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阳发布
9月7日,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首场专题讲座《风花雪月中的乡音乡情——简论风情化管弦乐创作》在贵州省图书馆举行。四川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音乐学院教授林戈尔从民族性引导的思维、民族化特色音调贯穿、地域性彰显的手段、交响化写作的实践等9个部分,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风情化管弦乐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要领。
林戈尔,一级作曲,现为中国歌剧研究会理事、中国合唱学会理事、中国群文学会音乐委员会顾问。曾出版音乐创作与艺术教育专业学术专著有《音乐艺术之我见》《风花雪月中的乡音乡情》《中国歌剧赏析》等;创作大中型作品有音乐会歌剧《娥加美》、民族歌舞剧《九寨仙踪》、实景民族歌舞剧《天府水乡·黄龙溪》、管弦乐作品《凉山音画》等,他在多年从事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及艺术院校、文艺院团管理等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经历,获国际、国内音乐及艺术创作评奖百余项,曾担任中国艺术节、中国歌剧节、金钟奖等多项重要艺术活动与赛事的组织及评审工作。
“ 《我的祖国》《在中亚西亚草原》《天方夜谭》 等音乐作品都是表达民族性精神的成功范例 …… ”讲座中, 林戈尔认为, 音乐作品指示了某一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特质,甚至描绘了某一民族的性格特征,当我们在欣赏某一首乐曲时, 可以感知到某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使听众在民族音乐的浸润之下得到文化满足。
在林戈尔看来,民族音乐通过作曲家的创造形成了各具特色与气质的音乐形象,使欣赏者在一定的文化、民族、国度、区域指引下,能听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
“音乐语言具有比较明显的民族、地域和景物特色。”关于地域性的表达,林戈尔认为,地域性是一些管弦乐经典的明显符号,如:“沃尔塔瓦河”“中亚西亚草原”“罗马的松林”等,从标题上即有明确的地域指向,作者的故乡、深入生活或是向往的地方,都可以让作品在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风物的切入点上,作出具有地域、民族等特色的音乐文章。
从古典的无标题音乐抒发情感和描写景物的隐藏,到民族乐派名题交响诗的出现,人们把音乐的呈现赋予了更加突出的文学意味,表现出相对明确与具象的情与境,这是音乐与文学的相互汇聚,这种“走近”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更加具体的内容表达和形象描写,为听众提供了比较明晰的欣赏指向。
林戈尔认为,要彰显民族与地域的风情和风格,使管弦乐器风情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比较明显的音乐旋律;二是吸收比较典型的节奏形态;三是深入比较特色的乐器音色,要有特色的音乐表达习惯或引用一些明显的地域音乐会特色表达方式与方法,让这些元素链接起来形成既有民族风格又有交响效果的地域风情浓郁的管弦乐曲。
在林戈尔看来,风情化管弦乐的创作即是以充满民族性的音乐语言、富于地域性文化气质进行的管弦乐创作活动,在现代中国音乐创作领域中,它是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创作思想的具体实施手段,更是“推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
“贵州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民族音乐风格多样,既有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等大众熟知的曲目,又有丰富多彩的其他民族音乐,创作优势十分突出。”林戈尔说,贵州可以发挥自有的民族、地域以及艺术人才的优势,将民族乐与交响乐相结合,以通俗化的表达打造出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用音乐的语言讲好地方故事。
来源|贵阳网
编辑|王子蔚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