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华夏经纬网
作者 蔡炫 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
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受访宣称行政当局对于大陆学生赴台就学展现善意,遭到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李彦秀痛批,当初民进党将两岸宗教交流当成“第五纵队”,显然已受“反中仇中”的意识形态侵蚀判断逻辑。如今,沪台“双城论坛”原定月底举办,却因赖清德上任各种“台独”言论,导致双方推展的进度受限,如何以双城论坛再次开启两岸的“友善之门”才是当务之急。
回顾台北市长蒋万安去年出席双城论坛喊出“双城好两岸好”的历史金句,却遭民进党团群起围剿,当初邀约明年可在台北举办,如今也因赖当局的暴冲政策,恐让两岸关系宛如江河行舟遭遇乱流。即便如此,为了承袭双城论坛历史、缔造城市交流典范以及突围民进党的两岸交流限缩,透过双城论坛开启两岸的“友善之门”远远超过卓荣泰的政治语言。
双城论坛两岸共融
双城论坛自2010年首次举行以来,已经成为两岸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马英九时期的两岸关系相对和缓,因此透过地方层级交流促进两岸之间的理解合作。国民党主政时期,双城论坛被视为一个稳定两岸关系的具体机制,透过政治交流、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互动,逐渐拓展到涵盖环保、医疗、旅游等多元领域,已让双城论坛促进两岸共融。
随着民进党在2016年重新掌权,两岸关系日趋紧张,双城论坛也被绿营视为大陆操作的政治工具。因此,尽管双城论坛仍然持续进行,但其政治意涵却遭致扭曲,甚至成为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政党斗争的万年议题。因此,双城论坛从最初的合作平台逐渐演变成为两岸关系的象征战场,凸显民进党煽动台湾内部政治动荡以及两岸之间的深层矛盾。
城市交流典范长存
双城论坛作为两岸城市交流的典范,不仅展示地方层级如何在两岸关系紧张之际,仍然保持一定的对话合作,甚至代替民进党当局来维护台海稳定。双城论坛透过城市之间的互访互信,形成了一个跨越政治分歧的实践范例,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理解,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双城论坛作为一个合作平台,已让两岸城市交流典范长存。
由于民进党三届主政下让政治氛围产生变化,迫使一场单纯城市交流面临严峻挑战,对此采取更为保守以及审慎态度,对其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先入为主。依台湾陆委会规定要在两周之前送出相关名单,后续还要召集有关单位召开联审会议,如今台湾内部强化对大陆的禁团令,双城论坛被过度政治化,也让民进党破坏城市交流的司马昭之心毫不掩饰。
突围民进党的两岸交流限缩
卓荣泰在公开场合辩称两岸已经开启了“友善之门”,试图塑造一个交流的和谐假象,这一言论背后隐藏矛盾也耐人寻味,民进党一方面强调友善交流,另一方面却利用禁团令来限制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识理解,这种双重标准让人质疑其真诚性。卓荣泰的“政治寓言”凸显是以“友善之名”,企图掩盖民进党的两岸交流限缩事实。
民进党当局的政治行动与卓荣泰的虚伪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禁团令的实施不仅限制了台湾社会各界与大陆互动交流,长期以来更是削弱两岸民众相互理解与合作契机,显示了民进党对于两岸关系的主观否决,尤其在岛内政治利益驱动下,试图将两岸关系操作成为一个政治筹码。卓荣泰的言论无法掩盖“谋独”事实,反而暴露出试图以言辞包装现实的政治企图。
期盼双城论坛再次开启两岸的“友善之门”,能为地方城市持续共融交流,即使历史演变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愈趋复杂,从合作典范到如今的政治战场,双城论坛的意义在不同的“执政党”手中被赋予了不同色彩。而卓荣泰辩称的“友善之门”,在禁团令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讽刺。禁团令不仅加深了台湾社会的囹圄,也对两岸交流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双城论坛如何深化两岸的“友善之门”,不仅取决于政治局势的变迁,更关键是如何回归到真正促进理解合作,避免被民进党泛政治化的操作绑架。
华夏经纬网专稿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