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受益 集体增收“小田并大田”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农户受益 集体增收“小田并大田”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24年06月27日 08:54 媒体滚动

转自:扬州网

开展“小田变大田”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不断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在仪征市北部丘陵地区的马集镇爱国村,一场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发生。昔日分散的“巴掌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整齐划一、生机勃勃的大田。这场被称为“小田变大田”的改革试点,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更激发了农业现代化的新活力。

生产模式焕然一新

2024年,马集镇爱国村作为扬州市唯一试点开始推行“小田变大田”改革工作,将二轮土地承包中“一户多块田”进行科学合并,变小田为大田,有效解决本村土地细碎化问题,爱国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近日,走进爱春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余爱春管理的农田,一幅现代化的农耕画卷映入眼帘。绿油油的秧苗上挂着水珠,期待着新一季的丰收。在合作社当家人的带领下,村民们正在田间忙碌,机械化育秧、智能化管理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望着眼前的田块,余爱春感慨,曾几何时这块土地因为地势高、引水灌溉困难而被荒弃,如今也变成了高产良田。

改革破解发展瓶颈

过去,爱国村的小块田地因面积小、水利设施落后、机械化作业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但如今,通过科学合并土地,变小田为大田,原先高低不平的“补丁田”摇身变成高标准“高产田”,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利设施的改善、田间道路的拓宽,让大型农业机械得以顺畅作业,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现在爱国村的田间道路宽度都是三米以上,而以前只有一米多宽,大型农业机械根本没法通过,如今便利的农田基础设施为余爱春等种田大户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目前,余爱春立马将原来承包的260多亩田扩大至500多亩。

农户受益 集体增收

“小田变大田”改革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也让农户们切实受益。爱国村的余正昌老人,今年已迈入73岁高龄,由于年事已高,村里的农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得知村里实施“小田变大田”试点改革后,他毫不犹豫地参加改革,并通过村集体将自己家中的三亩田地流转给种粮大户,之后每年还可以稳定收到每亩三百斤稻谷的租金。他高兴地说:“现在土地好种了,大户更愿意来承包田了,我现在在家收租金,再也不用愁没人种田了!”

政策引导 助力改革

爱国村的成功经验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2024年,爱国村对照“小田变大田”试点工作要求,在全村开展土地平整入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农户承包地和其他农用地情况,了解农户自种及土地流转意愿,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按照“承包权不变、经营权连片”原则,通过土地流转、经营权互换等方式,全面推进土地连片化、规模化,以各户实际拥有的承包地面积为基准,将平整后的土地面积公平合理分配到各农户,确保农户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同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别设置自种区、租种区和预留区,三区相对集中,各有各的功能。

经验推广 助力乡村振兴

爱国村的“小田变大田”试点工作经验,为仪征市乃至更广泛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爱国村党总支副书记沈广伟表示,爱国村实施“小田变大田”试点工作后,不仅实现了农户与承包户之间的互惠共赢,每年还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15万多元,这笔钱主要来自于土地整理后的溢出面积。通过土地连片化、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村集体收入的稳步增长,这一模式的推广,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马莹 陈建林

责任编辑:刘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乡村振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