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欧洲企业加码在华投资背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肩国际标准

这些欧洲企业加码在华投资背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比肩国际标准
2024年06月20日 17:33 澎湃新闻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衡量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有了这种良好知识产权制度的加持,外企会继续扩大投资中国市场。”6月19日,拜耳中国知识产权副总裁刘红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群访时表示,在过去五年,拜耳处方药在中国取得了累计近30个新产品或新适应证的批准,上市速度几乎与全球同步。

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消费领域,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也能保护社会创新力量。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以来,中国专利法历经多次修改。在上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每年制定实施《上海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把外资企业专利、商标纳入行政保护重点范围。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办理涉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60余件,查处涉外商标侵权违法案件1000余件。

知识产权保护达到国际标准,中国成为首选市场

刘红强认为,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国的专利法是1984年才落地的,对药品的专利保护是1993年才开始的,满打满算到现在也就40年。而发达国家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起点不同。虽然起步晚,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从纵向来看,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对专利保护的进步还是相当大的,即使是横向比较,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

“中国的专利侵权有两条救济途径,一条是传统的司法途径,就是去法院起诉;另一条就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维权途径,这种双轨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独特的。司法程序时间长,耗费成本会更高,但是行政程序耗费的成本就要低得多。”刘红强表示,在医药领域,专利是业务的生命线。中国在2021年专利法修改之后引入药品专利性补偿制度,这对医药企业确实一个是极大的利好。在引入这一制度后,更多外企会把中国作为首选的市场。

进入中国140多年来,拜耳始终在持续投资中国市场。2023年10月,拜耳在中国布局的首个创新中心——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启动,同时,拜耳影像诊断北京工厂正式启用。今年5月21日,拜耳健康消费品与启东市政府在江苏启东进行签约。根据协议,拜耳将在启东投资建设全新的拜耳健康消费品启东供应中心,一期投资额达6亿元人民币,预计新供应中心将于2028年实现投产。

中国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深有感触的还有阿斯利康。2021年,阿斯利康一重磅药品专利遭受挑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被维持有效。2023年,阿斯利康(瑞典)有限公司与中国一家企业发生专利侵权纠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及时作出行政裁决,高效处理药品专利纠纷。2024年,该行政裁决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选入《2023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案典型案例》和《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在解决上述专利问题后,阿斯利康近几年陆续在华增资近90亿元:2022年,阿斯利康在中国增资1.8亿元建设药品生产线;2023年,阿斯利康于中国增资1.9亿元建设相关药品新生产线,持续引入药品核心技术,并增资7亿美元建立青岛工厂;今年继续在中国增资4.75亿美元建立无锡小分子药物工厂。

除了直接投资建厂,阿斯利康还不断推动中国创新的国际化发展。2023年,阿斯利康与8家中国本土企业达成全球授权协议,总金额达约60亿美元,其中5家都是注册在上海的生物医药企业。亘喜生物更是成为首家被跨国药企全资并购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阿斯利康中国助理副总裁,中国及亚洲知识产权总顾问徐锋表示,不断完善的医药知识产权制度是医药创新及企业投资的驱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励医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医药创新主体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为中国医药创新提供动力。

记者从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聚焦生物医药领域,上海出台《关于加强本市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引入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和企业自主承诺制度。作为案件前置审查地,支撑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提出的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审结。支持德国拜耳、瑞士罗氏制药、日本武田制药等一批知名药企通过专利行政裁决高效解决专利纠纷。

国际化营商环境带来发展信心

受益知识产权保护的外企不仅仅只有药企。

“有能力,有智慧,有热情,有知识,有支持,与很多国家相比,中国做得很好。”6月19日,谈及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评价,乐高集团副总裁、亚太及中国区总法律顾问罗灿(Robin Smith)表达了上述感受。

今年4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侵犯乐高拼搭玩具著作权案作出终审裁定,维持一审法院判决,即判处被告单位L公司罚金6亿元,判处主犯被告人陈树某、陈坤某有期徒刑9年和8年,并处罚金2000万元和1500元,判处从犯被告人陈新某、陈某、朱海某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六个月的刑罚,并处相应的罚金。

上述案件可追溯至2022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黄浦分局成功摧毁了生产、销售侵害乐高品牌著作权的犯罪团伙。警方现场抓获十余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包装、仓储等窝点6处,查扣大量与乐高玩具近乎一模一样的侵权产品。2023年5月,黄浦分局又成功打击了位于南昌和临沂的“博乐”一级经销商。

近些年,类似乐高集团的模块积木国产企业也在迅速发展。对此,罗灿表示,乐高集团欢迎公平竞争,同时希望遵循相应的规则,不能以侵害商标和设计的方式损害消费者权益。

乐高集团于1932年创立于丹麦比隆,1983年,首批乐高产品销往中国,2014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区总部,是全球五大地区总部之一。目前,乐高集团的品牌零售业务已进入中国大陆一百多个城市,总计已开设超400家品牌零售店,占世界乐高品牌零售店总数的比例近一半。

罗灿表示,乐高集团感受到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一系列努力,对于乐高集团这样以创新为基因的外企来说,真正享受到了先进、合法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也因此对中国市场的长远发展充满信心。

维权不是最终目的,乐高集团还在助力推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构筑更加优质的创新环境。据悉,自2019年起,乐高集团联合相关机构在全国10座城市的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和试点学校成功举办了“知识产权知识进校园”活动,为超过900名中小学生开展商标知识普及与体验活动。2023年7月至8月,乐高集团等再次举办“知识产权第二课堂”活动,将商标知识和知识产权教育带入上海、长沙、成都、青岛的社区,面向超过500位社区居民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罗灿介绍,乐高集团还与上海市徐汇区政府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希望以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也能理解创新,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方面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聚焦在沪外资企业实际需求,持续做好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工作,包括加强沟通交流,多渠道面向外资企业介绍上海知识产权最新政策及工作进展,及时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知识产权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