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轻量化规模商用!华为+三大运营商入局 成本优势尚未体现|聚焦

5G轻量化规模商用!华为+三大运营商入局 成本优势尚未体现|聚焦
2024年06月20日 20:07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6月20日讯(记者 黄心怡) 近日,华为联合三大运营商发布5G轻量化(RedCap)长稳标准及首批生态证书。《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多方获悉,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推动5G轻量化的规模商用,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首颗自研RedCap芯片量产,同时推出10余款通信模组、150多款行业终端。

中国电信则正构建5G行业终端生态。包括成都鼎桥、利尔达移远通信、浪潮通信、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28个终端厂商总计90款终端,将在2024年完成5G Inside终端生态认证。

据了解,RedCap当下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工厂、电力等垂直行业市场。此外,5G RedCap也有望赋能汽车网联市场,相关厂商正在推进RedCap车载模组立项开发。

▍5G轻量化普及加速

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2024年9月前完成基于3GPP R17版本的5G RedCap行业标准制定,2024年12月前实现超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连续覆盖,并按需向县城城区延伸覆盖,满足可穿戴设备、智慧汽车等移动场景的应用需求。

目前,各省市都在推动5G轻量化的商用验证。广东完成全域3.5GHz+2.1GHz共12万站的RedCap功能开通,形成一张广域连续5G RedCap网络;浙江全省11个地市城区实现RedCap连续覆盖;陕西完成了全省10000+套站RedCap功能开通,实现了全省县城以上覆盖;中国电信和联通已有17省份开通5G RedCap,广东、浙江、陕西等开通规模较大。中国移动已在200+城市开通基站超过30万+。

信通院首席专家、副总工续合元向《科创板日报》介绍,5G应用进入到规模化关键期,中高速物联成为5G RedCap的重点应用场景及市场。5G行业终端国内发展迅速,成为产业蓝海。而5G RedCap的落地,将加速融合终端市场进程。

▍中移动首颗RedCap芯片年底量产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开启5GRedCap规模化商用部署。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健介绍,中国移动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Redcap商用网络,覆盖全国超200个城市,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北京、辽宁、四川、云南17省完成省内连续覆盖,支持RedCap的5G基站总规模超30万

在具体规划上,预计2024年中国移动首颗自研RedCap芯片量产,计划推出10余款通信模组、150多款行业终端。

据悉,5G RedCap主要面向工厂、港口、电力等行业。中移物联RedCap模组MR880A已送测电力、工业、视频等客户30余家,还在研发中的MR885A面向小型化智能穿戴市场,MR880X则针对更低成本的芯片平台,推动RedCap模组价格下降。

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经理何非介绍,中国联通全球首发的雁飞5G RedCap商用化模组,应用于电力能源、工业制造等领域,推出超过20+行业终端产品。同时,针对工业传感、电力能源、视频监控等低速率、低功耗、5G关键特性强需求的行业客户场景,持续选代RedCap模组型号。

何非分享了一些落地案例:山东某项目部署了全国首套省域5G RedCap电力专网,接入电力5G RedCap终端1万余台,实现电力系统未端业务的广域互联,满足了电网分区分域安全隔离要求,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12类场景中部署5G应用;在广东某产线改造项目中,实现RedCap在家电制造领域的首次商用落地。

中国电信正组织5G行业终端生态。中国电信天翼物联行业研究总监王志成表示,包括成都鼎桥、利尔达、移远通信、浪潮通信、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28个终端厂商总计90款终端,将在24年完成5G Inside终端生态认证。

▍RedCap有望填补5G车载空白市场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涛看好RedCap在车载模组的发展空间。他介绍,目前5G车载模组集中车规领域,以高通平台为主,其全球市场占比达到90%,其价格普遍较高,约600-700元,成为5G渗透瓶颈。

“车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对成本敏感性高。而200-600元车规模组档位缺失,5G升级需要更多档位选择,RedCap车规模组可有效填补缺口。”

马涛透露,鼎桥通信首款5G车规模组预计今年上线。不过谈及车载模组今年能否实现放量,他扔持谨慎的态度,“还需要时间。”

除了车载领域外,鼎桥通信还布局各类终端超80款,支撑消费、工业、电网、IPC等业务。24年底预计会推出百款终端,全面支撑商用,穿戴、IPC业务将迎上量期。

高新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监李煜也提到,RedCap将赋能汽车网联市场新机遇,公司正推进5G RedCap在汽车行业的落地。“计划今年9月ES样片完成,12月份启动3家POC项目,25年完成主要车厂的RedCap立项开发,并在2026年实现85%的车厂导入。”

作为国内化学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今年是万华化学的数智化年。万华化学数智化部总监纪现清透露,正推进5G RedCap原生终端融合5G一张网。万华(山东)一期上线500路RedCap摄像头;万华(福建)一期上线百路,二期规划上线3000路RedCap摄像头。此外,正建设5G防爆专网,通过宏站微站协同,目标年底上线5000个5G终端。

▍场景碎片化,成本优势尚未体现

RedCap规模化商用仍存在一系列挑战,何非将其总结为“卡点”“堵点”“难点”“痛点”。

卡点包括芯片供给不足,可量产的厂商少、价格偏高;堵点则是测试标准不完善、测试标准尚未统一、测试用例仍需完善、场景化测试用例不足;难点在于与5G增强特性的融合,包括uRLLC与RedCap融合、5G定位与RedCap融合5G高精度摄时与RedCap融合;痛点是端网云融合应用开发,比如行业应用需求与网络、终端能力区配不充分,网络改造尚需定制、柔性不足等。

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线产品事业群总经理何佳认为,RedCap终端生态已初现规模,但网络升级仍需加快,重点地域更需连续覆盖。此外,物联场景碎片化、终端形态多样,导致开发投入大,厂家亟需“普适”软件开发框架,用软件定义硬件,终端厂商需要更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

杭州赋信科技有限公司CEO张志敏称,5G B端应用痛点在于客户需要场景化的,而不是单一产品,但眼下产业链各自为政,碎片化、集成成本高,行业属性重,诉求不一,缺乏5G集成商来提供场景化的方案。此外,5G的投资缺少清晰的投入产出数据,导致用户投资无法有效决策。终端厂商维护成本也较高,无针对具体应用点位的质量监测

Omdia资深首席分析师杨光认为,5G RedCap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市场机会来看,国内的SA网络已经完全成熟,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也已经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RedCap网络部署计划。在5G行业应用方面,无论是部署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很好的进展。可以说,RedCap规模部署的基础条件已经比较成熟。

但另一方面,RedCap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垂直行业市场。这一市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通信解决方案的成熟程度,还有赖于行业自身数字化转型的进展、节奏和投资意愿。尤其在当下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如何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进而促进基于RedCap的5G行业应用的部署,是整个电信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可能还需要政策层面的推动和激励。

一家汽车行业的客户也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与4G相比,还没有看到5G RedCap的成本优势。对此,杨光认为,当前5G成本确实要比4G LTE Cat 1等竞争技术更高,需要运营商下更大的决心。

如果运营商做坚决的投入,加大终端模组的补贴力度,成本并不是很难解决。关键就还在于预期,如果市场预期并不乐观,运营商在下决心做大规模投入时候确实可能会比较犹豫。”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