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演冯都:女书,一盏在我们内心发光的灯

纪录片导演冯都:女书,一盏在我们内心发光的灯
2024年08月14日 09:36 环球网

纪录片《密语者》的两场分享会结束,影片的导演冯都笑盈盈地走出放映厅,看着首都电影院大厅里争相挑选女书周边的影迷们,她掏出手机像个旁观者一样记录下了那一刻。此时的她,脸上写满了如释重负。在此之前,纪录片《密语者》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肯定,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项,并入选第95届奥斯卡纪录长片短名单,但冯都更在意的是主人公胡欣第一次看片时的反应,以及首映礼后观众给予的反馈。最终,她得到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密语者》讲述了两代中国女性通过女书寻求自我突破、独立与成长的故事。女书,作为秘密相传千年的文字,对于当代女性,究竟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艺术形式、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一种心灵慰藉?或许从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导演冯都的采访中能够找寻到答案——

用纪实影像讲述女书故事

在《密语者》之前,我一直从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所拍摄的纪录片都与中国相关。对我来说,纪录片的最大魅力在于通过故事的力量引发观众的共情,从而触动大家的思考。也正是因为在纪录片领域的长期积累,让我开始关注到女性导演。此前,我一直在幕后担任制片人,与众多国内年轻的女性导演有过合作。在我看来,女性观察社会和世界有着独特的视角及讲故事的方式,所以我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支持她们。

后来,我和《密语者》的联合导演赵青一起制作了一部讲述阿尔茨海默病的纪录片《我只认识你》,主人公是我的叔公和叔婆。这部电影为推动中国社会影响力做了三年的工作,在全国多个城市的社区进行放映,让老人认识到认知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透过我叔公和叔婆的爱情故事,让大家了解认知症患者所处的困境,并消除对认知症患者的偏见。

我一直在关注当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这种关注也延续到了对女书的探索中。

了解女书,我是从一本叫《雪花秘扇》的小说开始的,它讲述了在19世纪湖南的一个村落里,两个年轻女孩通过“女书”结为“老同”(结拜姐妹)并相伴一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和女书本身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触动。我惊叹于那个时代的女性在面临极其艰难的生存状态时,竟然能创造出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字。因为这个契机,我开始走进女书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年,我的人生步入了一个十字路口,初为人母,要扮演此前未曾设想过的女性角色。对于生育、养育、事业以及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等所有角色该如何权衡,当时的我觉得异常艰难。就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女书,想到当时的女性在远比我们艰难的情况下,没有选择放弃或者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了用女书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平台,给自己力量。这种力量深深打动了我,也符合我当时的心境。于是,我决定拍摄一部关于女书的纪录片。

两代女书人的深情相伴

在构想电影的呈现方式时,我不想把它拍成历史题材、人文类的纪录片或专题片,我希望女书活跃在当下,因为它需要被看见,我们也需要它。我期望通过女书来了解当代年轻女性的生活状态,于是便开始寻找与女书相关的年轻女性作为影片的主人公。胡欣出生在女书的流传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江圩镇,是当时最年轻的女书传承人,在女书传承与传播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决定邀请她来作其中一位主人公时,她正处于婚姻的重要关口。有一次和她通话,谈及婚姻她崩溃大哭,我说:“你别动,我过去。”那时的我们不再是记录者和被记录者,而是心灵相通的伙伴。

通过胡欣,我认识了很多女书的爱好者和宣传大使,吴思慕便是其中一位。她曾经跟随胡欣学习女书,多年来一直积极与其他女书爱好者保持交流。选择思慕,是因为我想拍摄一位农村女性和一位城市女性,毕竟她们在不同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各不相同。恰巧在拍摄时,思慕也处在一段不太愉快的亲密关系中,影片记录下了她从面对困境到走出困境的成长过程。

在深入了解女书的过程中,我还读到了一本叫作《折扇》的书,其中记录了一位叫何艳新的阿姨坎坷而坚韧的一生。那时,我并不认识她,但通过阅读,却感觉与她的心无比贴近。第一次见到何艳新时,她给我的印象是善良、坦荡且有风骨,与书中的刻画相契合。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同样生活在女书的流传地江圩镇,何艳欣自小从外婆那里习得女书,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接触和掌握。之后在机缘下开始参与女书的翻译和传承工作。

两代主人公何艳新与胡欣年龄相差近50岁,然而在纪录片中,她们之间自然流露出来的姐妹情谊,是我在拍摄时未曾预料到的走向。也正是和何艳新之间的姐妹情帮助胡欣度过了她最艰难的时刻。

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对于女性间的姐妹情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我认为,真正的姐妹情意味着包容、认可和接纳。女性对于自我性别的认知会因所处的地域、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差异而不同,且一生会随着阅历增长和角色变化而不断改变,这是一个持续再认识的过程。就像胡欣和思慕,在某一时间点也会有纠结和压抑,而后重新在所处的外在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这是必经之路。我们不能只认可走在前面的,而忽视那些陷入困境的姐妹。只有通过彼此身心相通的对话与分享,我们才能够拥有更深刻的性别认知,从而继续前行。

借由《密语者》开启两性真诚对话

最初在筹拍这部影片时,我希望组建的是一个女性化的团队。但后来发现这样不对,因为我想要呈现的是当下社会中男性和女性对性别价值的刻板预期之间存在的差距。所以,发起两性间的对话十分必要,这只有让男性参与到影片拍摄中才能达成。

后来,我和两位优秀的男摄影师进行了合作,其中一位叫魏高。他有个职业习惯,就是每天在拍摄完成后,会把素材拿回宾馆,不管多晚,他都会逐条观看并进行解读,然后向我分享他作为男性的观点。交流分享后,我们会一起讨论接下来的拍摄计划。这部纪录片拍摄结束后,他的女儿出生了,他成为一名父亲。当时的他给我发来一条信息:“谢谢你让我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因为我在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以及如何教育女儿这件事上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条信息我至今仍然保留着。

我认为,在全新的时代和社会格局下,男女两性展开对话,思考当下如何形成新的性别价值认知,进而实现新的平衡与对等,是极具意义的。这种平衡并非局限于家庭内部,而是更为广泛。例如,如今许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拥有出色的事业和明确的人生规划,她们依旧需要靠找到一位在各方面都优于自己、强大且能引领自己的男性来获得安全感吗?而男性或许仍在寻觅贤妻良母、温柔体贴型的伴侣,但他们是否能先尝试充当贤夫良父型的角色呢?只有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刻板预期,才能真正把彼此视作鲜活的个体来对待和尊重。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了对话,才能够更好地看见和理解彼此。

而女书对于当代女性而言,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于我而言,女书是女性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和平台,但是我们并不完全依赖女书去交流,而是去体悟这个平台所承载的价值。当我们感到自己的内在世界难以达到某种平衡时,能够寻得一个出口,借助交流与其他女性分享。一旦你鼓起勇气交流,便会发现大家的处境也许是相通的。以交流为起点,女性间可以从彼此身上收获安慰,也能获得力量。

这种姐妹情谊也是全世界共通的。《密语者》在很多国家进行了放映,一些国外的女性观众在观影后会对我说:“你认为在这边我们的情况会不同吗?”实际上,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大家所面临的困境、内心所受的一些压抑和纠结都是相同的。《密语者》在挪威拿了三个奖项,在俄罗斯拿了两个奖,在完全预料不到的地方获奖,我想这可以窥见女书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它就像一盏能在我们内心发光的灯。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 2021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9 佳力奇 301586 --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08-13 太湖远大 920118 17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11.14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