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孙悟空的好友太白金星,真的是颗星星!

好书·推荐|孙悟空的好友太白金星,真的是颗星星!
2024年06月25日 20:3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让书香与您常伴

仰望星空,叩问苍穹

我们一直在

探索宇宙的奥秘

从古至今

从未停止!

《趣说中国古代天文学》

张文杰 著

曾博文 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如今,科普书籍和科幻题材作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孩子们的阅读范围,甚至进入教材,成为考试时的阅读材料。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就出现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这些任务不仅是中国航天的骄傲,也是激励孩子们勇敢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教材。

让孩子们了解天文学,就是要他们永远带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其实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

当我国古代人民开始仰望星空,并以日月星辰的运动作为确定时间的依据时,天文学实际上就已经诞生了。中国古代天文学不仅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起点。因此,天文启蒙应该从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开始。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和相关天文发现事件,比如历法的制定、天文观测仪器、三种宇宙观,二十四节气的发现,彗星的出现,以及日月食、“五星出东方”“千里差一寸”等天文观测记录,运用幽默诙谐的笔触,并穿插与天文发现相关的有趣史料故事与精美绘图,介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思想由来、历史成就、知识技术、学说影响和人文精神。本书读者对象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天文爱好者。

亮点一

轻松有趣

像听故事一样学天文

本书将每一个复杂的天文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

精彩试读

玄幻故事开篇

聪明的中国古人“遐想”了那个大物件:一个不知名的大物件,跟人不一样,且没有嘴没有眼没有耳没有鼻,就像个圆不溜秋、光不溜丢的大鸡蛋,而且里面密不透风毫无光亮,完全是一团糊。但它是有生气的,不断随时光变化而长大。古人给“大鸡蛋”起了名字,叫混沌……

民间传说里的天地人

远古时期的晚上,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手机,人们吃饱喝足后,只能做两件事,要么围着火堆聊天,要么钻进洞穴睡觉。孙儿钻进奶奶的怀里,缠着奶奶讲故事,这是每天的必然程序,要不然孩子们根本睡不着。奶奶于是讲起了奶奶的奶奶讲给她听的故事:话说这世界分三层,神仙住在天上,人类住在地上,鬼怪住在地下……

“天圆地方”曾是古人对天地的认识

在古代,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直观感觉的简单识念: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此念贯穿了古人的阴阳思想。天在上为阳,圆象征着运动;地在下为阴,方象征着静止。天地之所以安然自若,就是有这样的阴阳平衡、动静互补。故而,“天圆地方”成为古人心目中一种极为稳固祥泰的模式,这种理念也日益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亮点二

图文并茂

让孩子学会自主思考

整本书插入了大量漫画,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看到绚丽多彩的星空画面,还能通过插图了解古代天文学家的工作和发现,使得抽象的天文学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整个夜晚盯牢一块天看星星,

古人真“精神”!

彗星≠晦星,彗星=客星。

劝孙悟空上天庭当弼马温的太白金星

真的是颗星星!

亮点三

诗词开篇

感受中国古代天文的魅力

本书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首作为引言的小诗,每一首小诗都是本章内容的梗概,也是作者对于古代天文的独特理解,这些引言诗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古代天文的魅力所在。

在讲述“天从何来”的章节中,引言诗这样写到:

苍天何来,人类何在?

未解之谜古至今,混沌承原真。

盘古生,挥斧开天成;

盘古死,躯化万物景。

天高九万,地迥无极。

帝王奉天号百姓,天下莫不从。

天最灵,千呼风雨顺;

天最钝,万唤未有应。

寥寥数笔,古人对天的追寻与敬畏跃然纸上。

在讲述“千里一寸”的章节中,引言诗又这样写到:

日出于东,日没于西。

古人作息看晷移,物影相与随。

柱竿表,体直立为标;

磨盘圭,身正定刻位。

日照于南,日曜于北。

同经千里差寸光,汉问唐人追。

南宫说,测地举国为;

一行曰,煦授四倍晖。

几句话,又将古人对时间计量的智慧和求真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亮点四

权威推荐

值得多读深读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文光谱航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首席科学家崔向群院士为本书作序说:

《趣说中国古代天文学》运用青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故事加图说方式,以活泼的语言,将知识融入历史和故事,将科学展述为文学和精神,从而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天文学的源流,培养其观察与思考能力,激发其探索宇宙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全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也期盼本书能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点燃探索自然奥妙的火花,促使其更加主动求知和自觉学习。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原紫金山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胡中为教授说:

这本书的文笔挥洒,追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创新与成就,讲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优秀精神与品质、思想与智慧,是启迪青少年传承创新思想、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选读物。

编辑:葛 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