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头沟到神农架 两个生态涵养区因水结缘的10年对话

从门头沟到神农架 两个生态涵养区因水结缘的10年对话
2024年07月03日 18:28 新京报网

神农架的暮雨朝云,化成涓流,汇入大江大河,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越2500里高山与原野,进入华北平原的尽头,来到燕山脚下的北京。

一泓清水北上,连接着南北两端的人们。2014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签订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南水北调的10年,也是两地协作发展的10年。10年中,两地互访会商、协作互助,两个同样以山区为主的地区、两个同样以生态涵养为主的区域,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共同发展之路。

6月23日清晨,云雾中的神农架。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6月23日清晨,云雾中的神农架。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从一片茶叶开始的清晨

露水散尽的时候,43岁的陈敏垮上竹筐,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爬上了陡峭的山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她会在山上干一天,能采10到20斤茶叶,收入100到200元。

从能爬上山坡的年纪开始,陈敏就开始采茶。几十年中,每年的夏天都在山上度过。海拔1500米以上的神农架,被原始森林围绕的茶园里,承载了她大部分的青春。

几年前,陈敏和村里的其他人一起,从散居的山上搬到了聚居的新村,她的生活从此改变。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保护地,生态涵养是当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许多原本在山间耕作的小农户,逐渐退出山林,搬迁到山下的聚居点。传统的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原本的小农户,身份也在渐渐变化。

6月22日,陈敏在茶园采茶。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6月22日,陈敏在茶园采茶。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陈敏所在的神农架林区木鱼镇青天袍村,像陈敏这样的村民还有许多。66岁的闵光春,在另外一个茶园里工作,采茶、种茶、制茶、接待来茶园的游客,每年在茶园里工作七八个月,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

山里的土地稀少而贫瘠。搬迁之前,他们种植玉米、土豆等,产量远比平原区域低,即便早就用上了地膜,但玉米产量也只有八九百斤。想要获得足够的收入,年轻人会南下北上出去打工,而缺乏技能与知识的老人和女性,大多依靠贫瘠的土地生活。而搬迁之后,新的产业,可以让他们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

山里的村庄和新的生活

青天袍村不太像是一个传统的山村,更像一个旅游区里的小镇。一条长长的街道干净而整洁,两旁一栋栋小楼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民宿招牌。村里几乎每家都开民宿,夏季的时候,通常都能订满。

54岁的王义,也曾是山上的农民。搬迁之后,他开始学习开民宿,从装修房间,到配套的饰品,再到客房服务等。对一个习惯在山野中劳动的人来说,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脱离熟悉的生活,开始一段陌生的未来,无疑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王义曾经抗拒过,或者说,青天袍村所有人在搬迁之前,都是迷茫的。新村会发展旅游,政府也鼓励搬迁后的村民们进入民宿、餐饮等服务业中,从第一产业的劳动者,转型为第三产业的服务者。

一栋3到5层的小楼,有20到30个房间,除了村民们自住的部分,还有10多间甚至20间可以用来经营,但他们真的会经营吗?

6月22日,王义介绍搬迁后办民宿的故事。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6月22日,王义介绍搬迁后办民宿的故事。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村民的房间,外来的游客会不会喜欢?家常的饭菜,他们能不能吃得惯?一个从未接待过游客的农民家庭,能否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

许许多多的问题都还没有想清楚,搬迁已经开始了。王义花了两年时间,在山下的聚居点,盖起了一栋小楼,有25间房。一直到2017年,正式接待游客开始,他仍然没有把握,新的产业能否维系这个家庭的生存。

来自两千里之外的经验

其实,远在两千多里外的北京门头沟山区,许多人也经历过同样的选择,也曾有过同样的疑惑。

门头沟原本是京西矿区,以产煤炭、铁、石灰石矿产等为主要产业,随着生态绿色理念的普及,作为北京生态涵养区的门头沟,也面临着转型的选择。只是,和神农架相比,门头沟的转型更早。门头沟同样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漫长的农耕史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多年以来,门头沟以农业、文化为资源,发展农文旅产业,打造的“门头沟小院”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

2014年,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和源头,北京门头沟和湖北神农架林区签订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框架协议。神农架,这个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单位,和远在北京的门头沟开始携手发展。

对王义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政府定期组织的培训。当地乡镇请来经营民宿的专业人员,从怎么铺床单、放枕头开始,一点点教会村民们怎样经营一家民宿、怎样为游客提供标准化的服务。

这样的培训每年都会有几次,来自北京门头沟打造精品民宿的经验和做法,在神农架森林环绕的村庄里逐渐落地生根。如今的王义,已经是一位资深的民宿经营者,每年夏季高峰期,他的房间总能预订一空。但王义觉得,他的民宿距离真正的精品民宿,还有很大差距,硬件还有服务理念仍要不断学习,而这场南北之间的协作仍在持续,神农架山里的民宿,也必然会走向成熟。

从请人采茶到收钱采茶

青天袍村是一个“移民村”,只不过,移民的来源都是本村的村民。他们原本散居在一座座山上,如今则聚居在新的村落中。

从山上搬下来,改变的不只有像王义一样的民宿经营者,还有传统的农耕模式。

闵光春工作的茶园,属于66岁的茶园主林廷洪。林廷洪也是青天袍村人,从小种茶、制茶。山里的土地很少,茶园分散在一片片陡峭的山坡上,每家茶园的面积都很小,最小的只有一两亩,很难真正形成产业。

林廷洪是村里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如今,他的茶园有100多亩,除了种茶制茶外,茶园更重要的产业是各种体验项目。比如一间茶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着各种和茶相关的物品,博物馆本身还是一个制茶车间,既有传统的制茶工具,也有现代化的流水线。

海拔1500米以上的神农架,春茶比其他地方更晚,这里没有明前、雨前的新茶,那时,山上还是一片寒冷。

6月22日,湖北神农架青天袍村,林廷洪在茶园中。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6月22日,湖北神农架青天袍村,林廷洪在茶园中。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从春末到夏季,是神农架高山茶叶的采摘季,恰恰也是旅游的旺季。在这片100多亩的茶园中,林廷洪开发了茶园民宿、餐饮、采茶制茶体验等许多新玩法,而这些新的产业比茶叶的收入更高。林廷洪介绍,2024年,茶园的茶叶产量在2300斤左右,产值40万元左右,而茶园里的休闲、旅游、农业体验等,预计可以接待1万人左右,每人60元,收入60万元左右。“以前采茶,要雇人来干,我给人家开工资,现在别人主动来给我采茶,还给我钱。”

茶园的产业模式,有不少来自北京的休闲农业经验。在北京门头沟,特色的农产品如京白梨、大樱桃、香椿等,和文化旅游联系在一起,早已经开发出了许多新的产业模式,而这些模式在神农架的深山中,也在不断改变着山民们的生活。

正在改变的产业和生活

这场南北之间的协作远不止于此,在青天袍村、在木鱼镇、乃至整个神农架林区,都在协作中发展和改变。

青天袍村所在的木鱼镇是一个真正的旅游小镇,协作10年,这个小镇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位于小镇上的神农架林区中医医院分院,是变化最大的地方之一。当地居民介绍,这间镇医院为全镇提供医疗服务,也管理着全镇所有的村医室,但实际上,当初这间医院的医疗条件不足,许多人得个感冒,宁愿去县城里的医院,而不愿意在镇上就诊。

随着神农架旅游产业的发展,小镇上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许多中老年游客本身有就医的需求,再加上神农架海拔较高,老年游客的基础病容易发作,这也使得这个乡镇上的医院,必须提供更好的保障。

两地协作的项目改变了这间医院。院长刘飞介绍,2018年,这间医院开始扩建,扩建中得到了对口协作项目的帮扶,缓解了医院建设和改造的资金压力。就在2024年4月,新的血透室投入使用,目前全镇有5位患者定期在这里做血液透析,在过去,他们需要去县城或者市区的医院才能做。

除了资金和设备的帮助外,北京的医生也会定期来这里坐诊。刘飞介绍,医院对接北京门头沟妇幼保健院和京煤医院,这里的医生会定期去北京学习,而北京的医生每年也会定期来这里坐诊,不仅加强了医院医疗服务的能力,也为医生们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

常驻神农架的北京学生

资金帮助、人才交流、干部互派、项目落地,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之一的神农架,生态转型的历程中,正在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神农架林区发改委副主任喻杰介绍,过去数十年中,神农架的发展,经历了从木头到石头,从石头到水头,再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历程。最初,神农架以砍伐木材为主要产业,产自原始森林里的木材,许多都是优质的铁路枕木材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为全国铁路建设做出过许多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神农架开始进行生态保护,停止伐木,保护森林,转而以矿产为主要产业。而随着矿业的关停转型,以山水为基础的文旅产业开始发展。但是,最初粗放式的旅游,也给生态带来了许多影响,比如污水排放。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之后,神农架开启了生态移民,保护水源地的历程,“在这期间得到了北京门头沟众多帮扶,仅协作项目就有130多个,其中70%用于生态养护,30%用于振兴乡村产业、助农增收等。如今,神农架森林覆盖率达91.1%,断面水质和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切身感受到生态环境变化的,除了神农架的居民们,还有许多来自北京、常年在神农架工作和研究的人们。

张东龄已经连续4年在神农架研究金丝猴。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张东龄已经连续4年在神农架研究金丝猴。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张东龄,已经连续4年夏天在神农架度过。他是动物生态学专业的硕士,在神农架主要研究金丝猴的“语言”。神农架原本有金丝猴,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金丝猴的种群迅速扩大,如今已经有1479多只。

张东龄熟悉这里的每一个金丝猴“大家族”,了解每一只金丝猴的性格,有的温和、腼腆,有的也会焦虑。4年中,这些山中的“精灵”,有的出生,有的老去,张东龄会为它们的种群扩大而欣喜,也会因为某一个个体的遭遇而伤怀。有一次,张东龄很喜欢的一只金丝猴忽然很抗拒他,“这是一只叫维维的金丝猴,特别温和,之前从不会攻击人。有一次我摸它的头,它一直躲,仔细看才发现头上有个口子,赶紧帮它治疗了。”

神农架的川金丝猴种群在迅速扩大。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神农架的川金丝猴种群在迅速扩大。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两个生态涵养区的对话

2024年6月14日,两地对口协作10周年时,一个来自神农架的队伍来到了北京门头沟,共叙10年协作发展。

“北京市民每喝10滴水,就有1滴来自神农架。”喻杰说,“但神农架和北京,不仅是水源地和供给地的关系,更是携手发展的关系。”

10年中,两地的人才、资金、项目一直在交流,观念也在不断融合。自2014年以来,双方互派党政干部双向挂职交流30人次,在北京培训33个班次、1500余人次。门头沟区9个镇与林区8个乡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两地乡镇对口协作实现全覆盖……

随着生态的改善,曾经快速减少的泥炭藓,正在不断恢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随着生态的改善,曾经快速减少的泥炭藓,正在不断恢复。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022年,刘成杰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至神农架林区挂职,协助当地产业发展。对他来说,在神农架的工作,不仅是带去更多的项目、更先进的理念,同时也是向当地学习的过程,“神农架和门头沟一样,都把文旅产业作为重要的振兴产业之一。”刘成杰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地开始转型,发展文旅产业。几十年来,把神农架发展成全国知名的景区,其中有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和令人振奋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年后的2023年,生于神农架的覃万梅一路北上,在门头沟政府的帮助下,开了她的第一家饭店,把神农架特色的食材和美食,带到了北京。如今,她的第二家饭店也开张了。

作为生态涵养区,湖北神农架林区,在过去多年中,一直在探索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的平衡发展。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作为生态涵养区,湖北神农架林区,在过去多年中,一直在探索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的平衡发展。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门头沟区与神农架林区都是生态涵养区,有很多相似之处,过去多年的相互协作使得产业发展更有力量,为绿水青山更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进行了许多有力的探索和尝试。”门头沟区副区长颉换成说,“两地协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更是绿色发展一次探索和尝试,这样的探索远未结束,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和受水地,两地未来协作发展的路,还很长。”

新京报首席记者 周怀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