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平价品牌 资生堂铁心做高端

卖掉平价品牌 资生堂铁心做高端
2024年06月30日 23:25 北京商报

历时三年,资生堂终于完全剥离个人护理业务。6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资生堂已与私募股权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以下简称“CVC”)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公司所持有的FineToday Holdings Co.,Ltd.(以下简称“FineToday集团”)股权全部转让给CVC旗下公司。这笔交易完成后,意味着资生堂集团彻底告别其在1959年开创的个人护理业务。分析普遍认为,个人护理业务被放弃的主要原因,是资生堂集团要高端化。

彻底剥离个护业务

早在2021年2月,资生堂发布《关于个人护理业务转让所涉公司分立(简易吸收分立)等事项的通知》,开始逐步剥离旗下全球个人护理业务。当时的资生堂对外宣布将个人护理业务以1600亿日元(按当时汇率计约合人民币98亿元)打包出售给CVC。为实现业务的平稳过渡,资生堂集团将旗下个人护理业务剥离重组,成立新公司Fine Today Shiseido(2023年初更名为FineToday),并以合资方式与CVC共同经营,由CVC持多数股权。直到今天,资生堂才全部完成了对FineToday集团的剥离。资生堂在公告中表示:“我们认为我们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决定将FineToday集团的股份所有权转让给CVC。”

根据公开资料,FineToday集团运营着原资生堂集团旗下个人护理业务,包括fino芬浓、KUYURA可悠然、SUPER MiLD惠润、TSUBAKI丝蓓绮等10个品牌。随着最新的股权转让交易完成,FineToday集团将完全脱离资生堂集团,这也意味着资生堂彻底告别其在1959年开创的个人护理业务。

近几年,资生堂集团一直在出售一些非核心类、平价类美容品牌。

譬如在2021年8月26日,资生堂集团宣布出售旗下包括BareMerals、Laura Mercier和Buxom在内的三大彩妆,转让价格为7亿美元。2022年3月,资生堂将旗下Za姬芮和泊美品牌出售给美妆品牌管理集团URUOI。2022年7月,资生堂亚太地区专业美发业务被出售给汉高,业务包括授权品牌资生堂专业美发(Shiseido Professional)旗下的芯护理道(Sublimic)与普盈丝(Primience)等核心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生堂陆续剥离的平价品牌中,不乏发展不错的品牌,譬如FineToday集团旗下多品牌,在中国市场都有着不错的发展,同时,该集团也在计划上市事宜。这也被业内认为,业绩发展并非是资生堂彻底与平价业务割席的主要原因。

更多溢价空间

2015年,资生堂启动了中长期经营战略VISION 2020,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集团的品牌价值。2018年起,基于中长期战略VISION 2020,资生堂确立了高端品牌优先战略。资生堂先是在2018年砍掉了向酒店、旅馆、温泉、体育馆提供洗漱用品的业务,不断加大高端美妆业务的布局。另有数据显示,2014—2017年,资生堂高端化妆品及香水系列三年中扩大了1.5倍,营收占比从43%增加到53%。

2021年,资生堂集团又制定了中期战略“WIN 2023”,开启以高端皮肤美容为核心的业务转型,计划到2030年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随后在2023年,资生堂发布全新的三年期战略“SHIFT 2025 and Beyond”,转型高端化依然是此次战略的主题。

在转型战略主导下,高端化成为资生堂举集团之力去做的事。除了与平价割席,资生堂不断推动高端品牌的布局。譬如2019年收购美国网红美妆品牌醉象并在后期推动其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资生堂集团携手雅萌推出科技抗衰品牌EFFECTIM玑妍之光,这一美容仪的单价平均在7000元左右。2021年,资生堂向中国市场引进高端品牌THE GINZA御银座和BAUM波姆等。

高端意味着更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更多的品牌溢价空间,也意味着更有可能实现销售的增长。从业绩来看,资生堂需要这样的高端化转型。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一季度,资生堂销售额为2495亿日元,同比增长3.9%,亏损33亿日元。2023年,资生堂集团全年净销售额为9730亿日元,同比下滑8.8%;经营利润为281亿日元,相比2022年同期数据下滑39.6%。

还有分析指出,发展高端品牌也有助于资生堂集团在中国这一重要市场里,避开与国货美妆等大众品牌的激烈竞争,在由外资品牌主导的高端美妆市场里找到更多机会。据财报及品牌官方资料,2023年,中国市场贡献了资生堂集团四分之一的销售额,是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市场,而其中70.5%的销售额来自高端品牌,这一比例远高于日本的31.6%。

在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看来,资生堂面临着品牌老化,以及中国本土品牌冲击等问题,高端转型发展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作为老品牌,资生堂虽有研发技术和品牌力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已经较为久远,在中国‘90后’‘00后’等新消费者成为护肤品的重要消费群体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品牌老化等发展瓶颈。”伍岱麒说道。

就出售相关事宜,北京商报记者对资生堂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