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夯实了乌鲁木齐优势产业发展的“底盘”,壮大了乌鲁木齐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小小“一块鹅卵石”演变成一条光伏产业链,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细如发丝、轻如鸿毛,简简单单一根“丝”,为新疆风力发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高性能的原材料……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产品,是乌鲁木齐“科技之花”结出的“产业之果”。
高技术制造业,一般指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国际市场前景良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具备智力性、创新性、战略性和资源消耗少等特点。乌鲁木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广大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夯实了乌鲁木齐优势产业发展的“底盘”,壮大了乌鲁木齐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
新兴产业蓄“新”力
准噶尔盆地中的一块鹅卵石经过一道道生产工序,变成安装在乌鲁木齐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电池片,用于光伏发电。这种“点石成金”的技术离不开硅基新材料。
硅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汽车、航天、电子等多个领域。相比于工业硅和多晶硅等初级加工产品,单晶硅和光伏切片、太阳能光伏板是硅基新材料产业的高端产品。
如今,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的“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玻璃—光伏发电”一体化全产业链园区,实现了硅基新材料全产业链的生产。
“新疆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能源储备,为硅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事业部总裁瞿学龙说,硅基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聚焦光伏主航道,全面进行产业延伸和技术拓展,以“科技+零碳”为主攻方向,推动绿色转型。
新材料是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高端制造的关键因素。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背景下,乌鲁木齐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快速崛起填补了国内空白。
7月19日,位于甘泉堡经开区的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1号生产线上,一根根“黑色黄金”——黑色碳纤维丝束从这里下线。
新疆隆炬年产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新疆首个碳纤维项目。一期项目于2022年12月18日投产,实现当年开工、建成、投产,创造全球碳纤维最快投资、建设、投产运行纪录。
“2号生产线8月将量产T700—24K高性能碳纤维产品,标志着企业成功迈入氢能新材料赛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永明说。
与硅基齐头并进的,还有飞速奔跑的“铝基”新材料产业。
以“铝基”新材料为方向,新疆铝基新材料龙头企业与行业多家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的“大型金属坯料制备电磁调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实现了高品质、大规格铝合金金属坯料的高效、绿色生产,完成了技术理论——工艺装备——材料制备及标准认证体系全链条技术攻关。
项目满足了我国铝合金金属坯料高效制备的多方面系统性需求,标志着这家铝基新材料企业熔炼铸造技术,继高纯铝冶炼提纯、电子箔加工制备之后,又一项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新疆着力构建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乌鲁木齐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已列入国家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为新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
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目前,乌鲁木齐以硅基、铝基、碳基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多个产品填补新疆空白,乌鲁木齐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建设了全疆唯一光伏全产业链。
科技创新蓄“新”质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向好,源于乌鲁木齐对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不懈奋斗与追求。
走进位于甘泉堡经开区的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一座高大的塔式结构装置格外显眼,这便是有着“镇厂之宝”之称的甲醇制烯烃(SHMTO)项目装置。
甲醇制烯烃装置主任潘海涛介绍,这一装置从工艺到催化剂,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上游将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高纯度甲醇后,通过这一装置再转化为烯烃,最终以此为原料,下游生产出各类聚烯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我们对标新质生产力,也一直在对装置进行进一步技术优化,比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以及催化剂和水系统的技改措施等,生产效率提升,单位能耗明显减低,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高效运转。”潘海涛说。
依托多维度的大胆创新,众多高技术制造企业也在加快拓展业务边界与价值边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7月19日,走进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实验室,科研人员正专注地操作着实验器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能成为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自主研发的超滤膜丝是公司的核心产品,每平方毫米上分布着数亿个小孔,能在1小时内过滤出8吨纯净水。目前,产品已在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等多家煤化工及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在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生产园区,耸立着世界上首座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项目。通过攻克多项技术难题,该项目将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近100万吨。这一技术路径是全球绿色低碳冶金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重大突破。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企业技改力度,才能培育产业“根”的力量,“长”出赢得未来的企业。随着5G、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日渐成熟,加足马力的“数字引擎”正加快赋能高技术制造业,助其在“智造”新赛道上疾驰奔跑。
在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装车间,智能设备与工人协同作业,展示了高效生产的精彩画面。AGV自动搬运小车沿磁轨有序运行,将零部件精准送至指定位置,效率提升了50%,准确度接近100%。机械手臂轻松操控沉重的汽车轮胎,并自动完成螺丝拧紧,整个过程流畅连贯。采用电动拧紧系统,改进了以往手动拧紧螺栓的方式,显著提高了装配速度。
高技术制造业的表现充分表明:只要企业坚持创新、瞄准需求,就能赢得更多机会、实现更大发展。
如今,随着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乌鲁木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工业投资蓄“新”能
产业升级加快的同时,乌鲁木齐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也在增多。
今年上半年,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宏翎硅材料(乌鲁木齐)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高纯晶体硅项目开工。该项目既为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提供上游重要原材料,也可以消纳光伏基地新能源的绿电,补齐光伏基地上下游产业链。
项目占地1285亩,将在2025年投产,主要产品为年产9.5万吨的太阳能用高纯晶体硅,年产5000吨的半导体电子级多晶硅和副产物光纤四氯化硅,不仅建成高纯晶体硅生产基地,也将建成乌鲁木齐硅基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项目投产后,在光伏领域将提供高品质多晶硅,而副产物光纤四氯化硅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宏翎硅材料(乌鲁木齐)有限公司董事长、技术负责人易正义说。
在达坂城盐湖南至天山山脉中段天格尔山一侧,新开工的3个风电项目即将拔地而起。
这3个项目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计划安装168台7.5兆瓦至10兆瓦大容量风电机组,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新增发电量约36亿千瓦时,达到去年全市新能源发电量的30%以上。
其中,新疆能源集团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计划安装53台9.1兆瓦至10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一座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与中能建投新能源项目合建一座220千伏升压汇集站、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
华电达坂城50万千瓦风电项目,计划安装56台单机容量为8兆瓦至10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
中能建投乌鲁木齐县50万千瓦风电项目,计划安装59台7.5兆瓦、8.34兆瓦、10兆瓦风电机组,配套建设储能规模为5万千瓦/10万千瓦时,11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等。
据了解,3个项目都将于今年年底并网发电,加上今年新建的其他新能源项目,2024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600万千瓦,装机规模将比去年增加一倍。
如今,乌鲁木齐正立足“南风北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获批的2000余万千瓦待并网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乌鲁木齐新能源总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
随着这些新能源项目的建成,乌鲁木齐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更加成熟,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会越来越强。
产业链“向新而行”,价值链“向上攀升”,乌鲁木齐的创新实力、发展动能将更加强劲。
在达坂城区,已建成的华电20万千瓦光伏项目就像一片“蓝色海洋”。未来,达坂城区将架起更多光伏板。(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