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来:别把“日铁退出”理解歪了

张玉来:别把“日铁退出”理解歪了
2024年07月26日 07:03 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制铁将在今年8月20年合约期满后退出与宝钢股份在华合资项目的消息,引发中日媒体诸多关注。因为双方合作被认为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合作的一个代表性项目,一些日媒也试图将其放在历史视角下加以解读,称这“可能成为日中经济合作的转折点”。需要注意的是,日铁这次退出的是与宝钢合作的汽车钢板项目,但其在华仍保留着食品罐装铁皮项目,每年钢材产能达到上百万吨规模,为今后在华开展新的业务留下足够“苗地”。客观而言,部分“退出”是日铁因应市场形势和业务布局变化而作出的调整,这确实带着一些印证产业和时代发展的历史性色彩,但绝非中日经济合作的什么“转折点”。

正如一些报道中所梳理的,日铁与宝钢的合作是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后中日经济合作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在日铁的技术支持下,1985年宝钢一期建成投产,随后逐渐发展壮大。2004年日铁又与宝钢成立汽车钢板合资企业,这可被视为宝钢项目的衍生成果,并很快助力日本制铁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的沃土。随后多年,这家合资企业成为在华日系车企的核心供应商。总体来看,1962年开启的“LT贸易”(即《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打开了战后中日经济交往的大门,而宝钢等一批项目则标志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合作与双赢进一步增强。

某种程度上讲,宝钢项目也可以说是中日友好的一个历史见证。日本制铁君津钢铁厂珍藏着一幅书法作品,那是邓小平1978年参观该工厂时留下的墨宝:“中日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当时以日铁为中心,包括关联企业在内,日本先后向中国派遣了1万多名员工。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以该项目为素材创作了长篇小说《大地之子》,当时在日本引起轰动。这部小说后来还被日本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拍成电视剧,大受好评并屡次重播。

从这样的历史中走来,眼下的“日铁退出”也算得上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瞬间。1970年,由八幡制铁和富士制铁合并而成的日本制铁,粗钢产量超过美国钢铁公司成为世界第一。但随后到来的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等导致钢铁行业陷入漫长寒冬。直到2000年之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日本制铁才又走向复苏,与宝钢合作的项目给其带来丰厚收益。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企实力与科技水平也都有了极大提升。截至2009年年底,世界上股价总市值排名前500名的企业中,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企业达到54家,首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显示,2017年中国超过日本首次升至全球第二。这样的经济格局变迁,使得一些在华日企迎来新的挑战。最近几年,在电动汽车等领域不断发力的中企在全球市场表现出强大竞争优势,部分企业在华调整战略则主要是产业发展的自然“新陈代谢”。

挑战虽有,机遇更多。中日经济合作互惠共赢的特征与前景依然明显,不仅两国贸易2023年仍维持在3346亿美元的高水平,在华日企数量也多达3.1万家,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余额保持在1300亿美元的规模。日本对华投资收益率也维持在高位,目前18%左右,可达对美投资收益率的2倍。同样重要的是,两国企业在产供链的多个重要领域依然具有显著互补优势,半导体以及电池等领域都是如此,最近两年日本汽车巨头纷纷牵手中国科创企业加快智能汽车研发的案例也是证明。

总之,不能因为日铁部分“退出”就唱衰中日经济合作。它证明了在国际经济产业格局加速演变的情况下,各国和各领域企业都有必要即时换挡调整。而在这样的调试中,不断探索和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始终利大于弊。(作者是南开大学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日本研究院副院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日本 宝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