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扬州这样夯实“城”载力

向“新”而行 扬州这样夯实“城”载力
2024年06月13日 08:45 媒体滚动

转自:扬州网

扬州软件园。扬州软件园。

新夏方启,叶叶清风。

6月12日,扬州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

这次全会,议程精简,议题重磅——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之以恒建设产业科创名城。

潮从“新”涌,帆向“质”行。在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大局中、在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谋篇布局中,作为总书记寄予期望的“好地方”,扬州如何下好“因地制宜”的先手棋、致胜棋,持续夯实城市的承载力?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扬州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服务支撑全省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给出了精准答案。

以生产力之“新”,提升发展之“质”,实现“好地方”之“好”。翻开约万字的“决定”,从着力打造长三角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到构建完善“613”产业体系……6个方面、23项举措,透露出的信号强烈而坚定。

“扬州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不动摇,围绕全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不动摇。”市委书记王进健在会上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看准了”的基础上“抓紧干”,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推出更多创新性举措,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试验。

春风

坚决扛牢重大责任,向新而行、提质奋进,扬州有信心更有动力

近两个月,事关扬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盛会频频上演。

2024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2024扬州第二届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第二届长三角航空科技产业创新联盟大会、2024扬州数智制造发展大会暨汽摩产业互联网数字平台江苏区域总部启动仪式、2024扬州集成电路产业大会暨国金集团第七期基金招商项目推介会……

此前,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15项重点课题调研,对打造产业科创高地、发展低空经济、建设数字扬州、引建产业基金、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和专精特新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难点问题进行定期调度和解决……

氢能、低空经济、航空科技、数智制造;产业科创、数字扬州、专精特新、智改数转网联,将一场场盛会、一次次调研的关键词串联起来,可以清晰勾勒出扬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全市上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在学习中感悟责任之重,坚决扛牢总书记赋予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重大责任,向新而行、提质奋进,探索开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实践。”市委书记王进健这样表示。

扬杰科技研发生产场景。

如何以一地一域之力,更好服务支撑全国全省大局?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响亮提出“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深入推进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并绘出路线图、列出任务书。

目标已定,发展催人。会场内,一种责任在传递、一股干劲在积蓄,更有一种共识在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扬州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有信心,更有动力。

看基础所在。“扬州历史上就是一座工商名城,产业一直是这座城市兴旺发达的‘密码’。”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峰说,去年,全市工业开票销售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第30位、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8位。“今年以来,全市强化工业经济调度推进,1至5月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工业用电量增长19.4%,形成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看优势所在。“全市聚焦‘613’产业体系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开展项目引建系列活动,今年1至5月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2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04个,24个列省项目、525个市级项目开工率已分别达75%、84%。”市发改委主任陆安亚介绍,目前我市13条新兴产业链中有8条规模过百亿元,去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高于省均3个百分点。

看潜力所在。“今年我市统筹推进科技招商、专精特新培育、企业研发投入‘破零’、‘智改数转网联’、未来产业培育等行动,预计1至5月新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480余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194家,新认定专精特新企业12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友芳说,去年扬州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能力评价中名列第33位,创新生态指数位居长三角城市第13位。此外,全市现有普通高校8所、中等职业学校9所、技工院校12所,在校学生超18万人,“留才率”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1,近年来吸引包括近百名两院院士在内的3300多名“高精尖”人才来扬创新创业。

……

雄厚的产业基础,澎湃的创新动能,丰富的人才资源……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厚积薄发,为扬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也让每一个扬州人心中充满了“走在前、做示范”的信心与动力。

智能化汽车生产线。

起长风

方向愈明、脚步更实,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优势

近日,国内财经自媒体“财经无忌”推送的文章《一个马可·波罗未曾想象的扬州》在全网热传。这篇文章以700多年前曾在扬州做官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视角,由扬州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实践切入,从“是‘重’的也是‘氢’的”“是‘慢’的更是‘快’的”“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三个层面,生动讲述了一个古韵与新质交织、全“新”向前的扬州。

今日的扬州,之所以让人“未曾想象”,因为一个“变”字——产业发展变轻、变优、变新、变绿,更源于一个“新”字——科技创新“新”意盎然、“新”欣向荣。

扬州人深知,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不断提升创新的浓度和贡献度,才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做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613”产业体系“卡链处”“断链点”,深化揭榜挂帅攻关机制,支持企业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滚动培育建设10个企业创新联合体。持续推进科技招商,每年招引1000家科技型企业,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的创新矩阵。

做强创新载体。以聚集科创企业和创新人才为重点任务,大力实施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对照“一个片区、一个产业、一支团队、一只基金”标准,整合优化科创载体布局,健全科技招商机制、载体运营机制、产业孵化机制,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做实创新平台。主动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上海科创中心、南京科创圈建设,高标准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支持扬州大学参与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探索建立龙头企业牵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共同参与的协同攻关模式,不断提升国汽轻量化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扬州)服务中心、北京机电所扬州创新中心、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等平台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引优育强。

仪征化纤工人查看新产品质量。资料图片仪征化纤工人查看新产品质量。资料图片

做优创新生态。深入推进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深化园区招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努力把开发园区打造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布局建设一批技术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生产、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

……

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只有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才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在全会上,市委书记王进健用了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擘画了扬州建强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支撑的新路径。

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扎实开展传统产业焕新工程,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持续夯实算力、算法、模型、数据等技术底座,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引导企业上“云”、设备加“芯”、生产换“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让新兴产业“长成林”。系统推动“613”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招引和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加大应用场景创新和本地产品推广力度,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持续推进强链补链延链。

让未来产业“快生根”。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深化与国家未来技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扬州未来产业研究院的合作,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元宇宙、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聚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和技术堵点,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加速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扬帆正当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切实以过硬的能力作风扛起‘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与会同志表示,创新发展要靠项目支撑,当下距离上半年结束还有不到20天时间,要锚定“上半年列省项目全开工、市级项目新开工率超90%”“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的目标,全力推动在谈项目快落地、签约项目快动工、在建项目快推进、储备项目快转化,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扬州晶澳生产车间。

振雄风

敢于和优者比、强者拼、快者跑,推动更多工作形成标志性成果

5月28日,扬州举行首届“扬州企业家日”活动,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企业家致敬,全市各部门单位纷纷亮出服务新举措,争当企业家创新发展最有力的依靠、最温馨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

企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单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载体,是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广大企业要发挥好创新主体作用,政府部门更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为企服务效能。

“我们将增强经营主体的感受度,树立‘用户思维’,注重‘客户体验’,确保出台的政策让企业能‘解渴’、受欢迎,全力实现营商环境指数在全省位次前移,以扬州营商环境‘软实力’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内生动力与投资兴业信心。”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务办主任朱勇表示,扬州已连续11年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2号文件”,年内将推动更多事项“两个免于提交”“零材料办理”,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力争营商环境各项评价指标进入全省前五,全面营造尊商亲商安商浓厚氛围。

如何放大扬州在国省战略中的比较优势?如何在更大范围内联动链接资源,让更多先进的新质生产要素在扬州加速汇聚奔流?“我们将积极推动改革与开放双向发力,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南京都市圈、宁镇扬一体化,推进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等重点项目建设。”陆安亚表示,将不断推动创新和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航空产业、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载体;推动转型与发展互促共进,布局推进一批低空经济、零碳负碳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民生和安全一体实施,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丰尚公司生产线。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钱峰表示,工信部门将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在“质”上狠下功夫,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产业发展的质态质效,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2年降低10%。大力开展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构建绿色供应链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光伏+”、氢储能及加氢站试点、便捷充换电基础设施、二氧化碳捕集和高值化利用试点等绿色低碳示范项目,每年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

“加快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离不开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在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培均看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扬州将进一步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完善各类人才综合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创业融资、人才公寓、子女教育、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依托人才链优化提升产业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人才储备与创新活水。

千般万般,关键在干。全会指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勤于学习、善于落实、勇于开拓、严于律己,始终把争第一、创唯一作为不变追求,坚决摒弃“居中思维”,敢于和优者比、强者拼、快者跑,更加敏锐地争政策、争资源、争项目,推动更多工作形成标志性成果。

“扬州经开区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勇于争第一、创唯一,把全区上下各条战线的干劲激发出来,以创新的密度提升发展的速度,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园区‘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努力在服务大局发展中发挥作用。”扬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春风表示。

记者 周明涛 袁文生 刘贺 石默然 嵇尚东 李仁辂

责任编辑:刘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