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雨水不再是“余水”——解锁嘉峪关市城建嵌入“海绵”的“生态密码”

让城市雨水不再是“余水”——解锁嘉峪关市城建嵌入“海绵”的“生态密码”
2024年09月05日 10:20 每日甘肃网

让城市雨水不再是“余水”

——解锁我市城建嵌入“海绵”的“生态密码”

  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窦翔 通讯员 赵婧渝

  9月3日17时许,下了一天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兰新小区居民王作成出门买菜,发现自己脚上的雨鞋完全没必要穿。

  “路上一点积水都没有,出一趟门,也就湿了鞋底。”王作成的赞叹得益于我市近年来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也被称为“会呼吸的城市”,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存蓄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突破了传统“以排为主”的雨水管理模式,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手段,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地“人水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内涝、河流污染、水体黑臭等涉水“城市病”频发,我市也不外如是。如何通过保障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成为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想解决难题,必须明晰问题的根本,进而找准方向、抓住关键、不懈努力。因此,把握我市城市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我市位居“干旱缺水带”,年均降雨量仅8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149毫米。面对薄弱的现状基础、巨大的经济压力,我市深知要抓住关键点,实现谋定而后动,不能“为海绵而海绵”,盲目上马工程项目,而是要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摸清底数、找准症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和宜居水平。

  市住建局局长王南林告诉记者,严谨的政策法规、健全的组织架构、闭环的管控流程、规范的技术标准是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一直在绵绵用力,2019年9月,经市规委会审核通过《嘉峪关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0)》;2020年4月,市政府办印发《嘉峪关市节水型城市专项规划(2019-2030)》;2021年,由市住建局提请市政府研究,市发展改革委、水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林草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科技局、房产服务中心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成立嘉峪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统筹调度和组织推进。

  “我市易涝积水点数量为0。”提及我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何芳喜上眉梢。她告诉记者,建设海绵城市是新时代特色背景下现代绿色新技术与社会、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主要目标,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我市谋划了四大排水分区和4条主防洪渠,并且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融入“海绵理念”,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做到充分吸收利用雨水,让雨水不再是“余水”。

  海绵城市到底好不好,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最有发言权。“以前的小区,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一踩一脚水,现在这个小区做了海绵城市设施,道路采用透水铺装,大雨路面不积水,出门不湿鞋,收集的雨水还能滴灌浇花。”一场大雨过后,昌明小区的居民孙明深有感触地说。

  让雨水被充分吸收,秘诀在于海绵化设施。何芳解释,除了人行道铺设透水砖,小区里看着普普通通的绿地也进行了海绵化改造。

  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每隔不远,小区路面上就有个“口子”通向低处的绿地。何芳告诉记者,这是下凹式绿地,可收集路面和楼顶汇聚的雨水,不仅让绿植“吃饱喝足”,也能对雨水进行过滤、滞留和渗蓄,减轻城市雨水蓄排压力。

  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这是海绵型城市发挥着作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绿化草丛、广场铺装、园区小道,都暗藏海绵设计,实现下雨时能就地消纳利用。

  王南林说,“海绵城市”这个系统工程,不论在技术上还是施工上,对于我市来说,无异于一次“大手术”,涉及海绵化道路、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广场升级、河道综合整治、地下管网检测修复等。而生态环境的提升有不同的尺度,从小的尺度上,不少街区的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从大的尺度上,使整个城市的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我市先后投资实施了讨赖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龙王滩遗址湿地保护工程、南市区“两湖一河”供水工程等多项重点水利项目,逐步形成陆域水域保护相呼应、点线面保护相结合的“一带、一片、一网、一群”总体布局。如今,讨赖河滨河绿色生态景观带随河延伸、新城草湖湿地生态保护片区风光旖旎、人工湖生态网持续优化、水源地保护群落初显成效。

  这些是我市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个缩影,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单正在不断刷新:截至8月31日,我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2.4%,细颗粒物浓度均值17微克每立方米,排名全省第一。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无劣Ⅴ类水体。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0%和41.03%,森林覆盖率12.57%,草原植被盖度16.5%,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水系统突出问题、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举措。如今,我市的海绵元素已触手可及——一批批公园绿地铺设了透水砖,步道旁多出了植草沟;新建小区里雨水花园与下凹式绿地相融合;城市道路绿化带高低有序,实现自然与功能有机融合……让城市在吐纳自如呼吸之余,不断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 朱玲 窦翔 通讯员 赵婧渝

责任编辑:樊醒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26.5
  • 09-03 中草香料 920016 7.5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