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科创名匠”|贺高红:潜心科研 创新“膜”技术

首届“全国科创名匠”|贺高红:潜心科研 创新“膜”技术
2024年06月16日 14:2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中工网记者朱洁英

“科技工作者做课题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是要做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立地是要注重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全国科创名匠贺高红以此作为自己的使命。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全国科创名匠贺高红。受访者供图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全国科创名匠贺高红。受访者供图

作为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贺高红是中国第一个气体膜分离技术领域的博士。多年来,她一直潜心进行膜及膜过程的研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梯级耦合回收技术和工艺包,成功实现工业应用,解决了我国炼厂气处理和VOC回收存在的技术落后和回收效率低等问题,核心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中国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VOCs膜分离技术从跟跑到全球领跑作出了重要贡献。

气体膜分离技术是什么?

“炼油厂、炼化企业在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尾气,这些尾气中含有不少氢气。当时,最常见的处理办法是把尾气作为燃料气烧掉,或者使用近-200度的低温深冷回收,但这既耗能又低效。”贺高红举例说。

为了回收这些氢气,需要研究出一种膜进行选择性透过,即让小分子的氢气优先透过去,其他气体被截留。其中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复杂多组分流程设计优化问题。这个问题,当时即便在国外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为解决我国炼厂气处理存在的技术落后问题,贺高红带领她的团队创建了拟三角相图设计膜耦合过程的方法,建立了设计优化理论和系列协同强化工艺包,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贺高红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贺高红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梯级耦合回收技术和工艺包为镇海炼化设计建成全国首套膜耦合炼厂气综合利用装置,年回收氢气1万吨、轻烃和石脑油14万吨。相关技术被中石油和中石化广泛采用,2014年为大连石化设计建成全国最大的石化尾气分离装置。该技术在大连石化、辽阳石化、辽河石化三个项目应用的累计经济效益,就已超过27亿元。该科研成果还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贺高红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创造高性能耐溶胀逆尺寸筛分复合膜。

如果说膜三角相图设计的耦合过程解决的是小分子问题,逆尺寸筛分高性能膜解决的就是大分子问题,即让大分子透过,截留小分子,这难度很大。

贺高红带着团队攻坚克难,最终研制出高性能耐溶胀优先透过大分子的复合膜,打破国际垄断,使我国成为第三个VOCs分离膜生产国,工业应用累计回收烯烃153万吨。这一科研成果,使这种膜在我国的价格大幅度下降。

耐溶胀高性能膜、梯级耦合回收技术和工艺包、炼厂气集中梯级回收方法……这些让普通人理解起来无比艰涩的科研成果,贺高红却投入高度的热情,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科研创新和应用。

近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贺高红位列其中。她说:“下一步我们要围绕环保和节能等领域实现产学研共赢,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高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