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总工会提名技术工人创新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全国总工会提名技术工人创新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4年06月24日 23:24 北京日报客户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总工会提名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的主要完成人为高凤林,主要完成单位为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该项目曾在全国总工会组织的第六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中被评为一等成果,并由全国总工会提名这一项目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组。

项目主要完成人高凤林是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特级技师。他40多年扎根一线,攻克了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奖励,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全国总工会一直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截至目前,已推荐21位技术工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亲历者说

高凤林:勇向“难”行 “焊”就不凡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焊接技术则是发动机最核心的制造技术,影响着火箭发射成败。作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211厂特级技师高凤林在新一代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一次次攻克焊接技术难关,形成多项创新成果。如今,高凤林负责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焊接制造技术”获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些沉淀了几十余年、已经形成体系性的创新成果再一次获得了国家肯定,也激励着他在焊接技艺上持续深耕,勇向“难”行,为火箭发动机焊接研制作出更多贡献。

大火箭,离不开大推力,而大推力,离不开发动机。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新一代高效能氢氧发动机相关技术的攻关成为了重头戏。面对发动机在焊接上缺陷控制难、过程保护难、变形控制难、质量保证难等挑战,我带领团队一次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这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申报中,我将多年来的成果进一步梳理、提炼、总结,形成体系性成果,向大家展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奖项申报的整个过程,是让我们共同凝练提升、共同增长认识的过程,那些为保证火箭研制而攻坚克难的时光也再一次重现在眼前。

新一代氢氧发动机采用大量新材料、新结构,其高压泵的波纹管研制一直徘徊不前,我带领团队突破体力和脑力极限,连续一个月时间,天天做试验攻关到凌晨四五点,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攻克难题,拿出了全套合格的波纹管组件;发动机推力室要加装稳定装置,采用国外胶粘技术存在老化风险且无法满足研制节点要求,我大胆地提出采用低熔点氩弧钎焊的方法进行连接,并在一个月内通过大量试验,研制了专用焊丝,解决了焊接难题,为稳定装置加装开辟了新路;采用软钎焊加工的发动机组件合格率不足百分之四十,我带领团队查阅资料、做试验、分析成因机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改进,使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0%,满足了批产的需求……如今,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应用,为探月、探火、空间站建设等国家重大任务的实施作出突出贡献,还推广应用至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等。除了航天领域,相关技术还应用于大飞机、高铁、舰船、核电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一次次超越创新、一次次突破极限,让我的焊接技艺、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让我倍感荣耀的同时,更加坚定前行的目标。现在,我正带领团队进行新技术的突破攻关,为推进重型火箭、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等发动机焊接研制,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贡献力量。

经全总推荐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技术工人

2006年 王洪军

2006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洪军凭借发明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获奖。

2007年 杨建华

2007年,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杨建华研究成功“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并投入生产应用,这项技术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2008年 代旭升、赵林源

代旭升

赵林源

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高级技师代旭升研究出的“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和中油抚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赵林源研究出的“机械密封技术”在2008年同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年 王康健、许杏桃

王康健

许杏桃

2009年,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康健获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和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许杏桃的“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年 李斌(2019年逝世)、郭晋龙

李斌

郭晋龙

2010年,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高级技师李斌、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电气维修高级技师郭晋龙一同登上领奖台。他们获奖项目分别是“高压轴向柱塞泵/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

2011年 高森

2011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高级技师高森凭借“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获奖。

2014年 田明、王进

田明

王进

2014年,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高级技师田明和国网山东省电力检修公司送电线路技师王进同时获奖,他们获奖项目分别为“试油测试工艺配套工具的研制与应用”“±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

2015年 白伟东

2015年,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白伟东,凭借“异形承载木梁拼板制造技术与应用”项目登上领奖台。

2016年 朱洪斌

2016年,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朱洪斌,凭借其开发的“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获奖。

2017年 黄金娟、洪家光

黄金娟

洪家光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黄金娟其完成的《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来自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级技师洪家光凭借研发《航空发动机叶片滚轮精密磨削技术》项目成果,同样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 罗昭强、王曙群

罗昭强

王曙群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调试高级技师罗昭强完成的《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和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完成的项目《航天超细直径小腔检漏管路制造技术及推广应用》,同时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9年 何光华、潘从明

何光华

潘从明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专业技能专家何光华摸索出的“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和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业公司冶金高级技师潘从明的“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同时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1年 李鸿

2021年,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李鸿完成的项目《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据悉,这是在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的基础上推荐获奖的项目。

祝贺!

了不起的技术工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运载火箭 高凤林 火箭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