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时隔24年旋风访朝,“双方各有所需”

普京时隔24年旋风访朝,“双方各有所需”
2024年06月20日 22:36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侯丹玮

握手、拥抱、开车兜风、散步谈话、席间敬酒、共看演出……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平壤会晤,两国领导人共交流11个小时。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平壤,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右)参加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19日凌晨3时,普京抵达平壤,比原计划迟到数小时,金正恩亲自在机场迎接。朝鲜当天上午在金日成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中国新闻周刊》援引塔斯社记者报道称,当日天气晴好,气温超过30度,平壤居民一大早就开始集中。普京和金正恩的画像并排挂起,俄罗斯国旗随处可见。朝俄领导人乘坐敞篷车绕场一周时,广场传出高声欢呼,朝方还释放了漫天的气球。仪式结束后,双方在锦绣山官邸举行面对面会谈和大范围会晤。

中新网报道称,普京与金正恩的大范围元首会谈在平壤举行,持续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随后,普京和金正恩又举行约2个小时的一对一的私人会谈。会后,双方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条约全文尚未公开,但其中规定两国中任何一方受到侵略,另一方将提供援助。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平壤,双边会谈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签字仪式上合影留影。视觉中国 图

据报道,金正恩形容俄罗斯是“真正的朋友”,称来访的普京为“朝鲜人民最亲密的朋友”。普京表示,莫斯科高度重视加强与平壤的友好关系,两国真诚希望进一步积极发展合作。

这一次俄朝首脑会晤,正值瑞士举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刚刚落幕,俄乌战事愈演愈烈;另一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螺旋升级,近日“垃圾气球”飘来飘去,朝韩军事分界线上甚至出现鸣枪示警。即便如此,正如金正恩在平壤锦绣山迎宾馆所言“此时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平壤。”只是各方目光的意味或许不尽相同。

“双方各有所需”

《中国新闻周刊》在报道中写道,在双方会晤结束后,普京还亲自驾驶自己的阿鲁斯(Aurus)专车,载着金正恩“兜风”数公里。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平壤,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乘坐一辆车,普京亲自驾驶汽车。视觉中国 图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平壤,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同乘坐一辆车,普京亲自驾驶汽车。视觉中国 图

上一次普京引人注目的亲自驾车发生在一年多前的马里乌波尔,他开车在该市的几个区转了一圈。这曾是俄乌冲突的焦点地区,当地的争夺早已落幕,但俄乌战火依旧。有观点认为,俄乌冲突引发了自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来,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关系中最严重的危机。

G7国家领导人6月12日达成了一项政治协议,将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做抵押,为乌克兰提供约500亿美元的贷款。美国近日还对俄罗斯实施了新一轮全面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措施。俄罗斯警告西方将遭到“最强烈报复”。在平壤,普京也在发言中点名美国和其他北约国家,警告它们向乌克兰提供高精度武器系统和飞机以打击俄罗斯。

普京单独提到了俄朝两国均处制裁之下的话题。与俄不同的是,朝鲜除受到单边制裁之外,还受到联合国安理会实施的、当时也得到俄支持的制裁。朝鲜自2006年首次核试验后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严厉制裁,至今仍未解除。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金星曾在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虽然朝鲜迫切需要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但也不能为此放弃如同生命般捍卫的尊严。

在平壤,普京称西方国家诉诸制裁是为了维护其在政治、经济和其他领域的霸权。他同时表示,应重新考虑美国发起的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机制。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9日表示,普京对朝鲜的访问推动建立了一些机制,可以减少制裁对双边关系的影响。

“俄朝关系的强化实际上是双方各有所需。”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鸣对澎湃新闻分析道,俄罗斯面临西方的压力,所以愿意和朝鲜进一步发展关系,而这对朝鲜改善它的国际地位也有帮助。

朝鲜已公开支持俄罗斯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普京18日在朝鲜《劳动新闻》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俄罗斯“高度评价朝鲜对在乌克兰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的大力支持”,并表示俄罗斯将支持朝鲜人民“与狡诈、危险、侵略性的敌人相对抗以争取独立的斗争”。此次访朝期间,普京再次高度赞扬了朝鲜对俄的支持,称朝鲜“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上采取了客观和平衡的立场,并理解危机最初的真正原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朝鲜半岛研究会副会长詹德斌对澎湃新闻表示,朝鲜最大的困难是突破国际社会的制裁。俄罗斯因俄乌冲突而遭受西方制裁,在此情况下,俄罗斯不履行对朝制裁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国家,如果不履行,制裁就形同虚设。因此,朝鲜能争取到这一点就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对澎湃新闻分析称:“有消息提到,莫斯科近期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挫败了美国向平壤施加更大经济压力的企图,随后又以否决权阻止了参与监督联合国制裁制度执行情况的官方专家组的工作。普京在平壤表示,他认为联合国对朝鲜的现行制裁制度应根据地缘政治现实的巨大变化进行修订。但这一声明看起来完全不意味着莫斯科打算违反目前仍然有效的安理会决议。”

据媒体报道,普京19日在朝鲜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无限期制裁制度需重新审查。今年3月,俄罗斯否决延长联合国朝鲜制裁专家小组任期,该小组15年来一直在审查朝鲜违反制裁的情况。这是此专家小组成立15年来,俄罗斯首次反对延长他们的任期。

“莫斯科对平壤认真的意愿”

俄朝双方于19日正式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科尔图诺夫将该条约称为,普京24年来首访朝鲜期间所达成的最重要成果。据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此前介绍,该条约将取代此前于1961年签署的《苏朝友好互助合作条约》以及2000年普京访朝期间签署的《俄朝友好睦邻合作条约》,以适应“世界和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的深刻演变”以及俄朝两国关系的变化,同时不会针对第三国。普京则将之称为一份基本文件,将成为两国未来多年关系的基础。

金正恩和普京19日在共同记者会上表示,两国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将把两国之间的互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俄朝关系的长期深化设定了大规模的任务和基准,包括政治、贸易和投资、文化、人道主义和安全领域。

尽管条约全文暂未公布,但俄朝两国元首19日对外透露了一些关键内容。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被外媒称为“共同防御条款”的相关内容。

普京当日提到,俄罗斯和朝鲜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规定在一方受到侵略时相互进行援助。普京还表示,莫斯科和平壤对军事和政治紧张局势升级根源的评估不谋而合,即美国在次区域扩大其军事基础设施的对抗政策。与此同时,韩国、日本和与朝鲜敌对的国家军队参与的各种军事演习的规模和强度显著增加。普京认为,这些现象破坏了和平与稳定,威胁到东北亚所有国家的安全。

俄方还表示,不排除发展与朝鲜签署条约相关的军事技术合作。自去年9月普京与金正恩在俄东方航天发射场会面,俄朝之间军事合作动向备受关注。当时,普京提及“朝鲜领导人对火箭技术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还寻求在航天领域取得发展”。那次会见的2个月后,朝鲜将该国第一颗侦察卫星送入轨道。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9日,朝鲜平壤锦绣山迎宾馆的花园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左)正在散步。视觉中国 图

詹德斌指出,朝鲜在常规军力上落后于韩国,特别是潜艇、空军和卫星方面的能力亟需大幅提升。俄罗斯军工产业掌握了核心的先进技术,而且作为航天大国,曾与韩国合作研发“罗老”号火箭,那么俄罗斯同样也可以帮助朝鲜。

有报道称,美国及其盟友对俄朝间可能达成的军备安排表示出越来越大的担忧,担心平壤将向莫斯科提供弹药,以换取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这可能会增强朝鲜核武器和导弹计划所构成的威胁。在普京访朝前夕,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北约担心俄罗斯“在朝鲜的导弹和核计划方面提供潜在支持”,并称将在下个月于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加强北约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日本的伙伴关系。

克里姆林宫已表示,俄朝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不会做任何不符合国际法的事情。

除安全层面合作外,同处西方诸多制裁之下的俄朝两国此次还签署了关于修建横跨图们江的边境公路桥以及在医疗保健、医学教育和科学领域开展合作的政府间协议。

科尔图诺夫分析称,俄朝均希望尽量减少单边制裁对经济的影响,这在客观上拉近了两国距离,促使其寻求新的贸易和结算机制,全面扩大经济等领域合作。据他介绍,访问期间,两国元首特别讨论了扩大农业、能源、通信、建筑和运输领域合作的前景,为学术、文化和旅游交流提供新的动力,希望加快恢复两国之间的直接空中联系,包括开通莫斯科-新西伯利亚-平壤航线。

对于上述合作领域的重视,悉数体现在俄汇聚了外交、国防、自然资源、卫生、交通、航天、铁路等多部门官员的庞大代表团之中。科尔图诺夫说,前来朝鲜首都的俄罗斯代表团人数众多、代表性强,这表明了“莫斯科对平壤认真的意愿”。

“不过,俄罗斯不会让朝鲜予取予求,因为还要考虑到半岛力量的平衡,全盘考虑对朝韩以及对美国的政策。”詹德斌说道。

俄朝拉近距离“撬动”韩国?

半岛北边响起欢呼声,南边忧心忡忡。据央视新闻19日报道,韩方称已向俄罗斯发出警示信息,还声称“我们认为核与导弹相关项目是红线,但这要和美国商量。”

“普京此次访朝展现出的积极姿态,撬动韩国也是主要目的之一。”詹德斌说,对俄罗斯来说,一方面对韩国的经贸需求很大,尤其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需要韩国的资本和技术。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后,韩国对俄制裁都保持在最低程度,大多是参与美国发起的多边制裁。

有观点认为,2000年普京访朝之后,积极改善俄朝关系,对朝韩推进等距离外交。对朝要求维护东北亚地区稳定,对韩则要求进行经济合作。

俄乌冲突前,韩国是俄在亚太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俄海关统计数据,两国贸易额2021年达到298.82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据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官网消息,2015年4月,韩国企业是俄远东超前发展区首个外国投资者,随后俄韩商定成立工作协商机制,合作在远东地区进行投资。在俄所有亚洲贸易伙伴中,韩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当时韩国投资者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特区的项目投资额已达7000万美元。

然而,到了2022年,两国贸易额降幅已达23%。2023年7月,尹锡悦突访乌克兰,承诺扩大援助。至当年年底,韩国已将1159种产品列入对俄“出口管制”清单,包括三星、现代在内的多个韩国大型企业也都退出俄罗斯市场。

相比之下,朝俄之间贸易往来开始升温。2022年,俄朝贸易额仅为378万美元。而在朝鲜解除新冠疫情封控措施后,2023年前十个月,俄朝贸易额已超过2900万美元。当年6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俄罗斯恢复了对朝鲜的石油供应。普京在平壤时承认两国贸易额不大,但是呈现出非常好的态势,2023年贸易额增长了8倍,今年前5个月又增长了54%。

经贸之外,俄罗斯也在紧盯韩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普京6月5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在与韩国政府合作时,我们未观察到任何“厌俄”(Russophobic)的态度,而且韩国没有向(乌克兰)争端地区提供任何武器,俄方对此表示感谢。今年2月,俄罗斯驻韩大使格奥尔基∙季诺维耶夫在接受韩媒采访时表示,韩国是被迫加入对俄制裁的国家,并被俄罗斯列入“非友好国家”名单,期待未来两国关系重回友好睦邻的轨道。

在科尔图诺夫看来,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韩国参与反俄制裁流于形式,并未阻碍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但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韩国制裁愈发严厉,大型企业纷纷退出俄市场。虽然韩国没有正式向乌克兰供应武器,但波兰在购买了韩国坦克后可向乌克兰转让其库存的老式苏联坦克。除此之外,无论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三边军事合作的迅速发展,还是尹锡悦关于重新考虑韩无核地位的声明,均令俄感到担忧。

俄乌冲突爆发后,在韩国总统尹锡悦的价值观外交下,该国军援乌克兰的立场曾一度摇摆。去年3月,韩国总统尹锡悦提出“若俄罗斯大规模攻击乌克兰平民”等,或将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援。此番言论受到俄方的严厉警告。4个月后,尹锡悦突访乌克兰,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称将加大援助规模,但避谈杀伤性武器。

几乎同时发生的是,俄朝双方领导人开始了密集的高层互访。2023年,俄时任防长绍伊古、外长拉夫罗夫先后访朝,金正恩本人也于当年9月访俄。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俄朝已进行18次副部长级以上官员的访问,而这也创下了金正恩时代的最高纪录。

此前韩国对俄制裁上,大多是参与美国发起的多边制裁,直到今年4月,韩国政府首次对俄罗斯籍船舶、机构和个人实施单独制裁。俄方称此为“非友好行为”。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由于受美国支持的韩国的错误行为,俄韩关系陷入严重危机。她将两国关系恶化的矛头指向了另一端。

詹德斌认为,俄朝之间的合作不一定都是目的,有一些是手段。比如从警示韩国的角度来看,韩国如果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所收敛,实际上目的就达到了,就不需要再强化俄朝军事合作来刺激韩国。詹德斌另外补充说,韩国一方面警告俄罗斯,同时担心俄朝关系强化后,韩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发展将更加困难。而且一旦失去俄罗斯的协助,韩国也很难解决对朝问题。

此外,半岛南北对抗之弦再度绷紧。从5月28日晚至6月2日凌晨,朝方用3500多个各种气球向韩国边境地带和首都圈散发了废纸和污物15吨。韩国政府6月4日举行国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中止韩朝《9·19军事协议》全部条款效力的议案。这意味着,协议中“禁止朝韩采取针对对方的敌对行为”的限制完全解除。韩国政府当天立即宣布,将恢复军事分界线和西北岛屿一切军事活动。

科尔图诺夫提到,从俄罗斯视角出发,在朝韩关系再次恶化、半岛意外爆发武装冲突的风险增加的背景下,俄朝之间签署的新协议可被视为试图稳定半岛局势的尝试,将使俄朝关系更加清晰。而韩国在许多俄罗斯专家看来比日本更容易重新考虑其目前对俄的强硬态度,因为韩国在平衡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方面比日本更有经验。

韩国政府对此尚未置评,表示正谨慎关注相关动向。有韩媒发评呼吁韩国政府谨慎管理对华、对俄外交。

俄罗斯“向东看”

除半岛局势之外,普京此次访朝也有更广阔层面上的考量。结束对朝访问后,普京随即启程前往越南,并于当地时间20日凌晨抵达越南首都河内,开启其其亚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有报道称,越南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有自己完善、平衡的关系体系,该国特殊的政治意义以及俄越两国关系中的经济议题对俄而言都非常重要,在俄“向东转”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东西身份之辨,是横跨欧亚的俄罗斯长期没有定论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叶林钦政府带领俄罗斯加速向西方靠拢,俄美于1992年签署《戴维营宣言》,“不再视对方为潜在对手”。然而,种种让步与示好并未让俄罗斯真正被西方接纳,从而引发俄精英反思。1993年外交政策构想中,曾经被当作“包袱”甩掉的独联体国家代替西方,成为俄外交首要关注方向。在欧亚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转向东方的议论之声开始出现。

尽管如此,及至普京出任总统之时,俄罗斯尚未彻底放弃“向西看”,甚至在9·11事件后迎来了与美国短暂的“蜜月期”。但在数场颜色革命以及北约东扩之下,俄西方关系急剧下滑。在2007年慕尼黑会议上普京对美国及北约政策的强硬批评声中,俄罗斯对西方的幻想宣告破灭,双方矛盾随着俄格战争以及乌克兰危机而彻底爆发。

与此同时,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意愿也愈发强烈。2012年,APEC论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俄首次将自己完全定位为亚太大国,明确了“向东看”的方向。2014年后,在西方制裁之下,俄开始推进欧亚经济联盟运转,以“大欧亚”构想取代了此前的“大欧洲”设想。在一些学者看来,这样的转变既是因为俄看到了东方的变化所蕴含的政治和经济机遇,也是因为在克里米亚危机后西方这一选择的逐渐消失。

2022年2月,俄乌之间战火燃起,俄西方关系也随之跌入谷底。俄专家奥列格·巴拉班诺夫今年6月7日撰文称:“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宣传应将目光投向东方,不应将整个经济面向西方。但与此同时,俄实际活动的很大一部分仍与欧盟有关。许多俄罗斯精英在职业活动和私人生活中都倾向于以欧洲为主导。这成为实现向东方转向的真正障碍。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将重点转向东方。”

在普京开启此次亚洲两国之行前,乌克兰问题瑞士“和平峰会”刚刚落下帷幕,全球南方国家的立场备受各方关注。有媒体报道称,全球南方的大多数国家没有出现在峰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签署国名单上。

关注全球南方国家立场的,不仅仅是乌克兰。科尔图诺夫指出,普京今年5月迈入新任期以来先后访问中国、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如今又前往朝鲜及越南,这“绝非巧合”。普京希望通过自己的外交活动向其西方对手表明,任何在国际舞台上孤立俄的企图都不会成功。

“毫无疑问,普京对朝鲜及越南的访问明确证实了俄外交政策和对外经济优先事项的转变。俄正日益转向亚洲和发展中世界的其他地区。这种方向的变化反映了俄对世界力量平衡变化和未来多中心世界秩序的看法。在全球发展的所有基本问题上,俄观点并不是与来自全球南方的所有伙伴的观点一致,但总有机会与这些伙伴进行平等和感兴趣的对话。”科尔图诺夫说。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