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代理人为何4年减少631万?行业正在破局与重塑

保险代理人为何4年减少631万?行业正在破局与重塑
2024年07月16日 19:12 媒体滚动

人身险依托人力进行拓客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很多保险公司的“清虚”与“纳新”工作同步进行。如何吸纳并留住优秀的代理人成了各家险企的主攻方向。

做了6年保险代理人的大麦(化名)明显感觉到身边的“战友”变少,是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

“不少代理人赖以‘存活’的重疾险停售之后,很多同事都感到很迷茫,加上保险业务越来越难做,就有人陆续离开了行业。”

从互联网转行到保险行业前,985硕士毕业的大麦对保险行业做了详尽的数据分析,得出“行业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结论。然而,入行后他才意识到,这份工作的本质在于拼人脉,保险代理人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展业压力下,一些人选择了离开。

数据显示,受宏观环境变化和监管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保险代理人这一群体一直在“缩水”。《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保险代理人数降至281.34万,较2019年的高峰时期缩减了631万人。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人身险依托人力进行拓客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在新型保险产品迅速发展以及代理人分级管理势在必行的背景下,多家保险公司纷纷祭出“优增优育”、“提质增效”等策略,吸引具有较高学历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精英进入行业。

一场保险代理人的变革正在发生。

保险代理人的“优胜劣汰”

在银柿财经对多位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的采访中,“业务难做”是他们口中共同的高频词汇。一名从业者表示,这一方面与保险产品属性以及宏观经济形势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监管调整,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报行合一”无疑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此前,保险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保险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保险公司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纷纷在费用管理上做文章,以高佣金和高客户收益吸引保险中介公司推介其发行的产品。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银柿财经,有些比较激进的保险公司,给予的销售刺激较多,佣金率可能高达70%。

而在“报行合一”下,保险公司被禁止变相支付额外费用,代理人佣金费用得到了严格规范。

有着20年保险行业从业经验的保险经纪人彭湃表示,保险中介公司受此轮“报行合一”冲击最大。根据她了解到的情况,一些业务员的收入可能直接腰斩。

“保险业务员维系客户的成本都需要自己支付,在保险行业收入比较乐观的年份,一般保险业务员的平均年收入也就是5万~6万元,如果收入减半,在收入与费用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就会有业务员主动选择离开。”彭湃直言。

《2024中国保险发展报告》显示,保险代理人数量在2019年到达峰值后便一路下滑。截至截至2023年底,保险代理人数量降至281.34万,较高峰时期缩减了631万人。有从业者预计,这一数字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据悉,保险代理人数量大幅缩减,除了代理人主动离开外,也与2019年后保险公司开展代理人队伍的“清虚”活动不无关系。

2014年起便在头部人身险公司做保险代理人的董欣(化名)亲历了保险代理人队伍从疯狂上涨到快速压降的全过程。据她介绍,2015年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后,行业内出现了很多“虚挂”人力。“部经理职级的团队需要至少三四十人,但当时为了做大规模和其他险企竞争,经常会出现整个团队只有经理自己是真人的情况。”

“清虚”活动主要也是围绕这些不做业务的虚假人力展开。从数据来看,头部险企的人力“清虚”仍在持续,但人员降幅已呈现放缓态势。2023年A股5家上市保险公司寿险代理人规模合计为142.38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减少了22.46万人,今年一季度,销售人力仍未止跌。

在多位业内受访者看来,人身险依托人力进行拓客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因此很多保险公司的“清虚”与“纳新”工作是同步进行的,如何吸纳并留住优秀的代理人就成了各家险企的主攻方向。

向城市白领递出橄榄枝

“大家各方面资源都很好。”这是黄祎(化名)成为一家外资险企保险代理人后的直观感受。去年5月,33岁的黄祎被一家互联网公司裁员了。11年互联网中厂和大厂的市场运营经验并未成为她找工作时的筹码,失业初期,黄祎屡屡碰壁。

黄祎之前一直戴着很深的滤镜看待保险行业,认为不是特别正式的职业,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家外资险企后,她的想法书改变了。据黄祎介绍,她加入的是这家险企在北京的高潜领袖项目,入行门槛比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高了不少,需要本科及以上学历,过往年收入要大于30万元。黄祎现在的同事中有曾经的阿里P8、外科医生,还有各种创业大拿。

“人脉好、能力强的保险代理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麦坦言,受固有观念影响,转投保险行业的优质人群仍是少数。存量保险代理人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升,人脉、圈层很难突破,使得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拓客能力较为有限。

即便如此,多位从业者向银柿财经表示,保险公司主动裁人的意愿仍然很低,这主要与背后的利益博弈有关。“主体公司的基本法决定了它必须依靠人力支撑。”彭湃指出,如果团队规模没达到指定人数,即便完成了规定的保单规模,也无法获得高额的团队管理津贴。从团队利益出发,保险公司仍然希望不断扩张业务员队伍。

事实上,过去几年,为了能留住代理人,各家保险公司都在降低绩效考核要求。从受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来看,目前季度佣金考核标准在3000元上下,但也不排除一些保险公司可能存在更低标准的情况。

为提升代理人的质量和产能,各家头部险企纷纷将重点转移到优增优育上,并相继抛出优增计划。比如中国人寿(601628.SH)在2023年末推出的“种子计划”,试点启动金融保险规划师队伍加盟工作。和以往在县域下沉市场发力不同的是,“种子计划”立足于大中城市的城市白领。

分管营销的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此前介绍,从推行“种子计划”的第一个月数据来看,首个试点单位招募的销售队伍均为本科学历及以上,其中20%是硕士以上学历,新单的佣金人均达1.2万元。

为激励新人,不少险企还拿出了颇有诚意的津贴。2023年,中国平安(601318.SH)升级新人训练津贴政策,全面实施“优+”护航计划,助力新人留存与高质发展。

在各项激励政策的加持下,一些头部险企的绩优人群留存率、人均产能提升显著。2023年,中国人寿绩优人群数量和占比实现双升,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28.6%;中国平安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89.5%;中国太保(601601.SH)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6051元,同比增长46.3%。

“现在的保险市场已经与之前全民卖保险的概念不一样了,保险产品的转型升级对代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祎在接受了公司的系统培训后,愈发意识到专业知识于从业人员的重要性,她也在努力补齐相关知识。

2024年3月,保险行业协会研究起草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征求意见稿)》,对代理人实施分级管理并提高准入门槛。业内普遍认为,对保险代理人能力分级并与保险产品分级管理制度相衔接,有助于人员沉淀,淘汰低素质人力,实现高质量队伍的搭建和规模的长足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指出,保险代理人销售分级的工作非常重要,是保险营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项工作。分级分类的重要一环是代理人级别考试制度的建立,目前也正在推进中。

不过这一改革的短期阵痛必然存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钟辉勇表示,目前保险代理人从业人数降至低位,一方面,如果严格执行销售分级,可能会对保险产品的销售形成冲击,另一方面,消费者权益可能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另有行业观点认为,分级可能会使保险代理人人数进一步下滑,从业者最终可能会仅剩下100万人左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