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融媒·帮您办|2628119】法治在线丨恋爱失败,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晚报融媒·帮您办|2628119】法治在线丨恋爱失败,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2024年08月23日 08:27 新疆网

核心提示:一对男女“黄昏恋”失败后,双方彻底闹翻,女方还将男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是否会支持呢?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饶俊华)一对男女“黄昏恋”失败后,双方彻底闹翻,女方还将男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是否会支持呢?

“精神损害赔偿是有标准的,女方提出的赔偿要求没有法律依据。”8月22日,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法官潘泽介绍,法庭并未支持女方诉求,但是为了化解双方恩怨,经过调解,男方给予女方2000元钱作为补偿。

两年前,马女士与胡先生退休后都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二人在打工期间相识,并很快发展成为恋人。恋爱一年后,马女士无意中发现,胡先生已有两次结婚经历且有家室,她无法接受,认为感情受到欺骗,多次到胡先生家中大闹,要求胡先生必须离婚与她结婚。

胡先生配偶见状,表示如果胡先生同意,她愿意马上离婚。但胡先生却不同意离婚。马女士和胡先生争执不下,情绪激动时,马女士拿出小刀刺伤了胡先生。随后,胡先生被送往医院急救,花费治疗费共计10万余元,经胡先生配偶多次劝说,胡先生与马女士达成和解,马女士向胡先生赔偿了8万元医疗费用。

事情却并未就此结束。马女士多次前往胡先生小区将胡先生的车辆划伤以发泄心中不满。随后,还将胡先生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自己精神损害赔偿金8万元。

“我付出一片真心,情感却遭到欺骗,他理所应当赔偿。”在庭审过程中,马女士认为,应该赔偿她精神损害金8万元。

胡先生表示,虽然自己在感情上欺骗了马女士,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因受伤还落下了后遗症,每晚因伤痛而无法入睡,自己的车也被划伤,因此他也已经向法院另案提起诉讼。

为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问题,承办法官潘泽决定对症下药。

法官先对胡先生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同时对马女士知晓对方有家室的情况下仍与对方交往,并由此产生后续诸多不良事件进行了教育引导。

随后,法官向马女士就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赔偿依据及适用情形进行了释法说理,从家庭伦理、社会影响、道德层面分析利弊,马女士终于“服软”。马女士说,她也意识到这些行为既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也伤害到了各自的家人。

胡先生夫妻俩见马女士态度转变,也表示胡先生确实存在过错,为了彻底化解两人之间的恩怨,愿意当场向马女士支付2000元钱补偿费,且对其划车行为提起的诉讼进行撤诉。

□继续阅读

法官:精神损害赔偿有标准

“精神损害赔偿不是说自己觉得情感或精神受到伤害就可以提出赔偿。”沙依巴克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法官潘泽介绍,当前,越来越多的诉讼当事人因分手、交通事故受损、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向法院起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金不是提出就可以得到法院认可的。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潘泽说,目前司法实践中,侵权纠纷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越来越多。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是否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判断可否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要素之一。

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出发,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条件有:

一、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为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人身权益应当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相关权益。

二、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必须明确的是达到严重的程度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关于严重的标准可以借鉴司法实践,如健康权受到损害,伤残标准是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之一,还需结合侵权人的主观态度、行为方式、社会影响、被侵权人精神状态综合判断。

三、存在因果关系。侵权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才能适用民法典规定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是仅依据可能造成精神损害就认定赔偿,一方面会诱导更多的被侵害人随意提起诉讼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牟取不法利益,对于侵权人未免有失公允。另一方面,必然会导致浪费大量司法资源,无形增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故对于侵权行为与严重精神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应当采取从严标准把握。

从法律逻辑出发,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侵权纠纷。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缺一不可。

●哪些情形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潘泽介绍,以下这些情形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侵害他人人格权益,给他人造成精神损害。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与人身自由权。

因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给监护人造成的精神损害。

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就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遭受的精神痛苦造成的精神损害。

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离婚,给无过错方造成精神损害的。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法治在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