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防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调整需要长期坚持,再结合适当运动效果更佳,不仅有望控制尿酸,还能为身体带来更多的活力与长远的健康保障。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这种代谢疾病的困扰。引发高尿酸的原因通常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相关,如海鲜、动物内脏、红肉和啤酒等常见的高嘌呤食物,都是年轻人社交和娱乐生活中的常客。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的人,成了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
人体尿酸的排泄是一个主动排泄过程,当血尿酸水平超过人体排泄的最大能力,就会产生尿酸的堆积,形成尿酸结石,从而诱发痛风。当人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时,就有可能产生尿酸结晶,最终导致痛风,因此,临床上将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会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恒定不变,所以,对于有些高尿酸血症患者,通过饮食结构调整,血尿酸水平有可能下降至正常范围,不会发生痛风,但是对于那些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单靠饮食调整,很难降低痛风发生的风险,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长期的高尿酸不仅会引发痛风,还可能带来肾脏损伤等更严重的健康隐患。
面对高尿酸,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立即依赖药物,抗拒长期服药,而是倾向于通过饮食调整来控制和降低尿酸水平。饮食调整的核心在于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并增加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的比例。同时,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也有助于加速尿酸的排出。知易行难,日常执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拿捏不准的情境,不妨再深入了解一番。
限制摄入高嘌呤食物
这类食物包括肉类(特别是动物内脏器官如肝、肾和心)、海鲜(如虾、蟹和贝类)、酒类(特别是啤酒)等。
常有患者及家属来咨询,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饮食营养是否能得到保证?其实可以建议患者对限制类食物进行一个从严到松的排序,例如严格执行戒酒;尽量避免动物内脏的摄入;选择海鲜时,尽可能避免嘌呤含量相对较高的虾类和鳗鱼,适量选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的鳕鱼、扇贝、蟹类;选择肉类时,鸡肉、猪肉的嘌呤含量相较牛肉、鹅肉、羊肉低,建议以低嘌呤肉类选择为主或合理搭配尽可能降低嘌呤含量。
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
这类食物包括大部分水果和蔬菜、全谷物、坚果和种子、低脂乳制品以及豆类中的大豆和豆类制品。限制高嘌呤食物时,可通过适当增加低嘌呤食物摄入,以降低嘌呤摄入,同时保障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总量。
同时应注意,食物的加工方式也会影响其嘌呤含量。例如,豆类经过发酵加工以后,豆干、豆腐皮、豆浆等的嘌呤含量都远远低于黄豆或者黑豆本身。
保持水分摄入
水可以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有助于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痛风患者应该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但应尽量以白开水、苏打水等不含糖类水分为主。
糖类中,果糖会促进尿酸形成,因此高尿酸患者应注意控制果汁或类似加工饮料的摄入。其他糖类,如葡萄糖、代糖,虽不在尿酸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过量摄入也会引起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其他代谢问题,也应尽可能减少摄入。
控制体重和适度运动
除了饮食搭配,控制体重和适度运动也是管理痛风的重要措施。肥胖是痛风发作的一种高危因素。因此,对于伴有肥胖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控制体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痛风发作的手段。即便是体重正常的人群,适度的体重控制和运动也有助于减轻痛风发作的风险。
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尿酸水平偏高,但是尚未达到降尿酸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可通过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适度降低尿酸,预防痛风急性发作。但对于已经发作过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水平降低到理想水平是管理的关键,饮食调整只能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措施,切不可盲目停药。 图 IC
程静(主治医师)韩兵(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