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伊莎贝尔·科纳罗:从无序中寻找诗意,用物再现“风景”多样性

艺术家伊莎贝尔·科纳罗:从无序中寻找诗意,用物再现“风景”多样性
2024年06月20日 11:13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10幅彩色照片“绘制”出一幅抽象的风景画、5件影像作品以蒙太奇的手法构造如梦似境的世界、 5件浮雕作品在“重构”与“再现”的过程模糊着物体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今日美术馆《伊莎贝尔·科纳罗个展》中,这也是伊莎贝尔·科纳罗在亚洲范围内首个重要机构个展。

展览通过四大系列的总共27件作品,全景式地展现了科纳罗标志性的大型雕塑装置以及她在架上与影像领域的探索,其跨文化的背景与作品所蕴含的审慎、思辨且带有历史厚度的力量,让科纳罗在当代艺术界备受瞩目。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说道:“艺术家持续在探讨媒介之间的关系,并在创作中将物体结构再重塑。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古老的大师画作转化为三维装置;一部电影转化为图谱,又或将极简主义的词汇转化为富有更多情感的语言。”

二维与三维,无序中有着诗意的关联

马塞尔·杜尚在一百多年前曾说,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品也可以是艺术品,因为你把它放在了展台上。

科纳罗此次展出的“风景”系列装置作品,正是通过审视风景、绘画与雕塑的关系,将普通的生活用品与珍贵的收藏品巧妙融合,编织成一幅幅立体“画卷”。

“观众不再局限于远观,而是可以穿梭于作品之中,体验从河边到山脚下的旅程。”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张震中表示。在这里,观众被邀请突破绘画的二维限制,通过三维装置直接置身于风景之中,自由选择视角,体验徘徊于多重维度的不同感受。创作不断挑战日常物品与艺术品的界限,并允许观众视角自由转换,不仅是对传统艺术观看方式的颠覆,也是对权威视角的打破与再定义。

“ ‘抽象’和‘展示’两个词是我创作的关键,因为所有物体都是按照抽象的方式摆放与展示的。通过将物品以特定的组织形式放置在展台上,我将它们变成艺术品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从远处看这些物品,亦或是走进这些物品之中,正因为它们被放在展台上,从而会建构出我们之前未曾想到过的意义。”科纳罗表示。

正如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班吉和乌图班吉河周围的大草原》,科纳罗巧妙地在木板上排列母亲的首饰和珠宝,这些金属的弯曲形状与木纹的自然纹理交织,并借助摄影、扫描和影印等复制技术,不仅构筑出中非共和国的自然风光,更隐喻着艺术家童年记忆与对历史的复杂情感。

科纳罗称,“有些东西的摆放看似是弱序或无序的,但它们之间其实有着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诗意的关联。我所摆放的物品通常和人的记忆有关,这些物品可能是他们生活中一直在使用的,或者是他们父母一直在使用的,人们会认出这些物品并唤醒自己独特的情绪和感受。”

物质与媒介:不同形式开辟新的表达空间

倘若为此次展览找一个关键词,“‘物质性’一词最具代表性,因为我经常使用不同的材料,这些材料对我来说都有内涵。以木头为例,有些木头来自不同的国家,背后承载着不同国家的历史;有些木头则看起来像土壤或风景,背后有着不同的表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今日美术馆委任,科纳罗特别为中国首次个展创作了全新《风景》装置作品。不同于她过往从西方文化中汲取灵感,科纳罗这次聚焦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品,她深入探究了明代画家吴彬所作《山阴道上图卷》,以独特艺术理念穿越百年中国文化。

“我去北京跳蚤市场寻找能唤起中国文化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物品,包括小石头、书法用的木制和玉石物件、幸运石和珠宝、发簪、用于景观和建筑模型的小树、小船和桥梁。”科纳罗选取北京的古董商店及旧货市场的材料,为“风景”系列新作增添了在地性与中国元素。

对于科纳罗而言,她擅长运用绘画、雕塑、装置和电影等多种创作媒介,探寻表象、空间与情感的交融。而对于不同媒介的使用,科纳罗认为,“每种媒介形式都开辟了新的表达途径。以大型景观装置为例,它们邀请观众走进作品之中,体验空间带来的沉浸感,就像在电影中体验画面的重复和节奏一样。而当这些景观转化为绘画或雕塑时,它们又成为了静态的艺术,让观众能够细致观察并沉思其内涵,展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多样性。”

AIGC作为时下火热的媒介与表达形式,科纳罗表示已经尝试过用AI的方式剪辑电影,“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并没有编排图像的顺序,但是AI以一种我未曾用到的方式帮我做了这件事。”

“但是归根结底,AIGC依赖于已有的图像、句子和作品,因此,即使你可以用许多不同的、看起来非常创新的方式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它仍然不是完全创新的,因为AI只是组合,并没有创作。”科纳罗称:“至少现在对我来说,我能识别出哪些是AI生成的图像,它们总是平泛的,并没有人类所能创造的那么特别,所以也就没有艺术形式可言。一直都是作品背后的人、背后的艺术家,赋予他们创造的意图。”

东方与西方:用艺术共建中法文化交流桥梁

事实上,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同时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科纳罗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作品,推动了国际艺术互鉴,共建中法文化交流桥梁。本次展览更是作为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的重要展览项目,为中法文化对话注入新活力。

图为艺术家伊莎贝尔·科纳罗图为艺术家伊莎贝尔·科纳罗

在科纳罗的作品中也体现着跨文化的交流。“欧洲风景画强调透视和层次感,有一个高低错落的区别,来凸显出整个画作的层次感,往往前景比较小,后景比较大;而中国风景画则更注重平面上的和谐统一,我从中也汲取了很多灵感。在我的新作中,我尝试减少透视手法的应用,让前景与后景在视觉上趋于平等,创造出一种新的平衡与和谐。”

伊莎贝尔·科纳罗也同时拥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一名当代艺术家,也是一名策展人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促进中法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科纳罗则以教育工作者身份发出了号召。“我是一名巴黎艺术学校的教师,同时也是阿姆斯特丹一家高等艺术学院的顾问。这两所学校都有很多中国年轻艺术家申请,我非常鼓励这些优秀的中国年轻艺术家,在世界各地学习和发展他们的艺术。”

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Nicolas Pillerel)表示,伊莎贝尔·科纳罗的展览体现了文化合作领域人文交流的全面重启,他期待中国观众通过展览以及科纳罗对中国绘画传统的致敬,发现作品的多样性:装置、雕塑、影像等。

近年来,今日美术馆在张然馆长的带领下,不断通过展览与活动参与到中法文化之春项目之中,推动中法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互通与交流。裴国良向馆长张然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并表彰张然馆长在艺术领域对弘扬法国和世界文化做出的特殊成绩和杰出贡献。

图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左)与今日美术馆张然馆长(右)图为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左)与今日美术馆张然馆长(右)

张然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非企业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已经沉淀了22年,它依然年轻,充满着饱满的能量、活力和热爱。我也将持续秉持这份使命和责任,更多的支持青年艺术家,呈现更先锋的艺术,和更多的行业伙伴一同探索。也希望有更多的中法两国的艺术家可以加入到我们中来,开展更多对话和碰撞,让中法文化的魅力有更绵长的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风景 伊莎贝尔 艺术家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