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双城记” 打造增长极丨川渝全方位合作取得哪些成果、接下来如何共同发力?

唱响“双城记” 打造增长极丨川渝全方位合作取得哪些成果、接下来如何共同发力?
2024年06月22日 00:11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进入第五个年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量质齐升的新阶段。今年以来,四川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成效几何?下一步有哪些谋划?

6月21日,在广安举行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给出答案。

看成果

四个方面成绩,见证“重要阶段性成果”

“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发布会用这样一句话,对今年以来两省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概括。

这些重要阶段性成果有哪些?

首先是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锚定“增长极”和“动力源”目标定位,四川在高质量发展上快马加鞭。今年以来,四川打出持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18条”等政策组合拳,以超常举措稳住经济大盘。借助实施成都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省域经济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省区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与重庆共建的300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等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目前,川渝两省市已共同培育形成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其次是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扎实推进。

聚焦加快聚集战略科技力量,川渝两省市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开展219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项目。目前,川渝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借助实施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北斗三号基带芯片等49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就地就近转化,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等一批大科学装置持续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今年以来,四川超常规、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大力发展绿氢、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借助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全省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均超过万亿元。

再者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

改革方面,四川联手重庆继续稳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区域协作18条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推广。上半年,3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日均办理超2万件次,双城生活更有同城体验。

开放方面,借助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514个港口,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累计建成川渝间大通道25条,出川大通道达到48条。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和展会成功举办,四川区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最后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能力持续增强。

聚焦打造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点承载区,今年以来,四川进一步发挥在农业、清洁能源、矿产资源的独特禀赋。其中,借助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全省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保持增产态势。目前,四川水电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均居全国第一,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加快打造。钒钛、稀土、锂、钾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升。

谋未来

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共同激发创新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接下来,川渝两省市如何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唱好“双城记”?

本次会议的主题“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透露出鲜明信号,也指明了下一步着力方向和重点。

发布会透露,川渝两省市将聚焦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具体来说,将在四个方面重点发力。分别是:共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联动,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共同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多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共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共同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形成适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

其中,共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联动方面,将着重抓好经济区域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和民生领域改革等。特别是,聚焦在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形成更加浓厚的改革氛围,川渝两省市将优先安排平台承担国家和省市改革试点任务,共同策划实施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加快平台形成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

共同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领域,重点指向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协同攻关、创新成果共享、创新开放合作四个方面。

具体而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川渝两省市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依托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持续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一批参与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矩阵。

技术协同攻关方面,川渝将共同实施58项关于科技创新年度合作任务,推动四川6个重大科技专项与重庆“5+8”技术创新体系深度对接,共同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创新成果共享方面,重点是协同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更好发挥全国的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西部中试中心的辐射功能,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共享共用和跨区域数据互通,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创新开放合作方面,川渝两省市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的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集聚更多科研人才创新团队和合作项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