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秦皇岛新闻网
文/秦皇岛日报 记者 胡月达 图/秦皇岛日报 记者 刘剑 胡月达
粮油食品产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酒制造业等领域。
以“链长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粮油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近年来,我市粮油食品加工业已逐步实现了原料基地化、产业规模化、加工精细化和特色品牌化。金海粮油、金海食品、骊骅淀粉、正大食品、中粮鹏泰、海洋食品、宏都实业、中粮华夏、茅台葡萄酒等龙头骨干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我市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绿色食品工业基地。
致力于延链,努力打造特色食品供应基地
近日,在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的百峰贸易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区里,冰板栗正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条生产线,经过色选分级、去杂灭菌、包装入袋、贴标装箱,变成“满意青龙”系列产品,走向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公司共研发出了开口栗、甘栗仁、冰栗、每日栗豆等90多种产品。”公司董事长韩云庭说。
产业链的延伸,让这家企业从简单的买栗子、卖栗子升级为当地知名深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超1亿元,年出口创汇超300万美元,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200个。
青龙满族自治县板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居全国各县(区)之首,年产板栗6万多吨,产值13亿元。过去青龙板栗虽量大、品质好,但基本是“下树就卖”,板栗产品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深加工,更别提附加值了。为解决这个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按照“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的思路,全面加大板栗产品深加工力度,实现了板栗产业发展新跨越。
在河北宏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的熟食生产线前,公司副总经理杨继东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日最高可生产中西式火腿肠50吨,主要有烟熏火腿、哈尔滨红肠等二十几个品种。
此外,公司还逐步发展电子商务,成立了宏都网络公司,搭建“易猪网”生猪交易平台,实现了生猪交易的信息发布、对接、成交、网银支付、查询等多种功能。公司开发的APP手机客户端“宏都易猪”,让用户不仅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来交易,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生猪屠宰数据及结算金额,使用户做到“一机在手,买卖不愁”。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特色食品供应基地。依托昌黎县禄权水产公司、秦皇岛港湾水产公司、秦皇岛海东青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研发速冻、即食、小包装等各类新型水产功能食品;依托秦皇岛正大公司、河北宏都实业集团等龙头企业,推进肉鸡、肉猪等深加工产业发展;依托河北中薯食品、秦皇岛高成食品等龙头企业,推动粉丝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开发薯条、薯脯、薯干、薯粒、全粉、膳食纤维等食用系列产品;依托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区的百万亩板栗基地,全力打造“青龙甘栗”“抚宁板栗”品牌;依托山海关正大食品、青龙双合盛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速冻米面制品和杂粮主食产品。
秦皇岛地域特色食品的品牌正不断叫响。
致力于补链,大力培育粮油食品特色品牌
走进中储粮直属库海港粮食基地,不足30平方米的中央控制室是整个项目的大脑。
“为保证粮食不受外界气温、天气变化的干扰,全部粮仓都配备了粮情测控系统,利用仓内安装的传感器实时对仓温、仓湿、气温等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一年内定时监测的数据归纳粮温变化规律,自动设定粮情报警值,打造随时看、随时管的智能化粮仓。”项目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我市鼓励企业加大工业设计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并强化品牌文化建设,着力打造“骊骅”玉米淀粉、“金龙鱼”食用油等知名品牌,提升食品产业区域品牌影响力。
喷射液化、板框压滤、脱色过滤、离子交换……一道道工序过后,一批高质量麦芽糊精进入打包环节,不久将启程销往国际市场。
7月30日,在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建成的婴配级麦芽糊精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年产量10万吨的新生产线。历时4年多、投资3个亿,骊骅淀粉两条高标准生产线的投产,标志着亚洲最大的婴配级麦芽糊精生产基地正式建成。我国婴配级麦芽糊精产品从此昂首打入国际顶端市场。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实现利润6000万元。
作为“老品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骊骅淀粉在玉米淀粉加工行业“深耕”多年。它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开展玉米淀粉、葡萄糖、麦芽糊精、山梨醇以及各种饲料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公司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下功夫。如今,它作为国内首家能够满足婴幼儿奶粉质量需求的生产企业,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诸多跨国食品巨头的全球战略供应商。
“婴配级是食品业内的‘天花板’。新生产线的投产,既满足了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高质量需求,又使我国婴配级麦芽糊精产品从此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公司董事会秘书吴峰自豪地说。
致力于强链,坚持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近日,走进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只见2023年新建成的β-丙氨酸连续反应生产线已全面投产。作为全球首家以生物酶法催化丙烯酸加氨生产β-丙氨酸的高新技术企业,相较于传统丙烯腈化学合成法,华恒生物所采用的新型工艺原料转化率更高,也更加绿色环保。
“公司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成功研制出人工β-丙氨酸合成酶并批量生产,被誉为‘中国生物制造里程碑式的创新’。”华恒生物技术经理刘志成告诉记者,在研制过程中,华恒生物共申请专利23件,其中“β-丙氨酸合成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市生物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华恒生物扎根我市做强、做深、做优丙氨酸系列产品。企业产品曾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全球第一。
“目前,公司正积极布局绿色生物基材料领域,投资6.84亿元建设5万吨绿色生物基苹果酸项目,产品在医药、营养健康、食品、动植物营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项目2025年建成达产后,企业产值将突破20亿元。”刘志成说。
近日,在益海嘉里(秦皇岛)粮油食品综合加工园区,施工现场一派紧张忙碌景象,项目负责人介绍:“综合园区包括一期投资5.13亿元的OPO结构脂生产加工项目,投资18亿元的大豆浓缩蛋白、米糠生产加工项目,以及投资2.91亿元、年产18.2万吨的发酵豆粕项目。”
据了解,金海粮油、金海特种油、金海食品等企业均为益海嘉里集团在我市投资建设的企业,目前已共同组成我国北方最大的大豆加工基地,也是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条延伸最长的大豆蛋白综合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园区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一期项目建成后,将年产7万吨植物蛋白、33万吨豆油、23万吨发酵蛋白、1.2万吨OPO结构脂等产品。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0亿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补短板和锻长板相结合,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推进粮油食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金海粮油、金海食品、华恒生物等龙头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正带动粮油食品产业向生物制造方向迈进,实现产业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
编辑:韩冰
责编:李志财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