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国家宝藏》“衣橱”的“吴罗”什么来头

闪耀《国家宝藏》“衣橱”的“吴罗”什么来头
2024年08月13日 22:21 扬眼

转自:紫牛新闻

近日收官的央视《国家宝藏》第四季节目中,精心定制的服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有不少源自苏州吴罗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立群团队复原的织物。今年央视春晚上的创意节目《年锦》中,刘诗诗和李沁身穿的汉服罗面料,也是朱立群团队特别定制的。

《国家宝藏》第四季中,服装亮点不断,仔细品读才能揭开背后的匠心。张新成所穿复原自中国丝绸博物馆所藏清代明黄地福寿纹直径纱;许凯一袭石青色常服袍褂,所穿面料是朱伯伯团队定织定染的二经绞罗面料,纹样源自国家丝绸博物馆所藏清代云纹暗花缎。而陈都灵的两套宋制汉服,面料主要是宋代黄昇墓出土的复原纹样。其中,褶裥裙上淡紫色缠枝牡丹,复原灵感来源于现藏福建省博物馆的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深烟色牡丹花罗背心。牡丹盛开时,层叠交错,娇而不媚,艳而不俗,悦目怡情。朱立群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两套服装的风格的展现,既体现罗面料色彩及搭配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也给予了现代服饰妆造更多的灵感与启发。希望通过节目播出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到宋人传统且精密的织造技艺,体会到罗面料的无限魅力。

朱立群的团队制作的罗,被更多人知晓,罗织物的美,也为众多电视节目增添了光彩。但因为品牌为“苏罗”,也让人搞混他们传承的非遗“吴罗”,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关联?采访中,朱立群团队也为记者做了溯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罗经常被提及。据悉,中国是蚕桑丝织业的发祥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蚕丝织造丝绸。丝绸自古便是中国人的骄傲,而苏州更是丝绸的故乡。

中国古代的绞经织物一般被称为“罗”,是一种经线相互扭绞与纬线交织形成绞孔的丝织品,质地轻盈、风格雅致,与平经织物中的精品并称“绫罗绸缎”,代表着中国古代丝织物的最高水平。古人眼中,罗也是各类丝织物中最富诗词意境与人文关怀的美学符号。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千里沃野,遍地蚕桑,织罗历史悠久,史称“吴罗”。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的6000多年前的绞编织物,足以印证吴罗的深厚技艺传统。苏州非遗手工门类“吴罗”,是指以苏州为织造产地的罗。

《吴越春秋》中有“愿复重罗绣三幅”的记载。汉唐织罗盛行,《大唐国要图》证明段罗在唐代成为苏州的名贡织物。宋代时罗织造技艺进一步提高,南宋吴曾所撰《能改斋漫录》就有“持吴罗湖绫至官”的记述。苏州瑞光寺塔出土的四经绞罗足以显示宋代吴罗工艺的高超水平。明清两代吴罗织造技艺更上一层楼,有“吴罗五文采”的赞誉。《天水冰山录》中记录的花罗品种多达五十五种。明清两代苏州织造府每年为朝廷织造的丝绸御用品,有大量的吴罗匹料。“东北半城,万户机声”,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吴罗在完整继承历代罗织造技艺的基础上,依托苏州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从而形成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织造技艺体系。

但很多古代的织造技艺随着岁月流逝而失传。朱立群出生于1958年,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苏州市原吴县丝织二厂,一干就是20多年。为了找回古代中国织罗的精湛工艺,1996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的朱立群创建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组建绞罗攻关技术小组,试制了大批产品,一点点恢复出花罗、妆花罗、四经绞罗等珍贵的丝织品种。

在苏州吴中区木渎古镇,朱立群团队创建的“苏罗”自主品牌的产品,受到许多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2015年,首次参加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摘得当年中国四季丝绸面料创新设计大赛春夏组金奖。他还用3年时间复原了出土文物中的“压金云霞翟纹霞帔”面料制作工艺,并系统性归纳总结这种失传的四经链式罗技法,树立了我国织罗技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开始,锦达丝绸注册“苏罗”为品牌商标,此前并没有“苏罗”这个品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陶善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苏州市 朱立群 国家宝藏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9 佳力奇 301586 --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08-13 太湖远大 920118 17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11.14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