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李海卉
上周,电影《解密》从开始点映便引爆了朋友圈。红色沙滩、巨大海象、参天棋盘,没有尽头的旋转楼梯……把观众拉进一场场光怪陆离的梦境当中。这是一部制造奇观的电影,对观众而言是一段不同寻常的头脑风暴。电影改编自荣获“茅盾文学奖”作家麦家的同名小说,读者沉迷于麦家的文字,“就像在深海里屏住呼吸,看高手下一盘惊险至极的棋。”
《解密》是麦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这个故事内容之广博、体系之庞杂,麦家花了整整11年才完成,中途还经历了17次退稿。出版之后,《解密》和麦家一起轰动了整个文坛:《解密》被翻译成33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海外出版居当年世界图书馆收藏量第一,被《经济学人》评为“年度全球十大小说”;被英国列入“杰出的20本间谍小说”,英文版被收进英国“企鹅经典”文库,麦家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又一入选该文库的中国现当代作家。
《解密》呈现两大核心——天才和奇观,制造出了大量隐喻。一面是超强的数学天赋,另一面是离奇的梦境深渊。理性与非理性,成为容金珍解开密码的两把钥匙。在遭遇“紫密”的时候,容金珍通过计算,推测密码组合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亿种。这是什么概念呢?凭人力,用人脑,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测试。当可能性达到近乎无穷的时候,破译密码,需要超乎想象的直觉。
《解密》做了两个层面上的展现,在国家层面,破译敌方的电码是为解密,这是隐形的战争,作品要致敬的是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们。麦家的文字将特殊年代隐蔽战线上没有硝烟的“解码之战”呈现得惊心动魄。但在最孤独、最个体的层面呢?解密是一个人的迷宫,“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密码,这一生就是解密的过程。”《解密》中的数学天才容金珍,有着一切看似矛盾的特质,天赋与迟钝、强大与脆弱、孤僻与癫狂。“破译事业是一位天才努力揣摩另一位天才的心的事业,是男子汉最最高级的厮杀和搏斗”“当你步入密码的史林中,就如同步入了处处设有陷阱的密林,每迈入一步都可能使你跌入陷阱,不能自拔”。而当那本记满容金珍解密想法的笔记本丢了,昔日的数学天才,一夕之间沦为了痴傻的病人:“他佝偻着腰,浑身都在颤抖,头脑僵硬得像是刚硬摆上去的,而且还没有摆正;他的两只眼睛吃惊地睁着,却不见丝毫光芒;他的嘴巴如一道裂口似的张开着,并不时有口水流出来……”就像莫言所说:“我们看到了人的尊严与光荣,人的脆弱与不幸,当然也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倒影。”
《解密》一书首页就显现着麦家对阿根廷作家豪尔斯·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致敬,整页赫然只写着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所谓偶然,不过是我们对复杂的命运机器的无知罢了。”
《解密》的结构设计为六章,按顺序排列为“起”“承”“转”“再转”“合”以及“外一篇容金珍笔记本”,看似一出标准的折子戏,里面却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繁复的梦境以及无法预测的命运齿轮的咬合旋转。麦家说:“我几乎固执地认定,《解密》不是一次写作,而是我命运中的一次历险、一次攀登、一次照亮,是我的宿命。它几乎是我青春的全部,我命运的一部分,是我本真本色的苦和乐,也是我文学的宣言和名誉。”麦家的书让你欲罢不能地读下去,合上书会感觉到内心经历的莫大震动。
《解密》中的梦呈现出了危险性——它错乱,甚至不可理喻,而容金珍在观测着它,把它当成一座必须读懂的深渊。
真实世界虽并不像小说场景,但密码学尤其是密码分析的历史充满着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密码史甚至比小说还要惊心动魄。在《破译者:从古埃及法老到量子时代的密码史》一书中,你将发现破译者有何出类拔萃之处,你将遇到一些最神秘的人物,并将走近破译者。密码史贯穿了整个战争史,隐藏信息和秘密书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书中阐述了密码的创造与破解如何影响历史潮流。1917年齐默尔曼电报被破译,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期间,阿兰·图灵与英格玛密码机,破解了希特勒的密码,帮助盟军取得了胜利。直至量子密码学利用混沌理论加密,整本书堪称浓缩版的密码史。密码战争持续了3000多年,每一次的战役似乎都是破译者获胜。
“历史何去何从,可能取决于密码破解是否成功,在战争期间尤其如此。”人类在保密领域的创造力已经达到极限了吗?只要有人想保密,另一些人想解密,那就永远需要那个引人瞩目却也隐匿不见的人:破译者。正如博尔赫斯所说:“没有比思考更复杂的享受了,因此我们乐此不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