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有一口“红军井”

石柱有一口“红军井”
2024年07月04日 00:11 重庆晨报

□黄玉才

红军留下的革命足迹“红军井”,坐落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北2公里的南宾街道红井社区帽顶山猫圈坡。“红军井”井长1米、宽0.7米、深0.6米,井壁用石板砌成平台,至今仍是猫圈坡山民的生活用水,四季不涸,清泉甘冽。井旁还有“红三军休整地”“红军井”两座石碑。

1933年11月,贺龙率领红三军挥戈入川,12月22日一举攻克黔江县城;1934年1月30日又攻下湖北利川县城,当日,贺龙命令红三军一部到万县边境白杨坝打游击,贺龙亲率军部及师部指战员进军川鄂边境的石柱县城。

1934年1月8日,贺龙率部队由湖北利川县鱼泉口入川,经石柱县枫木镇、黄水镇、悦崃镇古城坝,11日晚到达石柱城郊2公里处的帽顶山猫圈坡休整,受到当地土家农民的热烈欢迎。

猫圈坡山清水秀,梯田层层,农舍参差,民风古朴,这里离县城仅2公里之遥,地势高险,可俯瞰县城,便于观察敌情,在此休整便于隐蔽。

休整期间,贺龙部署好警戒、侦察工作后,安排政治部组织宣传队深入到各个院落,向群众宣传红军的主张、任务和纪律,宣讲土地革命政策,在农户房屋墙壁上书写“穷人不还富人债,佃户不交地课(租)”“红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官僚地主阶级”等宣传标语。

部队组织红军战士一边开展政治学习、军事训练,一边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帮助当地老百姓挑水、砍柴、打扫院坝,深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当年部队在此休整时,正值冬季,寒风呼啸,饮水奇缺。为了解决部队和当地农民饮水困难,红军在清理原村民水井淤泥时,发现离此井数米远处,有泉水流出,于是,战士们连夜挖地4米多深,挖出了一股泉水,然后用石头砌成一口水井,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难问题。

红军休整7天后,于1934年1月18日离开猫圈坡,取道石柱县蚕溪乡,过卷店乡、沙子镇分水岭,沿川鄂古道翻越天然屏障七曜山,于20日挥师进入湖北利川县境。

红军离开猫圈坡后,井水长年不干,被群众称之为“仙井”“龙井”。当地村民为不忘挖井人恩德,将水井取名“红军井”保护至今,并自编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流传至今:“昔日喝水贵如油,下山挑水就发愁。自从贺龙挖了井,龙水流进锅里头。”

1982年12月1日,石柱县人民政府公布,将“红军井”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对这口水井进行了修缮。该井占地45平方米,由井眼、内井台、石碑、外井台、屏风照壁、四周栏杆组成,并在井旁立碑刻记,永铭红军功德。

80多年来,红军留下的“红军井”,终年不涸,至今仍在润泽当地村民。每年,不少单位都要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开展革命传统和党史学习教育,领悟初心、淬炼党性,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利物浦 贺龙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