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名工人成功转移的背后

299名工人成功转移的背后
2024年06月20日 14:09 媒体滚动

浙江丽水持续健全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工作体系,激活“神经末梢”

近日,浙江丽水降雨不断,水位持续上涨,299名工人的安危牵动人心。各方联动下,一场大转移冒雨展开。

自6月9日浙江进入梅汛期以来,该省西南部降雨集中。17日,丽水市9个县(市、区)中的7个将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提升至最高级别。面对严峻形势,浙江省丽水市充分发挥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工作体系实效,有力有序处置多起险情。

细致巡查 敏锐研判 果断转移

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4公里外的麻车岗山坳深处,有一片施工人员生活区(见右图),住着G235国道云和段改建工程项目的299名工人。

6月9日,正值端午假期,雨下得很大。根据预报,雨势还将持续数日,石塘镇政府便第一时间通知各村干部值班备勤。

6月11日,石塘镇收到雷暴大风、地质灾害、山洪等橙色预警后,要求加强对在建工程、库区、山区道路等的巡查排险。小顺村应急管理员王朝云知道山坳里住着许多施工人员,巡查排查时格外留心。11日下午,降雨量进一步增大。王朝云巡查时,发现村后龙丽高速公路高架桥下,施工便道的水泥涵洞被雨水冲下来的杂物堵塞,导致河道水位上涨。他赶紧上报情况,调来挖掘机,将施工便道挖开,及时疏通了河道。

当日傍晚,暴雨如注。17时25分,王朝云到G235国道麻车岗山坳口巡查时,发现有多处积水,但未发现其他异常。19时58分,因担心施工项目生活区内工人们的安全,王朝云再次前往山坳口查看,发现水位已没过膝盖,且附近公路边的山体有松动迹象。20时7分,王朝云通过手机登录浙江省灾害风险隐患上报系统,如实报送情况,并向石塘镇政府进行电话报告。20时25分,石塘镇组织人员到现场核实,并与项目部负责人刘永亮取得联系,要求其通知生活区工棚内的工人立即转移。

20时50分,在项目部统一组织下,工人们开始向小顺村文化礼堂以及附近培训学校进行转移。22时30分,生活区共299名施工人员全部转移完毕。

17日上午,暴雨依然在下。记者在小顺村看到,当时被临时安置在村文化礼堂的工人已被转移到条件更好的云和县安置点内。

在培训学校宿舍,记者见到了部分被安置在此的工人。来自湖北十堰的带班组长曾键等人在聊天,他们告诉记者,转移那天雨非常大,大部分工友因为停工,都在生活区内休息。由于生活区在山坳里,他们很担心两侧的山体会因大雨发生滑坡。他们还组织了几个人,去疏通生活区旁边的排水沟。“幸好及时转移,不然太危险了。”曾键感慨道。

入汛以来,这样的成功避险案例在丽水并非个例。

“幸好有你们,我们一家人才能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6月12日,在避灾安置点,85岁的村民沈世树紧紧握着镇干部的手感谢道。10分钟前,他们一家五口在丽水市庆元县竹口镇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匆忙撤离。此前,该镇工作人员在隐患排查时,发现山体有松动、水质变浑,后地质专家团队赶赴现场确认存在安全隐患。当日15时40分,沈世树夫妇家后山发生山体滑坡。

洪水没过西溪村溪流上的桥洞,村民就要撤离——这是庆元县龙溪乡干部总结出的“土警戒线”。6月15日4时25分,龙溪乡干部吴其锋和林锋在值班时,发现河水上涨迅速,开始转移群众。20多分钟后,全村31户88名受影响的村民全部转移到避灾安置点。

6月11日10时左右,丽水市龙泉市西街街道应急管理员梅舒根在巡查时,发现凤凰路一处房屋后山泥土有松动迹象,便即刻上报,组织受威胁区域11户34人撤离。同时,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置险情,圈定危险区范围。次日23时,该隐患点发生塌方,塌方量900余立方米,因人员转移及时,未造成伤亡。

激活末梢 预警到人 联合处置

17日,在从云和县前往石塘镇仅20余公里的路途中,记者就发现公路边有5处塌方。云和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秦志告诉记者,该县的地质条件决定了山体岩石不稳定,一遇到连续降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近年来,云和县聚焦精准预警、重点防治、应急保障、备战备勤等环节,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减灾治理体系。”云和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高时圣介绍,在平时,该县积极完善灾害风险治理体系,开展风险识别、隐患排查、整改销号全过程闭环管理;有突发情况时,该县严格落实浙江省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35”预警叫应机制等,全面发挥应急处置效能。

为做好自然灾害应急避险工作,多年来,丽水市在方法和理念上不断优化,确保受威胁群众第一时间撤得出、不回流。

“在强化防汛机制建设方面,我们下了很多功夫。”在丽水市应急指挥大厅,连续值守多日的该市应急管理局防汛减灾处处长胡来福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该市结合山区汛期、台风集中期强对流天气局部性多发等特征,制定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重点举措的指导意见,建设基层防御应对局地强降雨工作体系,从乡、村、群众三级入手,激活“神经末梢”,对上贯通浙江省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

“按照省里的有关部署,我们拟定了防汛防台‘乡自为战、村自为战’工作规则,在乡镇(街道)成立乡级防汛防台指挥部,在行政村(社区)成立村级防汛防台工作组,配备村级应急管理员,落实每人每月500元至1000元补贴,推动工作有统筹、隐患早发现、人员快转移。”胡来福介绍,该市明确乡级政府可根据当地雨势雨量实际情况,自主启动或调整响应等级,细化防范应对措施。

为保障预警、响应信息到户、到人,该市强化预警信息发布联动,整合市级新闻媒体,明确在不同预警和响应等级下的信息发布平台,多维度确保灾害信息员和应急管理员收到预警信息。

此外,作为全省开展巨灾保险工作的试点地区之一,该市用市场化手段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引导保险机构参与自然灾害事前防御。据丽水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胡俊杰介绍,在本轮强降雨应对过程中,云和、庆元两县已完成巨灾保险赔付工作,共计62万余元。该市每年提取年度总保费的5%,将其作为风险减量服务资金,用于完善乡镇(街道)灾前预防措施,探索建立“应急管理+保险服务”风险减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乡村基础防灾减灾水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工人 丽水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