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观察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启示

区域观察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启示
2024年08月01日 09:38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王彩娜

历时12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终获成功,这一古都之脊正焕发新的生命力。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成为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伟、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轴线,对北京城市发展持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展现出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盛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怎样寻求古老文明和当代生活的交汇点,让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在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中,北京中轴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保障机制、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文化遗产长久保护、活化利用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启示一:法治引领,构建规范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为下好申遗保护的“先手棋”,北京市与国家文物局建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部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在有关部门、属地政府和国企、高校的支持下,组建了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2022年10月,《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和申遗工作提供法治保障。2023年3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印发实施,围绕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建立对遗产构成要素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体系,分区分类提出与遗产价值特征相适应的保护管理策略。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服务支持。在城市建设中平衡新和旧、拆和留的关系,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前置,通过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评估机制有效地保护和保存城市中的文化遗产。

  启示二:共同缔造,建立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23年12月,全国首个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审议通过,明确建立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协理决策制度、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制度等。此外,还将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鼓励、支持公众对北京中轴线保护、修缮、展示、研究、交流和传承等提供资助。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修缮、展示陈列、活化利用、数字采集、交流互鉴等方面亟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鼓励成立国家级、专项性社会公益组织,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度、热情度,吸纳一批文物保护志愿者、志愿组织。

  启示三:数字赋能,激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创新力。数字化是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创新与关键标签。2021年12月,北京市文物局与腾讯联合发起“数字中轴”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开创数字化技术全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先例。2023年5月,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发布了“北京中轴线数字资源库成果”和北京中轴线数字文化IP共创计划。作为北京中轴线数字化申遗的重要创新成果,“数字中轴-小宇宙”沉浸互动产品日前上线,对中轴线7.8公里核心遗产区进行精细还原再现。新兴数智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其他地区要立足当地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搭建专业系统的文化遗存数字资源库,创建历史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关注以人为本的场景活化,打通“数字内容+智能装备+数字消费”产业链,更好地讲述可分享、有共鸣、有温度的文化遗产故事,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申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