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大运河!本报联手全国运河沿线9家媒体联动,记录大运河与你我的故事

你好,中国大运河!本报联手全国运河沿线9家媒体联动,记录大运河与你我的故事
2024年06月22日 12:30 紫牛新闻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天,在中国大运河申遗十周年之际,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的指导下,本报联手全国运河沿线9家媒体一起联动推出“你好,中国大运河!”系列策划报道。

北京晚报、每日新报、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郑州晚报、钱江晚报、宁波晚报、绍兴晚报和扬子晚报一起的9家运河沿线媒体的记者,从当地运河人家的视角,共同讲述人、水、城之间的故事,展现运河两岸人家生活图景,与沿线各省市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让我们一起,沿着大运河的波光粼粼,探寻那些被岁月沉淀的故事,感受那份属于运河人家的独特韵味。在这里,您将看到大运河不仅仅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更是一条承载着无数人家希望与梦想的生命之河。

稿件统筹 金雨希

致富头雁

助千年古村奔新生

北京晚报记者 孙毅

人物名片

曹艳红:

80后,北京通州“曹女阳光农场”主理人

世代居住在运河边的曹艳红,返乡创业,成为乡村致富头雁——摄影:李路、孙毅

曹艳红一家,在北运河边沙古堆村传承到第九代人

沙古堆村这一段大运河,被称为北运河。顾名思义,这里已经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

80后曹艳红是土生土长的沙古堆村人,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CBD的广告公司任职,薪酬丰厚。“我感觉还是离不开运河边的这片土地。”起初是帮助村民在网络平台销售樱桃,2019年曹艳红正式辞职返乡创业。如今,她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人”,开农场、办民宿、搞电商,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让这个运河边的千年古村焕发新生机。

2021年9月20日,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沙古堆村距离园区只有十多分钟车程。曹艳红敏锐地抓住商机,为去往环球度假区的游客提供接送、订票等配套服务。很快,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挤满了她的民宿。

午餐,有包船顺河而来的游客,品尝运河家宴。2022年6月24日,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在沉寂80多年后实现旅游通航,从通州古城一路乘船南下直达河北香河。运河通航,途经沙古堆村,带来新的商机,乘船、游览、采摘、美食,形成产业链式旅游服务。

在曹艳红的带动下,村里的大娘在厨房施展厨艺、大爷在农场帮忙种植、小媳妇在打理民宿、小伙子负责开车接送游客……村里的民宿从一家变成了多家,原本习惯到城里闯天地的年轻人,都回来了。

运河和环球度假区双重旅游特色的加持,在整条京杭大运河沿线也属罕见。曹艳红的农场和民宿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游客,“游客来感受属于沙古堆村的北方运河文化,我也会向他们取经,问问大家的乡村民宿和农场是如何运营的。”

有来有往,就像运河一样。只不过,以前运河连接起南北中国,现在运河成了一根纽带,已经能联通全世界。

百年法鼓

老曲儿奏响运河新音

每日新报记者 安元 李文博

人物名片

陈晨:

土生土长在天津杨柳青镇十六街的90后

东寓法鼓第九代传承人陈晨出会表演中,西青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东寓法鼓第九代传承人暨东寓法鼓音乐老会第九任会长

周六傍晚,当晚霞余晖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粼粼波光渐行渐远,河岸边杨柳青镇的院落正传出阵阵鼓乐声,从零星试练的敲击吹奏到试音、演练,再到传统曲目的整段演奏,忙碌了一周的老十六街乡亲们正从各自家中赶来,一起排练、切磋东寓法鼓的演奏技巧。

“我小时候,身边的长辈几乎都能演奏至少一种出会乐器,鼓、钹、铙、板、笙。”生长在大运河岸边的陈晨,深刻感受着东寓法鼓在运河人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源自漕运文化的音乐形式更是让一代又一代杨柳青人在耳濡目染中形成了运河畔独特的文化记忆。

2008年,杨柳青镇迎来宅基地建设高潮,农民们纷纷离开老街,搬到新的居住区,改善了居住环境,但对于东寓法鼓来说,却自此失去了生机。

“大家搬走后,以前天天响在耳边的法鼓也听不到了。”陈晨的这种惆怅很快得到老街坊们的响应。于是,2012年陈晨牵头与各级部门沟通,几经周折,终于在2015年将东寓法鼓老艺人及各方人士再聚一堂,重新恢复了“东寓法鼓音乐老会”。从1755年创立至今,穿越近270年运河时光而来的东寓法鼓,在如今的新时代之下,陈晨和他的法鼓会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发展之路。如大运河申遗为沿岸的文化带来了勃勃生机,近两年东寓法鼓也被评为西青区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发展机会。通过市场途径对民间文化进行原生态保护的方式,既能提高文化项目的知名度,也能满足从业人员的生存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家就在河边住

万千照片拍变迁

燕赵都市报记者 边义婷 任利 刘世鹏/文 张李昊 张恩博/摄

人物名片

王少华:

50后,河北沧州人,沧州大运河“专职摄影家”

40多年,他坚持用光影定格大运河沧州段的变化

2024年6月5日 王少华在运河边拍摄2024年6月5日 王少华在运河边拍摄

“长河日暮乱烟浮,红叶萧萧两岸秋。夜半不知行远近,一船明月过沧州。”清代诗人孙谔一首《夜过沧州》,描绘出昔日沧州的运河胜景。

王少华生于1950年,11岁时跟随家人从任丘老家来到沧州市区,第一次看到大运河。

彼时,运河上“货船穿桥而过”的“新奇”画面,在他幼小的心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两岸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两岸的树密密麻麻。

后来,长大后的王少华当兵入伍,在部队里他学习了摄影技术。1976年王少华退伍后,被分配到了沧州市的红星电影院,他的家就住在运河附近的文化胡同,距离运河边也就3公里。再次见到运河,王少华脸上写满了失望和难过。这个时候的运河几乎干涸。岸边成了丢弃生活垃圾的地方,无人愿意靠近。童年记忆里那个风光优美的运河画面开始渐渐消失、远去。

1987年王少华成为沧州日报摄影记者。他拍摄运河的次数也多了起来。运河真正成为王少华拍摄“主角”始于2005年。那一年,中国大运河准备申遗。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王少华激动得一夜未眠。之后,他拍摄大运河的次数更多了。

从黑白到彩色,从胶卷到数码,在王少华拍摄的上万张运河相片中,大运河沧州段每一年都在变化,不断“蝶变”。翻看王少华最近拍摄的大运河沧州段相片,上面是潺潺碧绿的运河水,清幽舒适的绿茵地,古韵浓郁的老建筑……在他的镜头里,曾经的干涸河道每一天都在变化,每一天都在变“美”,童年里的大运河又“回来”了,变得更“新奇”了。

三代生活运河上

如今的船里有“两室一厅”

齐鲁晚报记者 李岩松 冯沛然 李家澍

人物名片

段义超:

山东济宁“港航润杨6020”号集装箱货船船长,

与妻子刘立侠跑船为生,三代生活在大运河上。

段义超正在驾驶船舶

一年中,有300多天生活在船上,装货、航行、卸货,周而复始……这就是大运河上跑船人的日常生活。

6月4日早上7点,济宁港航龙拱港内,港口的红色桥吊正将一个个集装箱逐一吊运到船上。段义超正在做离港前的最后准备。济宁“港航润杨6020”号长68米,宽20余米,载满了70多个集装箱,驶向常州,航程需要6天,途经徐州、宿迁、淮安等地。

“起锚!”集装箱吊装完毕,段义超对二副王广亮大喊一声,王广亮发动机器拉起船锚,段义超轻转船舵,船缓缓离港,不久便驶入位于济宁太白湖旁的运河主航道。

段义超是个标准的山东汉子,高个头,身体健壮。段义超说,开船最磨人耐性,心急往往会事与愿违。从济宁到常州开车只需6个半小时左右,而这艘集装箱船要在运河上行驶整整6天时间。

段义超和妻子刘立侠,王广亮和妻子蒋传美,两对夫妻就是这艘船上的全部。

“我已经是第三代跑船人了。”刘立侠说,她就出生在船上,家里世代以船为家,从捕鱼慢慢转变成航运。段义超这些年开的船一艘比一艘大,船上的条件也一次比一次好。“现在的船,驾驶室从船尾挪到船头,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饱受发动机噪声之苦,休息空间越来越大,船上也建起了两室一厅,各类电器都非常齐全。”

京杭大运河,默默流淌了2500余年,如今依然一片繁忙。这条千年运河,承载了几代跑船人的梦想。在山东济宁,有近7000艘船只常年穿梭于运河之上,运煤炭,运沙土……它们是水上运输的主力军,更见证了运河之变。

从年少到未来

我与大河共徜徉

郑州晚报记者 李居正 文/摄

人物名片

王俊:

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文保科工作人员

从事大运河郑州段的文物遗产与历史保护工作

王俊向记者介绍运河位置

“讲到隋唐大运河,恐怕学历史的没有人不知道吧,这中学课本都讲过。”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提起大运河,王俊化身成了中学历史老师娓娓道来,说到兴奋处更是抓住一点饶有兴趣地展开。

然而,作为郑州古荥人的王俊,从小在运河旁长大,工作前的二十多年却对运河历史一无所知。2008年后,在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时任馆长阎书广的带领下,大运河郑州段的探索发掘工作才逐渐被考古人所重视。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大运河遗产监测和档案系统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讨论稿)》文件,大运河郑州段发掘、保护工作被推上了“快车道”,以后,与大运河郑州段有关的历史知识才如雪片般向王俊飞来。

这个运河畔长大的女孩,终于在而立之年前,逐渐看清了“运河真身”。在国家、省市文物单位的推动下,标准化大运河监测室、档案室被紧张有序地建立。郑州市考古研究院也开始带队“下河”,探河床、寻遗址、找文物。长达20公里的通济渠地面水工遗存被确定,运河有关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

随着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展示和阐释工作不断深入,40余组世界遗产形象展示标识、3处大型展示壁在运河沿线纷纷设立,丰富了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更多民众前来了解运河,保护运河。

运河河道景观提升与美化工作让运河畔变成了“小公园”。王俊说,每到节假日能看到许多家庭到这里露营,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

人生里的三条“船”

通往传承之岸

扬子晚报记者 成沫

人物名片

方学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银细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方学斌和《大运之舟》

扬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被视为“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都金银细工”的传承人,方学斌自小生活在扬州市江都区,千年的运河、金银细工的技艺,是他心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喝运河水长大”的方学斌最爱玩的场地是运河船只。“我小时候经常去河边,看那些停在岸边的运输船,我们几个小朋友都喜欢跑上去玩,动不动就被船夫撵下去。”方学斌回忆说。其实船上没什么好玩的,却是他看世界的“眼”。作为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船去过很多他没去过的地方,船夫的三言两语里描绘出的世界“令人羡慕”。

1975年,高中毕业的方学斌进入江都金属工艺厂学艺。扬州地区的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水平历来很高,他们厂当时承接的都是出口创汇的单子。

“厂里很多师傅是从上海请来的,有很多厉害的高手”。给师傅们打了整整三年下手,方学斌熟悉了金银细工制作的各个环节,开始独立创作了。《汴河客舟》取材于《清明上河图》中宋朝豪华游览官船形象,在尊重宋代造船法式的基础上运用传统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精心制作而成,具有典型的宋代风格,再现了宋朝平底内河纤拉游船的形态。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方学斌决定制作一艘隋唐风格的龙舟。龙舟具体的样子没有图片记载。为寻找创作依据,方学斌到多个博物馆查阅资料,走访众多专家,几易其稿才设计成形。耗时六年,长6米、高4米、宽2米的《大运之舟》问世了。龙舟上有亭台楼阁,内设柱廊、门窗,门可开启,窗可转动。

2015年,《大运之舟》获得“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奖金奖,这是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荣誉。

两代餐饮人

六十载运河情

钱江晚报记者 段罗君/文 倪雁强 吴煌/摄

人物名片

周飞:

85后,杭州小河直街“吉时餐吧”主理人

周飞,运河直街“吉时餐吧”主理人

杭州运河畔,小河直街,沿着长征桥拾阶而下,有一家名为“吉时”的小店,白墙黛瓦,临河而立。

这家店铺,也是一间古朴的住宅。周飞一家三代,已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

上世纪50年代,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悠悠波涛,岸边徜徉起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1958年,周飞的爷爷作为热水瓶厂技术人员,举家从上海搬迁到运河边的小河直街,这里是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周飞5岁那年,父母在运河边开了一家杭帮菜小饭馆。市井烟火气息中,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2006年,小河直街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工程,他们没有选择安置补偿,而是坚决地要求“回来”,回到生活多年的运河边。

3年前,父亲“退休”了,把“接力棒”交到了周飞手上。周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一个餐馆,两份菜单。二楼保持原来的味道不变,一楼从菜单到装修,更适合年轻人。“就像如今的运河边,焕然一新,但又是原汁原味的转身。”她解释道。

随着小河直街的日益繁华,从小居住的地方也有了新的延续和传承,周飞将古朴的住宅打造成一家名为“吉时”的小店,这里不仅寄托着父母对美好生活最真挚的祝福,同时也传承着周飞创业的初心以及对运河的热爱。

“外公!”正聊着,周飞的儿子欢快地跑进店内,扑向周小腾的怀抱,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会在这里聚餐,一如当年在天井里的时光。

我家门前

流淌着一条“幸福河”

绍兴晚报记者 张梦洁 文/摄

人物名片

宋裕祥:

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居民

宋裕祥,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居民 张梦洁/摄宋裕祥,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居民 张梦洁/摄

1943年出生的宋裕祥在运河边枕水居住了一辈子。

每天清晨六七点钟,住在绍兴八字桥边的宋裕祥和老伴谢文娟开启寻常且安乐的一天。

出生于1943年的宋裕祥枕水而居一辈子,他们得到了运河的滋养,也见证了运河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新韵。

宋裕祥小时候没有见过汽车,出行基本靠船,“城市里面都是河,水路四通八达。”宋裕祥的外婆家在柯桥,每次去外婆家要坐一上午的船,就像歌谣里唱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历史上,八字桥所在区域是运河在绍兴城内的一个重要的水利、交通的节点,也是运河水运货物的一个集散地。八字桥陆连三路,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甬古运河。

“运河的支流上开小船,大运河上开大轮船。”宋裕祥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大运河“通江达海”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绍兴是黄酒之乡,绍兴黄酒历史悠久,黄酒依水而生,又随着大运河香飘千里。

宋裕祥的父亲常跟他讲,黄酒厂里酿酒的水是鉴湖水,这水便是靠船沿着运河运来的。黄酒外销,靠的也是运河,一路沿大运河北上,销往北京等城市;另一路向东,随着流淌的运河奔腾入海,沿海上丝绸之路销往全球。

源远流长的运河滋养了百业兴盛,除了绍兴黄酒,还孕育了青瓷、丝绸、茶叶等越地风物,风行海内、畅销海外。

运河养活了我

也养活了我的儿女

宁波晚报记者 石奕懿/文 陈金辉/摄

人物名片

苏云龙:

54岁,30余年跑船经历

一家三代皆以跑船为生。

苏云龙,一家三代皆以跑船为生

汨汨运河水,既如同沙漏计算着时代的更迭,也流淌着千万百姓的人间烟火气。杭甬运河自宁波至绍兴段四百里,日夜漂在运河上的跑船人有许多,每艘船也是一个流动的家。一代代跑船人在这里谋求生计,看遍了三江两岸的日新月异。

苏云龙就是其中一个。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苏云龙记得水和船占了大部分。他今年54岁,在运河上跑船已有30多年。他的父亲和爷爷也在运河上待了大半辈子,这开船的技术也算得上是祖传的手艺。

年轻的时候,苏云龙总记得运河很窄,船很小,跑船的人很多。“那会儿还是挂浆机。”

那时没有对讲机、没有高频雷达、也没有GPS,全靠人工。

跑船行当,一条船上多是一家人。苏云龙记得小时候父亲开船,母亲就站在船头指挥。两船交会或靠岸之时,母亲会用手势提醒,好让父亲知道方位、控制舵杆。后来,父亲手上那张攥烂了的地图变成了他船上的雷达,他也成为了一名跑船人,妻子像当年母亲一样跑前跑后、停船系绳,变成了他最信任的轮机长。

如果说起一座城市的变化,没有什么会比流经这个城市的河流更清楚,也没有人会比河流上的人更有体会。

在江北大桥两岸连楼房都还没有建起来的时候,苏云龙就在运河上穿梭了。看着甬江两岸的房子越造越高,城市的变化和发展让他们觉得惊讶和振奋,想象中的美好未来变得熠熠生辉。

时间改变的不止是头上的桥,还有脚下的河。“现在环境好了,水也比从前更清澈,还有专门的垃圾船会来收垃圾,垃圾分类搞得很好呢。”他看着航道愈发平整,礁石逐渐被清理,走的路也越来越顺了。

校对 盛媛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运河 大运河 中国 民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