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大通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
2024年06月25日 04:09 西海都市报

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6月19日,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传来消息,保护区生态管护员首次用手机拍到两只雪豹活动的画面。

6月17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员刘建民上山巡护。12时许,保护区下着雨,他突然发现距离自己约40米处的岩石沟里有东西动了一下,可仔细一看并没有发现异常,以为眼花看错的他开始继续巡护。没走多远,他突然发现之前看到的位置有动物在活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两只雪豹。

“一只缓缓向山上走去,一只在沟里,高高翘起的尾巴非常明显。”发现有雪豹,刘建民迅速拿出手机拍摄记录,此时雪豹的位置距离他有100多米远,两只雪豹看起来体型一样大,但颜色稍有不同,一只偏白,一只偏灰,一只向山上走去后没多久,另一只也爬上了山。

2020年以来,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多次记录到雪豹的身影,刘建民经常从红外相机影像资料里看到雪豹。“我在保护区巡护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雪豹,这是第一次,还距离我这么近。遗憾的是,没有拍到两只雪豹同框的画面。”刘建民说。

2022年7月,刘建民在保护区偶遇了两只正在悠闲觅食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用手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保护区已布设上百台红外相机,红外相机除了拍到雪豹的活动踪迹外,还拍到了岩羊、兔狲、赤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雪豹频繁出现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明保护区物种丰富、食物链完整,拥有适宜雪豹生存的高海拔生态环境,也充分说明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

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4%,98%的森林为天然林,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在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改善大通、西宁乃至青海东部地区农牧业气候条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河源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