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报告披露从‘课外题’逐步变成了‘必答题’,资本市场出现了一股竞相披露ESG报告的风潮。”商道咨询高级合伙人刘涛说,随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逐步深入实施,报告编制工作更加规范,报告参考价值不断提高。上市公司ESG实践也从“叫好不叫座”向着“叫好又叫座”转变,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
从追求“好看”到确保“有料”,从“形似”到“神似”,从“积极”到“较真”……多方面变化表明,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意识和披露质量不断提升,且愈发注重ESG方面的长期承诺和行动。未来,随着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地践行ESG理念、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提高报告编制质量,ESG投资的有效性也将逐渐增强。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见习记者 熊彦莎
自行编制与“外脑”协助各有千秋
“首先,ESG咨询机构会帮助我们制定计划、搭建信息框架;其次是收集信息、编制报告环节,公司90%以上的部门都会参与相关信息和数据的提供以及报告编制工作;最后是审核、披露环节,报告要提交董事会和公司其他相关部门严格审核。”铜陵有色董秘室负责人王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了该公司ESG报告“诞生”全过程。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第三方咨询机构一般在每年10月至11月与上市公司搭建报告编制小组,核心工作是重要议题分析。编制小组通常根据重大会议和行业标准识别当年的重要议题,针对ESG重要性议题设计问卷并发放给公司相关部门逐项回答,问卷内容涉及公司对于重大议题的管理措施和取得成绩等。这类问卷也是ESG评级机构对公司进行评级的重要参考材料。在次年3月至4月的年报发布时段,报告编制小组会在交易所和公司官方平台发布ESG报告,并在这些平台上持续与投资者沟通。沟通工作一般会持续至当年9月,正好衔接新一轮ESG报告撰写工作。
由于ESG报告涉及面广,收集数据工作通常贯穿全年。多位受访人士表示,ESG报告的数据来源包含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定性部分主要来自对客户管理层、部门负责人、雇员、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访谈以及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报道等渠道的公开信息。“ESG相关信息往往涉及企业所有职能部门和业务条线,或可延伸至几十乃至数百家分子公司,需要公司各层级全面配合、参与。”中诚信绿金副总裁高卫涛介绍。
《指引》的落地实施对披露方提出更高、更精准要求。
“《指引》首次明确了对A股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细则。”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安表示,具体包括21个主要议题以及详细披露要求。对于A股上市公司而言,需调整并完善其ESG报告内容,包括引入行业特定议题,以确保披露的全面性和适应性。
从编制主体看,一些上市公司选择自行出具ESG报告,一些公司则聘用专业机构协助编制ESG报告。目前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专业机构包括国新咨询、中诚信绿金、商道咨询等。
“两类编制方式各有千秋。”高卫涛说,公司直接出具的报告更契合公司理念、贴近公司实际运营和管理、相关素材凝练更为精准,但其信息披露质量易受公司ESG重视程度、内部管理人员ESG知识与披露经验影响,披露质量参差不齐。机构出具的报告更加客观、中立,具有专业性,整体编制流程高效规范,符合报告信息披露趋势。“随着《指引》的实施和公司对ESG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提高,这种差异可能逐渐缩小。”他补充道。
包括铜陵有色在内的多家受访上市公司表示,随着《指引》出台,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信息的披露更加规范、标准,无论是公司自行编制报告还是聘请专业机构参与,均实现全流程严格把关。各家公司对ESG报告的态度也从此前追求形式上“好看”,逐步转向内容上“有料”。
ESG实践驱动企业变革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聘请专业机构协助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从而提高报告质量。这些上市公司追求的不再单纯是信披合规,而是希望引入机构专业服务驱动企业变革,让上市公司ESG实践从“形似”迈向“神似”。
“我们已连续17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前一直是公司自己编制报告。随着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期望值增加,公司从2022年起开始聘请专业机构协助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王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目前公司自行编制ESG报告和聘请专业机构协助编制报告的比例约为55:45,后者的占比呈现逐步提升态势。”刘涛说。
“专业服务机构能更加专业、更具前瞻性地把握市场需求和动向,通过独立专业角度,帮助企业完成报告撰写,同时能通过报告驱动企业变革,更好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谢安说。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在专业咨询机构助力下,一些企业设立了专门的ESG岗位或部门,明确了高级管理层在ESG管理中的职责,并成立公司层面跨部门的ESG工作组;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系统,提升ESG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的质量和效率;一些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保持定期沟通,收集重要性议题评估、ESG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企业通过专业机构提供的ESG咨询服务,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ESG管理能力。
毕马威中国ESG报告与鉴证主管合伙人朱文伟也发现,上市公司寻求专业咨询机构支持的目的已不止于ESG信息披露本身。一些公司开始从战略层面审视ESG的价值,比如开展ESG战略规划、识别重要ESG议题、完善ESG管治体系、梳理ESG指标体系、搭建ESG信息系统、设定ESG目标、将ESG绩效融入原本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实质上的ESG改善来优化ESG信息披露。
“我们发现ESG表现较好的企业财务状况通常更为稳健,这主要由于ESG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使其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更好助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参考指导。”中国国新董事会秘书、国新咨询董事长唐玉立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多管齐下提升ESG信披质量
有业内人士提到,一些机构、公司在ESG报告编写过程中存在定量信息披露不足,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信息鉴证水平低等问题。专家表示,在ESG报告编制过程中,定量披露仍待加强,也要防止作弊、“漂绿”,推动ESG信息披露的外部审验和鉴证。
定量披露仍待加强。朱文伟注意到,虽然有些公司积极披露ESG报告,但内部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定量数据披露也有待加强。比如,在部分议题的处理上,有的公司仅采用定性描述,缺少定量数据,甚至定性描述也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这可能与一些公司尚未搭建ESG管治体系、ESG指标体系或ESG数据系统有关,这使得各配合部门对ESG信息披露的认识不一,或提供信息不全,或由于人员调整存在口径差异,或受限于一些信息尚未被纳入信息系统管理,收集和汇总需要占据较多管理资源等。”朱文伟说。
“数据收集处理能力有待提升。”高卫涛坦言,不少上市公司缺乏完善的ESG数据收集流程,在效率低下的同时难以保证准确性,加大公司信息披露风险。谢安表示,《指引》鼓励提高数据收集、核算与分析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企业可以升级或引入先进的ESG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专门ESG数据管理团队来监控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并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对财务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能力,充分借鉴国际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框架工具,或聘请外部机构进行指导和支持。
防止作弊、“漂绿”。在朱文伟看来,“漂绿”“报喜不报忧”是ESG报告编制过程中暴露出的常见问题。“这可能与公司对ESG信息披露的认识有关,可持续发展报告首先是信息披露报告,必须具备真实、准确、完整等特质;其次才可考虑ESG信息披露可能给公司带来塑造较好社会形象、提高声誉等益处,而不应本末倒置。”他分析说。
推动ESG信息披露的外部审验和鉴证。“中国企业的ESG报告采用第三方鉴证的比例相对较低。越来越多监管机构倡议企业进行第三方鉴证,聚焦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企业可以选择具有相关专业资质和经验的第三方验证机构进行ESG报告的审核和验证,以提高报告可信度。”谢安表示。
高卫涛建议,提升ESG第三方鉴证服务水平,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行业标准,确保鉴证过程有明确的规范可依;加强鉴证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鉴证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市场监管确保鉴证活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违规处罚机制;创建信任机制,鼓励第三方监督和公众参与,提高市场对鉴证结果的认可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