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一线成为蓝色课堂

科研一线成为蓝色课堂
2024年07月25日 10:36 观沧海

“哇,我第一次见到科考船!上面有好多实验室和设备,科学家们用它们来研究海底的秘密。我觉得特别酷,将来我也想当一名海洋科学家。”从“大洋号”科考船上下来,一名9岁的小姑娘满脸兴奋地说。7月19日上午,她和哥哥一起来参加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系列科普活动,这期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和舟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活动带领公众登上了“大洋号”科考船。

孩子们登上“大洋号”科考船甲板。海洋二所供图孩子们登上“大洋号”科考船甲板。海洋二所供图

踏上发现之旅

海洋覆盖了地球七成以上的面积,却是人类认知最少的区域。从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开启大航海时代,到英国“挑战者”号环球海洋考察、美国“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进行深海探测,再到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

  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倾力打造系列科普活动,旨在深耕青少年科普教育,搭建起公众与前沿科技之间的桥梁。海洋科考船是探测海洋、研究海洋的重要平台,它们载着科学家在海上乘风破浪,为海洋科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本次科普活动带领120组亲子家庭开启了探秘科考船之旅,一览“大洋号”的风采,亲身体验中国科学家在海上的生活环境,走进海洋实验室,了解真实的海洋科考工作。

  “大洋号”科考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4000吨级科考船,宛如一座漂浮的科研堡垒,屹立于碧波之上,承担着海洋综合探测与科学研究的重任。晨光初照,海面上泛起金色的涟漪,参观团在“大洋号”船长杨江志的引导下,开始了一场充满惊奇与发现的海洋研学之旅。

  沿着狭长的通道,一间间舱室依次展现在眼前。杨江志带领参观团穿梭于各个舱室之间,从干净整洁的船员住舱到设施齐全的餐厅,再到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船上的科考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参观途中,孩子们还被邀请进入驾驶室,体验了一把当“掌舵者”的感觉。看着操作台上的各色仪器表盘,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大洋号”在无垠的海面上破浪前行。

  “这次参观让我意识到海洋研究的重要性。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声呐和水下机器人,探索未知的深海领域。我本来就对工程学比较感兴趣,原来在海洋领域也有这么多学问。”即将步入初中一年级的俞睿源兴奋地诉说着参加此次研学的感悟。

参观海洋藻种库

走下“大洋号”,参观团随后走进了海洋二所舟山基地,这是一个集深海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科研基地。

  基地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科研设备,从精密的测量仪器到精巧的水下机器人,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人类挑战深蓝的故事。科研人员耐心地向参观团介绍,如何通过这些设备为科考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确保每一次海洋调查都能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海洋微藻种质库,科研人员告诉大家,目前藻种库存有700多株微藻,主要分为三大类——甲藻、硅藻和绿藻。“大家知道藻类有什么作用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可以制作保健品,有的提到可以用于化妆品生产。科研人员继续补充道:“微藻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它们拥有强大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高效地吸收二氧化碳,参与生物固碳过程,同时还能净化污染的废水,保护我们的环境。”

  参观完藻种库,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围在显微镜旁,仔细观察起藻类来。“看!它有鞭毛。”一个孩子兴奋地说。

  “这个小朋友说得对。”科研人员赞许道,“这就是一个带鞭毛的藻类,它能够自由游动,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分享科学奥秘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海洋二所的副研究员张海峰和龙钰还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科普盛宴。

  张海峰长期从事南极考察与研究工作,先后参加我国南北极考察、大洋调查等十余次,他满怀激情地向孩子们讲述着科考船的传奇故事。

  “大家知道‘大洋号’和‘向阳红10’号这两条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分享一开始,张海峰就向孩子们抛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我知道,他们的推进器不一样!”“对,这两艘船的推进器明显不同——‘大洋号’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直叶桨推进器,而‘向阳红10’号则采用先进电力推进系统搭配全回转舵桨,各有千秋。”张海峰还向孩子们科普了两艘船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它们一个没鼻子、一个有‘鼻子’,从专业上来讲,这是两种不同的船舶头部构型,‘大洋号’的船艏叫前倾(型)艏,而‘向阳红10’号船艏处水下的位置则长了一个‘大鼻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球鼻艏!”

  接着,张海峰又向大家介绍了科考船里的明星——“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雪龙’号也没有‘大鼻子’,这是为什么呢?”张海峰告诉大家,破冰船要通过船艏挤压、冲撞才能破冰,球鼻艏影响破冰效率,甚至还会带来额外的安全风险。目前,“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携手并肩,形成了我国当前“双龙探极”的新格局,对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龙钰主要从事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动力学及营养盐输送研究。“海洋科学家都研究什么?”龙钰以这个问题作为开场白,讲述了海洋科学家是如何搭乘科考船和载人深潜器穿梭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与深邃莫测的海底之间,进而收集数据、分析现象,为解开海洋的科学奥秘而不懈努力的。

  随后,龙钰着重介绍了海洋中一种特色鲜明的科研工具——Argo浮标。他解释道,Argo浮标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者,它们能够在海洋中自由上浮下潜,从表层至深海,持续不断地收集温度、盐度等关键数据,并通过卫星信号发送给实验室里的科学家。

  讲座接近尾声,龙钰巧妙地用一碗“蛋花汤”打了个比方。他介绍,卫星海洋学家就好像我们在吃美食前先拍个照,要从高空俯瞰、捕捉海洋的动态变化;物理海洋学家则关注汤中的热气,探究洋流的运动规律;海洋生态学家就像监测食品安全一样,关注着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而海洋地质学家就像看碗结不结实,研究着海底地形的奥秘。这样的比喻,不仅让孩子们轻松理解了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与特点,更激发了他们对海洋科学的浓厚兴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科研 科考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