤等。清宫御膳房还有桂花辣酱芥、桂花大头菜、桂花鱼条和桂花酱鸡四道著名的桂花菜肴。

桂花酒为老北京特产,酿造历史已有300多年。清初潘荣陛所撰《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味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据传京城最初酿制桂花酒所用桂花是从江南运来,到了清代丰台草桥附近有专门种植金桂和金桂的花圃,以供京城酿酒作坊酿造桂花酒所用,因为金桂香气浓郁,但容易变色,而丹桂颜色鲜艳,不易变色。两者混合酿造桂花酒,既能保证桂花的香气,又能保持酒液的美观。

桂花糕是老北京著名小吃,以糯米粉、糖和桂花蜜为原料制作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可口,桂花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这种美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当时今天的北京称辽南京,“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使臣多有往来,于是宋朝使臣将南方产的桂花酱传入南京城,于是有人以此为调味品,制作出味道香甜的桂花糕,渐成美食,延续至今。

桂花糖藕是将新鲜的藕段与桂花、红糖等食材结合,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一道甜品。据传最初为江南美食,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这道甜品,以庆祝团圆和丰收。此外,还是宴席上的常见佳肴,象征着甜蜜和美满。康熙帝下江南时,在杭州西湖畔的一家小店品尝后,顿觉口感鲜嫩、甜而不腻,甚是喜欢,遂将这种美食带回北京,到了清末便由宫廷传到了民间。京城老字号“同和居”的看家菜之一便是“桂花糖藕”,选用上等莲藕,经过精心烹制,口感软糯,甜而不腻。

桂花酸梅汤是一道充满着古都味道的饮品,以桂花和酸梅为主要原料,再加上适量的冰糖和冰水,制成清凉解暑的美味佳饮。其历史悠久,最初为南方的清凉饮料,到了清代,有人将制作秘方进奉宫中,经御膳房的改进,便成为宫廷御用饮品,被称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因以桂花为原料,所以色泽淡黄,味道微感酸甜爽口,带有一丝桂花芳香。在盛夏,喝上一杯冰凉的桂花酸梅汤,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还可以解暑清热,同时还可以开胃消食,清末以后逐渐成为京城百姓夏日里最为青睐的饮品之一。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桂花 老北京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