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芜区专场图文实录

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莱芜区专场图文实录
2024年09月14日 17:10 济南市政府网站

转自:济南发布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苏婷

苏婷: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本场是济南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2场—莱芜区专场。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莱芜区紧扣“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坚定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三大战略,大力开展八大提升行动,强化三项保障,聚势突破,实干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天的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关注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焦卫星;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光辉;莱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牟高飞;莱芜区副区长徐曰飞。

下面,我们首先邀请焦卫星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莱芜区委书记,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焦卫星

焦卫星: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非常高兴参加此次新闻发布会,与大家交流分享莱芜发展情况。首先,我代表莱芜区委、区政府,向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莱芜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以来,莱芜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定位,深入推进“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创新兴区”战略,聚力造好一辆车、制好一瓶药、精造一批料、立起一块屏、做好一桌菜、建好一座城“六个一”发展方向,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新突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11项指标稳定增长,工业投资等5项指标排名全市前列。

一、坚持项目为王、以链聚产,做强工业经济“硬支撑”。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重点发力“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四大产业载体:

“一城”即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经过5年的培育发展,智能网联重卡、凯傲智能叉车2辆整车提能增产,汽车检测检验中心等配套项目加速建设,“整车+汽车零部件+物流”全产业链条初步成型,成为拉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高端装备特色产业集群”被列入2024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一谷”即鲁中国际生物谷。建成产业孵化园44万平米,集聚药企46家,特别是以宏济堂、华涛药业、飞龙医药为“龙头”,配套引进互联网医院等项目,初步形成“线上诊断销售+线下生产加工”中药制剂及配方颗粒全产业链条,2年达到百亿规模。

“一园”即嬴城电子信息产业园。以非凡启航项目为依托,引进签约天辉百达光电显示模组等系列配套项目,“无中生有”开辟新赛道、“有中生新”打造生态圈,填补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空白”,3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基地”即不锈钢与新材料产业基地。秉持“依靠钢但不依赖钢”,推动“两钢”绿色低碳转型,舜博不锈钢、耀龙金属高端钢杆、医用不锈钢罐体等项目先后落地,重点实施总投资37亿元的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项目,将泰钢老厂整体搬迁、设备更新,投产后可生产300系、400系全系列不锈钢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1.5倍、吨钢成本降低100元,每年可新增产值100亿元,实现“脱胎换骨”、蝶变升级。

二、坚持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构建宜居宜业“副中心”。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城市与乡村一样美、居民与村民一起富。

一是扮靓城市“新颜值”。东西向,以鲁中大街改造提升工程、雅鹿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依托,打通了城市“主动脉”,释放约9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南北向,实施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纵贯5个街镇,串起莱芜战略产业带。在中部城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两清零、一提标”、城市家具一体化保洁等,打造“干净、方便、有序、活力、安全”的生活新场景。

二是激活乡村“新动能”。以“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为抓手,谋划东部“以药兴农”、西部“姜蒜飘香”、南部“红色记忆”、北部“山水田园”、中部“城乡共融”五幅振兴图,连片打造“雪野三乡·和美画廊”泉韵乡居等3个市级示范片区、14个区级示范片区,覆盖近150个村,在全市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观摩中获得组内第1名,以此为带动,规上农产品加工营收、农产品出口额稳居全市第一位,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三是创造美好“新生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事业,12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高标准打造雅鹿山中学,与省内一流教育集团联合办学,确保“起步即名校”;在区人民医院试点全员聘任制改革,改造提升144家村卫生室,开通4条就医公交专线,惠及万余名患者;统筹抓好各领域安全,“平安莱芜”建设扎实推进,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三、坚持党建引领、从严从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好基础。深化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稳妥开展党组织“跨村联建”,优化调整城市社区网格377个,培育社区党建品牌43个,“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全面提升。

二是建强队伍。强化“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用人导向,先后选派200多名干部一线历练、驻村帮扶,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三是优化作风。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动员功能区比进位、部门比服务、街镇比发展、企业比贡献、干部比担当、村居比振兴,凝聚起一家人、一条心、一盘棋、一起干的强大合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莱芜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苏婷:

感谢焦书记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大众日报记者:

市委、市政府将今年确定为“项目深化年”,请问莱芜区围绕落实“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莱芜区委副书记、区长 李光辉

李光辉: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本。今年以来,莱芜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深化年”部署安排,在项目谋划、落地、建设、见效、服务等五个环节上做到“三看三深化”,全力保障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1-8月,全区共安排区级以上重点项目143个,总投资1139.6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37个、过50亿元项目5个,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莱芜校区等9个项目列入省重点,茂盛管业智慧管网研发等4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抓储备、增后劲,持续在项目谋划上精准发力。我们把项目谋划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落实“5444”项目谋划法,推动项目储备量质齐升。一是围绕优势产业谋项目。聚焦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三大优势产业,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低空经济两大未来产业,突出发挥重工、泰钢、九羊、宏济堂、非凡启航等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谋划实施产业项目64个,总投资99.3亿元。二是围绕政策导向谋项目。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吃准吃透政策投向,扎实做好项目筛选论证和申报,截至目前,累计申报3批次20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需求17.9亿元。三是围绕城市更新谋项目。聚焦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适度超前策划储备雍和园片区城中村改造、大桥路改造提升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31个,总投资350.9亿元。

二、坚持引增量、提质量,持续在项目招引上精准发力。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项目遍地开花,发展动能才会更加强劲。一是高位推动抓招商。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赴江苏、广东、上海等省市开展招商12次,洽谈推进项目36个,举行莱芜区优势产业推介等集中签约活动6次,签约项目77个、总投资333亿元,成功引进了航科小型固定翼飞机制造、好星安智能终端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二是完善机制抓招商。建立“1+7+N”产业链招商推进模式,创新实施“基金+招商”运作机制,组建“招商主体+投促团队”工作专班,全力保障招引项目签约落地,1-8月共洽谈引进项目373个,总投资1512亿元,其中飞龙医药、济南交通产业园等82个项目顺利落地建设。三是科学决策抓招商。成立招商项目评审组、招商项目决策委员会,围绕项目投资规模、科技含量、纳税能力等进行专业评估,全面提升科学研判和决策质效,1-8月共召开项目决策会6次、过会项目37个。

三、坚持抢进度、扩投资,持续在项目推进上精准发力。我们持续在建设推进、服务管理、督导落实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强化清单管理。对全区403个在库项目按照续建、新开、储备三个维度,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效清单“四张清单”,细化量化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限定完成时限,确保项目加速建设。二是强化专班推进。对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马头山水库等9个“大体量”重点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挂图作战、集中攻坚,跟踪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以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推动项目。比如,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工作专班仅用27天就完成了300余户拆迁清障任务,用不到6个月时间实现“多证连发”,目前项目正在进行车间钢结构安装、主控楼主体施工及转炉基础施工,计划明年5月竣工投产。三是强化督查指导。完善“月调度通报、季督查排名、年观摩评议”制度,健全重大项目问题“梳理—交办—跟踪—销号”闭环管理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1-8月,80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1.2%,其中济南亚通、梅晔生物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

四、坚持优环境、强保障,持续在项目服务上精准发力。我们围绕项目建设所急、所需、所求,持续加大服务力度,确保项目早开工、快建设。一是做实项目前期。落实重点项目协同推进机制,对41个拟新开工的重大项目,靠前梳理土地、能耗等建设指标以及各项前期手续,优先进行预保障,确保项目按计划应开尽开、能开快开。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深化“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配置机制,持续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力度,1-8月,全区供应土地2918亩,其中按“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项目用地5宗632.2亩,全年力争供应土地4800亩。累计争取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资金26.7亿元,政府专项债券13.7亿元,有力保障了城乡供水改造提升等一批补短板、惠民生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40项“一件事”实现“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口出证”。常态化开展“企业家会客厅”政企恳谈会,创新推行“项目管家”精准服务模式,全力为项目建设清障开路。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项目深化年”工作部署,在项目谋划储备上再加力,在项目落地建设上再提速,在项目服务保障上再用力,不断为莱芜高质量发展强支撑、添动能、增活力。

央广网记者:

在加快现代化新莱芜建设中,组织工作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请问,莱芜区组织工作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做法和成效?

莱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牟高飞

牟高飞:

感谢您的提问。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今年以来,莱芜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市委“项目深化年”部署要求和区委“12383”工作思路,无论是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还是抓基层打基础、改作风强本领,所有工作都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莱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鲜明实干实绩导向,着力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骨干队伍。我们持续优化班子结构和整体功能,以事业为上选担当干事的人,使选出的干部、配出的班子,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一个地区发展需要和一个单位核心职能。探索实行结构、功能、实绩、契合度、群众满意度研判+发展趋势研判的“5+X”分析研判办法,按照“看干部就要看项目,看项目就是看干部”的要求,不简单看学过什么、干过什么,更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管得好不好,对工作能不能准确说清楚,决策的事项效果怎么样,进行专业分析。拓宽视野、畅通渠道,构建掌握情况的多维开放平台,综合运用年度考核、干部考察、日常调研、谈心谈话、巡察审计、一线访谈等途径,全景式考察干部,加强综合比选研判,把各类优秀人才放在一个盘子里来考虑,摆在一个平台上来统筹,加强在专业化上选干部,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配齐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一把手”队伍建设,建立人选储备库,着力加强骨干队伍梯队建设。我们聚焦能力建设本领培养,实施“菁英练兵”系列活动,首批组织百余名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加大干部特别是部门单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力度,着力解决长时间在同一岗位工作形成的经验固化、缺乏激情等问题,推动处、科级干部上讲堂、讲业务,实施“干部教、教干部”,组织传帮带和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干部培训的精准度和针对性,将党性锻炼和能力培训结合起来,让传帮带和教育培训在整个干部工作链条中发挥更大作用。聚焦科级干部,压实各区管党委(党组)培养责任,业务上压担子、岗位上提供平台,真正将“中间层”培养成“中坚力量”。我们坚持重一线重基层,干部选任、职级晋升优先向镇街、重点工作一线倾斜,切实破解区镇职级差难题,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对受到诬陷的干部澄清正名,对敢于担当的干部大胆使用,果断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从领导岗位调整下来,对素质能力确实不适宜现职的,按人岗相适原则转岗交流。持续开展干部工作护航“项目突破年”“项目深化年”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中担当作为、实干快干。健全干部心理健康关爱机制,设立暖心关怀基金,以组织温度激发干事热情。

二、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加快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我们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的理念,出台“人才新政双30条”,编制发布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支持山东重工、泰山钢铁等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通过联动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式,加快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畅通科技和产业转移转化的通道,今年以来,成功引进1名发达国家院士、3名外国专家,1名人才获评发达国家外籍院士。我们全力推进人才与项目发展深度融合,持续优化“一城一谷一园一基地”产业布局,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和配套设施,推进政策精准匹配,支持高层次人才带资源、带团队、带项目、带技术落地发展,园区综合承载能力有效提升,上半年吸引签约项目49个,总投资达207亿元。我们着力打造更优、更有温度的人才生态,创新实施服务专员、助创专员、法务专员“三员助力”人才服务模式,协助解决人才项目申报、工商注册、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持续实施人才服务季主题活动,扎实推进青年驿站、人才社区建设,规划布局城市会客厅等休闲场所,进一步丰富城市场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全领域“流程再造”、全周期“政策直达”、全过程“帮办代办”,“莱者无忧”人才服务品牌持续擦亮。

三、强基固本抓基层,筑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我们以严密组织体系、增强整体效能为目标,聚焦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推动村党组织“跨村联建”扩面提质,成立222个联合党委,以村党组织融合共建带动村庄融合发展。组建“第一书记服务联盟”“青春创客联盟”支持抱团发展,选聘“村级发展顾问”1300余名,因地制宜推广乡村旅游型、特色种植型、产业发展型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聚焦优化基层治理,以贯彻落实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双十”行动为牵引,完善“家门口”服务体系,探索推行联系服务群众“四项制度”,全区各级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开展共商共议、政策宣传宣讲,走访困难群众、深入调解矛盾纠纷、与村社区干部谈心谈话等,设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接待日,街镇党(工)委每月将群众意见办理情况作为党(工)委会议固定议题研究,以常态有效的机制赢得群众点赞认可。截至目前,累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5700余条,解决各类问题3109个。持续深化“新新向党”突破行动,推动“红色驿站”建设拓面升级,做实做细服务保障,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热情。聚力打造“红心聚链”产业链党建品牌,组建智能装备、车辆制造产业链党委,以党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过硬队伍,抓实党员教育培训,发挥莱芜红色资源富集优势加强党性教育,建好用好街镇党校等培训阵地,扎实开展基层党员直接培训,实现党员队伍全覆盖。激励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贡献,组织开展“项目深化年、机关作表率”模范机关建设主题活动,推动机关党员在岗位上实施重点任务攻坚,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引导农村和社区党员走网入格、包户包街,积极开展意见收集、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工作,真正将身份和作用展现在服务群众最前沿。

实干谱新篇,奋斗再出发。下一步,莱芜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保障到哪里,努力以组织担当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山东台·闪电新闻记者:

莱芜作为“省会城市副中心”,围绕“建好一座城”,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助力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莱芜区副区长 徐曰飞

徐曰飞: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莱芜区抢抓国家超特城市城中村改造重大机遇,积极谋划、全力争取,8个项目纳入国家住建部白名单,总投资近300亿,获得国开、农发两行授信231亿,项目个数、投资总量、授信额度均居全市第二位。

一、坚持全域谋划、提级扩能,系统更新焕新颜。紧扣“省会城市副中心”定位,强化系统观念、全局思维,以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抓手,构建“东优、西进、南跨、北延、中强”有机更新格局。在西部,推进雅鹿山二期、汶河宜居等4个项目,涉及9个村、5409户,做精做靓西部新城区;在南部,推进南部新城项目,涉及14个村、4146户,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在北部,推进口镇雍和园社区、南部五村2个项目,涉及10个村、8349户,打造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区;在中部,推进中央核心片区项目,涉及1036户,打造活力品质主城区,全力加快建设设施完备的宜居之城、交通便利的通达之城、多彩靓丽的公园之城、低碳低排的绿色之城、水系连通的活水之城、富有魅力的现代之城、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

二、坚持产城融合、以产兴城,蝶变升级增活力。以城市建设引领产业变革,依托城市布产业、助力产业强链条。一是腾空间促发展。8个项目可释放开发地块1.1万亩,为泰钢精品钢绿色转型、重工产业城等项目落地留足空间。二是强产业延链条。锚定“六个一”发展方向,聚力提升工业服务业,规划布局商务办公、物流中心等,培育新动能、构建新业态、塑造新场景。三是优服务增活力。树牢“人民城市”理念,健全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小配套,协同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大配套,聚人气、增活力、强动能,嬴品质、嬴民生、嬴未来。

三、坚持人民至上、宜居宜业,用心用情暖民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像给自己建房子一样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拆迁更加惠民。采取“先建设、后拆迁”模式,优先选择19个地块率先开工,制定单元奖、进度奖等奖励政策,同步提高过渡费,规避先拆后建“后遗症”,让群众更安心、更放心。二是住房更加宜居。聚焦“得房率高、舒适度佳”目标,容积率不超2.0、楼层不超18层、绿化率超35%、得房率超80%、两梯两户优质户型、中央花园优美环境成为回迁安置房“新标配”,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托起百姓“安居梦”。三是生活更加美好。设置叠加奖励,精准导入产业,为村民、集体增收提供持续稳定来源,让群众“住得好、有收入、能致富”。四是配套更加完善。引进现代物业,建设长者食堂、托婴中心、泉城书房、邻里中心,完善周边酒店、购物、健身、娱乐等,打造“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让群众尽享多彩生活。

四、坚持尊重历史、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求突破。聚焦“事要办成”,尊重历史、兼顾现实、改革创新,推动城中村改造蹄疾步稳。一是做到一个延续。延续莱芜原拆迁基底,不另起炉灶、不推倒重来,保持政策一致性、连贯性。二是落实三个优化。优化拆迁、安置、奖励三项政策,实行“房子+货币”的安置方式,依法征收的拆迁模式,多重叠加的奖励形式,保障城中村改造不动则已、动则必快、动则必成。三是实现五个统筹。统筹住宅品质提升,让群众住得放心舒心;统筹现代产业导入,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统筹遗留问题化解,动一棋活全局;统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稳市场、增信心、暖民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南北呼应、东西互连,让小城区变大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理念,补短板、强基础、扩能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重要载体,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莱芜力量。

苏婷: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光临和宣传报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