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祁连、莽莽昆仑,绵延出壮美的风景,也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成为一代代地质人奋斗的热土。
从两个千万吨级铜铅锌国家资源储备基地轮廓初显,到察尔汗盐湖、锡铁山开发利用,再到助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30多年来,潘彤扎根青藏高原,穿行戈壁荒滩,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探矿寻“宝”,总结成矿规律,创新找矿理论,为我国资源能源保障默默奋斗着。
“干地质,就不能怕吃苦”
1979年,电影《李四光》的上映在十几岁的潘彤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从那时起,他就明确了自己一生的奋斗方向:成为一名像李四光一样的地质人。
报考大学时,潘彤毫不犹豫选择了地质学校,又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家乡青海,成为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下属的青海有色物探队野外分队的一名地质工作者。
“干地质,就不能怕吃苦。”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开始野外勘查,潘彤才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每一次野外勘查,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每隔一两公里就要看露头、查构造、测产状、取标本,对体力耐力都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气候恶劣、氧气稀薄的高原上。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德尔尼铜矿工作时,这位土生土长的青海汉子也出现了高原反应,一连一个星期都头痛欲裂、难以入眠,只能靠吃止疼片来缓解。“那时条件有限,曾有2名同事因为高原反应引发的肺气肿来不及抢救,就这样眼睁睁地过世了。”潘彤唏嘘不已。
一年中有大半时间,潘彤和队员们都以高山为伴,翻山越岭、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是常态。为了赶进度,大家起早贪黑,一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啃干粮。有一次出野外,洪水冲毁了通往工区唯一的桥梁,运送给养的车上不来,他们断了3天粮,把牧场小卖部发霉的饼干都吃完了,又靠着钓鱼、捡蘑菇才熬过来。
好几次,他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次外出采样返回途中下起大雨,来时经过的河流水位猛涨,潘彤骑马过河时,河水湍急,马受到惊吓,一下将他摔了下来,他被河水冲到七八十米远的小土包上,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还有一次采样结束后,潘彤骑马贴着悬崖壁下山,走着走着,突然马蹄一滑,将他摔在地上,而马却从30多米高的悬崖上坠落了下去。“幸亏那天我只是把缰绳攥在手里,要是像以往一样缠在手腕上,后果不堪设想。”至今回想,他依然心有余悸。
然而,再苦再难,潘彤也没有停下勘探的脚步。“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在地质“三光荣”精神的指引下,1995年,潘彤入党了,内心的信念更加坚定,“要为国家多找矿、快找矿、找大矿!”
星光不负赶路人。察尔汗钾盐矿、夏日哈木铜镍矿、五龙沟金矿、锡铁山铅锌矿……一个个偏僻地域的矿产发现,串联起潘彤的地质生涯,成为他不懈探寻的最大回报。
“必须担起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责任”
一张张矿产资源分布图几乎占据了办公室的整个墙面,说到兴起处,潘彤会随时起身,手指地图示意。在他看来,地质工作者要兼具微观观察和宏观思考,“小到用放大镜看世界,大到一览众山小。”
百业矿为先。“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更加重要。青海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这个责任我们必须担起来。”当上总工程师后,潘彤聚焦国家资源能源保障,创新成矿理论,布局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找矿行动。
围绕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系统梳理制约盐湖产业可持续发展、盐湖资源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构建柴达木盆地盐类矿产成矿理论,推动盐湖增产保供;突破传统找矿认识,推动东昆仑成矿带研究成果与地勘生产紧密结合,先后发现肯德可克钴铋矿、果洛龙洼金矿等一批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显著提升了镍铜铅锌金铁等矿产资源量;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推进三江成矿带北段找矿工作,新探获一大批资源量,国家级千万吨级铅锌银战略储备基地轮廓初显……
成绩背后是这位老地质人长年累月不断攀登地质高峰。“矿产勘探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领域,离不开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等知识的掌握,而他一直在刻苦钻研。”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李玉龙说。
在地质学科不景气的时候,潘彤选择坚守并继续深造,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升专业能力。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不忘研究积累,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9篇,撰写专著10部,获得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3件。为了保持对学术前沿的跟踪和关注,年近花甲的他一直在阅读外文文献,让一些年轻人都自叹不如。
潘彤常说,“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使当上了总工,他也经常出野外。“地质锤、放大镜、罗盘,这些地质人的‘三大件’他总是随身携带,每到一处还会爬到地质现象最好的点进行现场指导。他见多识广、眼光长远,和他一起出去总是收获满满。”青海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勘察部主任王斌对潘彤由衷钦佩,“他就像灯塔一样照耀着我们。干地质工作就得这样。”
“青海地勘系统一定要有本土培养的人才”
“地质事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人才。”这是潘彤一直以来信奉的理念。
“在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时,我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都被当成‘宝’一样看待,而内地一些局好多副总工程师都是博士了。”从那时起,他就深深感受到了青海地质人才培养的迫切,“光靠从外面引进,不是长久之计。青海地勘系统一定要有本土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在他的推动下,这里相继建成西北地勘系统首家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青海省页岩气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勘探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人才和科研平台39个。
他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千方百计给年轻人提供平台和机会。以他名字命名的潘彤工作室,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拿稳接力棒。局里拿出专门资金,鼓励年轻人继续深造,申报各类项目。搭建“890平台”,给“80后”“90后”“00后”压担子、给舞台。
“他给了年轻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85后”青年王泰山深有感触。刚工作两年,他就在潘彤的鼓励和局里的支持下继续深造,完成了硕士学业。毕业后又第一时间被委以重任,负责然者涌项目,在项目上经受了充分历练。如今他已是青海省地质调查院矿产资源所总工程师。“没有潘总一路支持,我也不会有这么快的成长。”
这些年,在潘彤的影响带动下,青海省地矿局已培育地质专业各领域优秀专家、优秀科技人才、学科带头人43人,先后有2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7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能手、省部级专家和技术骨干迅速成长起来,有力助推着青海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潘彤的脚步踏遍了高原的山山水水,高原也塑造了他踏实、坚韧的性格。就连相濡以沫的妻子车祸受伤,他也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默默承担起更多责任,尽力给予更多陪伴和照顾。一路走来,妻子周燕更加理解他心中的热爱,而已“超期服役”8年的潘彤依然奋斗在地质一线,“组织需要我就接着干,接下来要加大攻关力度,为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