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博物馆”可复制吗

“24小时博物馆”可复制吗
2024年06月17日 00:00 大众网-大众日报

  □ 张九龙

  走出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不远处就能看到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该馆的目标群体是中小学生,希望帮助孩子们解锁“双减”之后的新玩法,更好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2022年6月9日,该馆正式开放,是全国首家常态化晚间开放的国有博物馆,至今已运行两年。

  人们不禁好奇,到了晚上,究竟有没有人会去博物馆?“24小时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工作日10点至24点以及周末全天,并非全年24小时开放,但是已经大大超过常规博物馆。官方数据显示,两年来该馆共计接待观众47万余人次,举办特色研学活动300余场,累计营业额超230万元。

  从理论看,延时开放是博物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应有之义。从创办起,博物馆就承担着保存展示文物、促进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由于人力、维护管理等原因,公共博物馆开放时间固定且有限,一般是“朝九晚五”模式,周一还要全天闭馆。人们不一定会赶在深夜凌晨带着孩子前往参观,可是在“双减”环境下,家庭如果需要有这样一片空间,而它恰好存在,那就多了一份“顺理成章”的价值,这侧面反映出公众对博物馆的新期待。

  不过,理论还得考虑实际。“24小时博物馆”能不能变成现实、持续开下去,运营成本是个问题。偌大场馆延时开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这笔账固然可以靠财政投入暂时得以维系,但只有可持续、可复制才能真正走长远、成气候。而且,公平与正义是需要兼顾的。夜游博物馆是少数人的需求,如果因延时而影响博物馆整体运行质量,是否还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呢?

  作为试水者,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是认真算过账的。从空间看,该馆由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沿街的门面房分隔而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大大降低了运维成本。从展陈看,该馆甄选了300余件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并且每个季度更新部分展品,确保博物馆能始终带给观众新鲜感,而不仅仅是为了开放而开放的“假盆景”。从经营看,该馆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经常上线一些研学课程,并加强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课外实践教学,通过收取部分费用,有效缓解了运维压力。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24小时博物馆”提供了理念、技术、手段和业态创新的一种思路,应该肯定。可是该馆存在这么久,为何鲜有其他博物馆跟进?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每座博物馆的财政支持、人员构成、展馆宣传、综合管理等基础各不相同,日常展陈、公共服务的本职工作,有些馆尚且做得艰难,又何谈创新?博物馆创新是多元的,除了延时开放,扩大开放面积、提升观众体验等也可以更出彩。可见,博物馆做好创新文章,因地制宜、因时而为是关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