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风景里的城市温度

“一米”风景里的城市温度
2024年07月17日 04:00 媒体滚动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葛志军 陈璇

  7月16日傍晚,太阳逐渐西沉,晚风吹散了白天的暑气。这时走进花港家园小区,就能看到在家憋了一天的孩子们纷纷下楼,聚集到小区内的儿童游乐区,拉吊环、滑滑梯、钻地道……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该小区隶属柯城区花园街道花港社区,是一个以搬迁安置居民为主体的新社区,在其建设过程中倾听儿童代表的声音,充分利用各种边角空间,见缝插针布局了一片“儿童乐园”,受到了小区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点赞。

  在衢州,类似的“儿童友好”小场景,随处可见。

  自2022年,衢州市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以来,紧紧围绕“衢州有礼·儿童友好”的主题主线,从“一米视角”出发,以“城乡融合、共建共享”理念,累计出台60余个配套政策,扎实推进包括儿童友好示范片区在内的10类儿童友好基本单元,初步形成了“空间融合、功能复合、人群组合”的友好空间系统,取得了20多项衢州首创的制度和实践成果,形成了城乡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格局。

  1  一个校门口的改变

  7月3日一大早,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的学生陆续回校参加休业式,他们井然有序地走过彩色斑马线、穿过风雨长廊,有说有笑地进入校园。

  “天气好,车子就在路边停靠一下,让小孩自己走进去,如果下大雨,我会把车子开进地下车库,那边有地下接送系统,还有值周老师接应,非常方便,也很安全。”学生家长蔡庆寅说。

  蔡庆寅提到的“地下接送系统”,正是衢州市聚焦学生上下学接送安全、校门口交通拥堵等问题,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打造的全省首个“风雨无忧”儿童友好智慧接送系统。通过联通学校“地上+地下”空间,联动“线上+线下”服务系统,配套建设地下车库、学生家长休息等候区、风雨长廊和友好学径,提供延时托管、刷脸接娃服务,让学生安全、家长放心、道路畅通。

  “在新生入学时,我们就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接送方式和时间,并分时段、分批次将孩子送往不同的接送点,确保安全。”悦溪校区学生管理处副主任张秀琴说。

  宸园小区与悦溪校区的校门仅隔一条马路,不少孩子独自穿过两条彩色斑马线前往学校。该小区一位低年级学生家长表示,家离学校只有短短几分钟的路程,因为一系列的“适儿化”改造,再加上有教师、家长志愿者的守护,才放心让孩子独自步行上学。

  在柯城区白沙小学的地下车库设有“归巢”等候区,安装数字屏幕和语音广播系统,当孩子刷脸进入等候室时,家长的手机上会即时收到温馨提醒:“您的孩子xxx已进入等候室,请您尽快来接哦。”记者看到该区域内还配有桌椅和图书,给等候的孩子提供休息场所。

  在衢江区高家镇枫树底村下埠头自然村,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每天通过校车通勤,当孩子们刷脸上车后,家长的手机就收到登车信息,并可以随时查看校车的运行轨迹。“因为有了这个系统,每天孩子自己上学放学,我们都很放心。”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衢江区的“智慧平安校车”数字化应用场景,让家长和教师可双向及时接收学生的实时位置、校车停靠时间等信息,便于合理安排接送。

  【“一米”看点】

  从家门口到校门口,孩子的安全是关注焦点。打造“风雨无忧”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孩子系上一根安全绳,此举高效而可感。

  一条彩色斑马线、一条风雨长廊、一辆“智慧”校车、一个温馨等候区……点滴细节都体现出儿童安全首位和儿童需求优先的理念。目前,全市已有28所学校使用“风雨无忧”儿童友好智慧接送系统,中心城区学校实现全覆盖,惠及3.5万余名学生。

  2  一个公园的转型

  紧挨波光粼粼的衢江,与千年古城遥相呼应,位于“城市之心”的衢州市民公园向来是居民休闲、健身的理想之地。2022年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以来,智慧新城管委会将儿童优先理念融入公园整体发展规划,投资519.36万元,打造出4个融托育教育、休闲娱乐、生态实践于一体的儿童友好场景,面积达4500平方米,使市民公园成为衢州儿童友好城市的“客厅”。

  漫步在公园内,处处可见从儿童视角、儿童需求、儿童安全出发改造、增添的场景,仿佛走进一个童话世界。适合低龄段儿童的滑梯、攀爬、沙坑、环形秋千,适合学龄段儿童高度的篮球架、羽毛球场以及老少皆宜的24小时健身房、临水步道和运动跑道。在入口处增设儿童导视系统牌,还配上汉语拼音,便于儿童理解。合理布局成人休憩场地和儿童活动区,保持视线通畅;设置母婴室、儿童洗手池、报警装置、储物柜、直饮水机等设施。此外,还延伸拓展服务功能,将公园内的附属用房改造成公办普惠托育幼儿园,新增托位60个。

  “公园是城市开放性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承载一座城市文化内涵、展示文明尺度的窗口,融入儿童友好理念,细节改造提升公园功能,体现儿童友好的城市温度,这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市妇联副主席陈晓彤如此评价市民公园适儿化改造的成果。

  江山市区双塔公园入口处,一组儿童游乐设施引人注目。沿着绿荫小道走向公园深处,转弯处、大树下、水池边,儿童游乐小节点精致而充满童趣。一位陪着3岁女儿来公园游玩的市民张先生说,自从公园里增加了这些儿童游乐设施,他每天都要带孩子过来,一圈走下来,孩子玩得开心,自己也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衢江区则利用乌溪江桥下空间打造一个全龄共融、安全有趣、服务精心的“桥下公园”。7月4日下午两点半左右,记者在这里看到,主题滑梯、蹦蹦床、秋千、沙坑等16套游乐设施都已被孩子们“霸占”。相对独立的空间,通风、凉爽,与外面曝晒下的高温天气形成鲜明对比。负责这片区域保洁工作的张水珠说,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就有孩子来玩,要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

  【“一米”看点】

  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公园是一个重要借力抓手。城市公园在改造、转型中完善功能,为儿童打造出便捷舒适、安全有趣、生态自然、文明友好的环境,提升儿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通过全方位联动,充分挖掘各地的城市公园、社区口袋公园、乡村湿地公园、桥下空间等资源,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增添儿童游乐设施,着眼“一米视角”需求、满足“一米高度”服务、提升“一米风景”内涵,深得人心。据统计,我市近两年来共推进公园适儿化改造38个,总投资2165万元。

  3  一个乡村的探索

  在柯城区航埠镇汪周村下淤头自然村,沿常山江长达1000米的滨江公路边,有一个被城乡孩子们记挂的“童话岛”。说是“岛”,实际上是一条儿童友好集成示范带。当地政府利用诗画风光带和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未来乡村建设,前瞻性地将儿童友好理念植入其中,设置一系列具体载体,探索打造城乡融合儿童友好场景。

  钻爬洞、小蹦床、秋千、少儿足球场、露营基地等众多功能区块,沿江布局。利用透明、灵活的装置盒子构建滨水空间,有机融入沿岸景观风貌。在现场,记者注意到一个安装在地面的钢琴键盘深得孩子们喜爱。人踩在上面,就能发出清脆的琴声,孩子们在上面又蹦又跳,玩得不亦乐乎。

  该项目建成后引进第三方运营。项目经理许迪介绍,儿童友好不只是城市的事,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航埠镇的超前发展眼光是吸引我们接手运营该项目的决策依据。”利用盒子空间打造的“儿童村咖”现在平均每月的营业额已达到了六千多元,许迪说他看好未来的前景,每到节假日,这里就是一片属于孩子的欢乐海洋。

  走进江山市峡口镇枫石村的“同心家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分坐在不同的房间,有的在志愿者辅导下做暑假作业,有的和志愿者一起开心地读着故事书。在一间由民房改造而成的“釉果书屋”里,一群孩子放松地躺在沙发上阅读着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离“同心家园”几十米远处,就是一个来料加工车间,这些孩子基本上是车间员工寄托在这里的。据峡口镇妇联主席周仙英介绍,“同心家园”按照乡村版儿童友好场景来打造,更多地考虑农村孩子的实际需求,这批志愿者全是村妇委会成员,每天轮流负责协助照护孩子,为来料加工车间的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同心家园”空间的利用率。

  【“一米”看点】

  乡村打造儿童友好场景,需面对更多的实际需求,探索与城市差异化的思路。比如如何将未来乡村建设与儿童友好场景建设相融合、如何让城乡资源通过具体场景设置实现共享、如何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孩子的照护问题等,都需要破题。

  近年来,衢州市紧紧围绕城乡融合推进儿童友好场景建设这一主题,市县一体、城乡联动,探索乡村儿童友好服务可持续运维模式,打造集城乡儿童互动平台、校外活动、自然课堂于一体的儿童友好乡村。先后投入1亿元,打造了75个乡村儿童友好示范场景,惠及11万余名乡村儿童。

  4  一群孩子的参与

  6月29日,衢州市儿童观察团的团员们化身小小城市规划师,前往礼贤未来社区,聆听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城市规划知识,随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落在画纸上……

  “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米视角’渐渐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儿童友好也就变得更为具体可感。”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说。

  2022年10月,通过面向全市招募、层层考核选拔,最终21名儿童组成了衢州市首届儿童观察团,肩负着“为儿童发声 为城市建言”的使命。儿童观察团成员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城市,提出很多“适儿化”改造意见,其中不少合理化建议被迅速落地,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儿童声浪”。

  来自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小学的观察团成员邱雨轩提出,每天校车分两三趟接送,乘坐第一趟校车的同学天没亮就得起床赶车。衢江区教育局随即与校车公司对接,让校车增量减趟,这样最早乘坐校车的同学可以多睡20分钟。

  观察团成员方湘怡提出在学校接送点安装风雨棚的建议,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被带入市两会,并入选2024年衢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彩色斑马线、带拼音的标识标牌、市图书馆1米高度的书架……这些城市的“适儿化”改造都源自儿童观察团团员的细心观察和奇思妙想。儿童观察团正从一个小团体变成群体概念,进而覆盖到全市所有儿童,越来越多孩子的意见被倾听、被重视、被付诸现实。

  “我们鼓励儿童主动发现问题,补齐社区治理中的短板。”柯城区白云街道白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蒋薇说,白云未来社区的儿童活动区域改造、南孔书屋管理等都有儿童观察团成员参与。

  当“一米视角”成为城市管理不容忽视的角度,儿童观察团的意见越来越受到重视,最终助推《衢州市重大事项儿童影响评价指引(试行)》的落地,在全国首开重大行政决策前期阶段引入儿童影响评价的制度先河。在衢州智慧新城百家塘片区控规编制中,创新性嵌入儿童影响评价程序,广泛征集儿童及其家庭的意见建议,在规划中纳入儿童友好学径、标志标识、功能空间等配建要求。

  为拓宽儿童的参与渠道,2023年12月10日,衢州市“123”儿童问政平台正式上线。

  今年1月,柯城区新华小学一名六年级学生通过儿童问政平台建议为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制作儿童版语音导览。衢州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策划运营处采纳了建议。2月5日,11块儿童语音导览的二维码上墙。

  从衢州市儿童观察团到社区儿童观察团,再到“123”儿童问政平台,“一米声音”在放大、力量在汇聚,孩子在参与中了解城市、热爱城市,并与城市共成长。

  【“一米”看点】

  孩子是城市的未来,而城市的未来寄托着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儿童参与到社区治理和城市规划中,通过“一米视角”填补成人可能忽视的细节,或通过各类平台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小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让城市变成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模样。

  目前,全市共成立各层级的儿童观察团193个,吸纳2000名孩子。全市已有98家市级单位和6个县(市、区)入驻“123”儿童问政平台,截至目前共接到儿童意见建议25条,其中有18条已被相关部门采纳。

  “一米视角”是有限的,但“一米视野”的风景却可以无限丰富。换位思考成人社会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一个亮点,当众多的亮点汇聚在一起,就成了一束光,能照亮孩子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美好。

  一座对儿童友好的城市,必然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城市懂孩子,就是懂这座城市的未来;孩子爱城市,就是爱这座城市的未来。从这个视角看,今天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一种“天使投资”。一个个“一米盆景”逐渐聚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道城市的亮丽风景。这道风景所散发出的温度,体现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发展的格局高度,也是一种最好的营商环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衢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