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业内首家规模化量产

实现业内首家规模化量产
2024年08月12日 07:01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佩佳

  通讯员 王陈燕 夏超杰

  本报讯 正值酷暑,当人们都在尽力躲避阳光的时候,位于海宁的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却在向阳奔跑。

  电池是光伏的“心脏”。早在两年前,晶科能源就在业内实现首家大规模量产N型电池并实现“TOPCon电池组件及组串式矩阵系统”。相应成果还获评2022年度浙江省国际首台(套),也是整个光伏行业的首个首台(套)。

  N型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池形态,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绝对效率可以比传统P型电池提高约2%。别看只提高了2%,光伏行业就是这般“给点阳光就灿烂”,对提升光能转化、降低成本都至关重要。

  “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晶科能源研发总监郭志球感慨。

  10年前,德国的一家科研机构最早提出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 solar cell,TOPCon)的发展畅想。之后,陆续有各国的光伏企业涌入赛道进行前瞻性研究。因TOPCon的电池结构为N型硅衬底电池,所以在行业内也被称为N型TOPCon电池。

  2018年,晶科能源正式立项确定其为公司重点攻坚的科研方向。“押宝”TOPCon,对晶科能源来说并不完全是冒险。不管是光伏电池的上游硅料、硅棒、硅片加工,还是下游光伏产品的应用,一体化产业链全流程贯通和充足的技术储备,都是晶科能源的底气和勇气。

  产业革新,犹如摸着石头过河。2022年,晶科能源终于突破多个关键技术点,先有TOPCon电池片问世,后有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TOPCon电池组件正式下线,实现成套装备的真正量产。

  长宽为182毫米尺寸的N型硅衬底电池片,包含了减反射膜、N型多晶硅薄膜、超薄隧穿层等6个层次,但厚度仅为120多微米。

  最薄的要数不足3纳米的超薄隧穿层。但就是这薄薄一层,在光电转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隧穿层的材料本身是绝缘的,既要在制作时避免出现孔洞,还要满足半导体要求的一些电学性能,保证电子的选择性通过,控制这一点是非常难的。”郭志球介绍。在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晶科足足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开发出国内领先技术。

  电池片越做越薄,技术越做越好,晶科在行业内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有了电池片的成功研发,紧接着就是寻找实现电池组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最优解”。晶科给出的解法是SMBB(超多主栅)技术,能在减少BOS成本的同时实现更高生命周期发电量,单位发电量提高3%至4%。

  实现N型电池组件规模化量产后,公司产线也在主动和被动间作出调整,从传统P型电池向N型电池转移。2023年光伏组件出货78.52GW。其中,N型出货48.41GW,占比已经超六成。

  放到行业来看,N型正迅速崛起,在市场上的占比从2022年的约9%提升到约26.5%。晶科能源不仅“押宝”成功,或也是这一重大变动的推手之一。

  在晶科海宁基地的组件生产车间,机械臂灵活转动,精确投送到下一道流水线。

  技术创新带来的降本增效是所有行业共同的追求,光伏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晶科N型电池组件目前已经在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中东等海内外市场推广应用,参与当地不少重大产业项目,在沙漠、戈壁等环境的大型光伏基地项目中安全稳定的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晶科能源 晶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9 佳力奇 301586 --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
  • 08-13 太湖远大 920118 17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11.14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