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支教”,此风当刹

“作秀支教”,此风当刹
2024年06月13日 04:55 重庆日报

  大凉山不是“公益秀场”!

  最近,央视新闻曝光了“大凉山研学项目7天支教费上万”等乱象,引发网络热议。据报道,一些研学机构将大凉山孩子包装为“寻求支教老师的学生”,推出“7天收费万元,拿志愿者公益证书、乡村助学研学报告”研学项目。这让“被参与”研学的大凉山孩子奔波于各种“公益课堂”“免费夏令营”,应对种类繁多、质量不一的支教研学团。

  支教是神圣的、饱含爱心的事业,为的是给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方和学生送去知识。然而,“作秀支教”伤害了边远地区孩子的感情,也让那些真正舍己忘我的爱心人士心酸,更玷污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崇高理念。“作秀支教”,在给边远地区教育添乱添堵的同时,已经出现违背公序良俗的苗头。

  “作秀支教”,从本质上说,是打着公益的幌子赚取商业利益,破坏支教这一公益事业的原则性与严肃性。应当看到,当支教名额和公益证书都需要花钱来买,这其中,充斥着多少利益算计,何谈真心诚意?

  支教事业不是排斥市场力量,而是不欢迎铜臭味的功利心。项目“卖方”对大凉山真实教育状况的矮化,难道不是对当地多年来教育建设成果的无视吗?“买方”也当反思,花高价去支教,究竟是为了帮助他人、获得锻炼,还是单纯为了写下一笔“镀金”的履历,抑或是感动自己?

  支教何以沦为“生意经”?“秀场”又是怎么堂而皇之搬到了网络前台?要看到,目前在一些评选、考核、申请中,公益经历都是不错的“看点”。正因有此需求,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才嗅到了商机、想出了歪招。再加上一些平台重利益、轻审核,让这些项目有了流入市场的机会。由此说来,相关部门要为以公益活动为指标的考核完善规则,督促相关方严把资质审核关,让“买”来的经历失去用途。同时,各大平台也要展开排查,尽快下架那些“作秀支教”的产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谁在教育上做手脚,谁就该被狠狠追责。那些大搞“作秀支教”的利益团队,应当受到惩处、付出代价。狠刹此风,让支教事业回归纯粹,让大凉山的孩子在货真价实的公益支教中有所得,才是正确的立德树人之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