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作为榜样与力量的高适

书写作为榜样与力量的高适
2024年07月21日 04:30 贵阳日报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成为现象级影片,“边塞诗人”高适在公众视野“走红”。影片以高适的视野与回忆为主线,展现了在大唐盛世和安史之乱这一由盛转衰的“变局”中,诗人们的理想与现实。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高适并不是“顶流”的存在,但其“朋友圈”几乎涵括了盛唐期间所有的大佬: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边塞诗人王之涣、岑参,北海太守李邕,大书法家颜真卿,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此外,高适刚毅而木讷、厚积而薄发,出身没落世家,练得一手好枪法,通过投笔从戎、平叛治边,成为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比起相对文艺的“诗人之路”,高适的“仕宦之路”比其他唐代诗人更加“显达”。他有如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面镜子,从中既能看到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也能看到隐含在盛世背后的种种危机。如此一来,《长安三万里》选择高适作为故事的叙事者及推动者,自在情理之中。

  高适之所以成为《长安三万里》的主角,最新出版的高适传记《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一书,提供了第三种解读:李白、杜甫、王维的故事是天才叙事,我们普通人只能仰望。高适则不同,家族没落,到他这一代,社会阶层已从士大夫阶层降为农民阶层;因为没天赋,所以耕读不懈;因为没背景,所以习武加码。勤能补拙是高适的坚持,是量变;大器晚成是他的宿命,是质变。盛唐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乱唐却有他一夫当关的雄姿。不难看出,高适的故事是平民叙事,他把小人物逆袭的高光照进当下、照进现实。

  该书将高适的一生概括为两个阶段:“盛唐弃子”与“乱唐英雄”。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出身的渤海高氏家族,是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活跃于北方政坛的世家高门。但到了高适一辈,家道没落。这也是人们在《长安三万里》中一开始看到的高适模样:在躬耕读书、自给自足的现实中,维持着一种介于富农与小地主水平的乡野生活。他在不甘平凡、重振门楣的理想中,艰难地寻找前路。

  公元720年至750年的三十年里,高适在不隐不仕中游历交友,期间写了很多诗。他一生流传下来的二百多首诗中,有一半是在这一时期所写,包括流传千古的《燕歌行》《别董大》。也正是因为这些诗作,高适得以“才名便远”。只是在唐诗群星闪耀的盛唐时节,“诗人之路”之难、难于上青天。“诗圣”杜甫尚且不得志,高适也没能找到实现抱负的机会,故而可以称之为“盛唐弃子”。高适的“仕宦之路”来得大器晚成:46岁时,为睢阳太守张九皋所荐中第,授封丘尉。49岁辞封丘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52岁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充其量才八品。公元755年安史之乱起,高适53岁,擢谏议大夫,当年12月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后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安史之乱后高适才仕途亨通,然已到晚年,高适自言:“龙锺还忝两千石,愧尔西东南北人。”

  本书作者董领从榜样、大器晚成、乐天派、农民、戎帅、友情、家族、宋州突围八个侧面,展示高适跌宕起伏的一生、诗情边塞的魅力和戎马报国的情操。作者以“榜样”为出发点,着重探寻了高适的志向。“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这一高适早年的诗句,体现出拯救穷苦大众是他的夙愿,哪怕会招致杀身之祸。他也为自己找到几位榜样:宓子贱、魏征、郭元振、狄仁杰。步步前行中,他以理想为灯塔,以榜样为航线,终而成就“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的诗坛传奇。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身份的高适。高适是一位诗人,但他首先是一位农民。从“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到“托身从畎亩,浪迹初自得”,他吃了很多苦,也因此切身体悟到农民的苦。哪怕手中仅有微薄小权,他也总会尽绵薄之力为农民谋福利。

  高适是一位诗人,但他更是一位战士。他三次去边塞,为了建功立业,更为了保家卫国。盛唐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时代,宁愿做个下等兵冲锋陷阵,也不愿做个书斋小生舞文弄墨。高适不像李白把投身边塞仅仅当作求取功名的手段;不像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看似潇洒,却透着苍凉;也不像齐名的岑参将笔墨泼于边塞的奇异风光中。高适的诗中有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现实揭露,有对“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的清醒认知,也有“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的高尚境界。即使步入花甲之年,高适也任劳任怨,远赴西南,抗击吐蕃。

  在作者的笔下,高适的故事正是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故事。平凡的众生或许不会面临高适那样的“猎火”和“狼烟”,但也面临着一地鸡毛、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生活。于是,高适作为一种可供借鉴的力量,读者可从中反观或找寻自己与生俱来的拼搏力量。扑灭“猎火”,穿越“狼烟”,一步步铺就独属于自己的高光前路。这也是书名“莫愁猎火狼烟,前路有高适”的用意。书名化用了高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以及《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名句,表达了以高适为榜样,克服现实困境实现理想高光的用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文丰 文/图

(《书写作为榜样与力量的高适》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适 诗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