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潘序伦:中国现代会计之父
2024年06月13日 04:36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王  荣  李  强  王抒滟

  潘序伦(1893-1985年),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会计专家和教育家,民盟盟员。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先后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译著、专著有《会计学》《审计学》《高级商业簿记教科书》《劳氏成本会计》等,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现代会计学之宗师,职业教育之楷模”。

  潘序伦是现代会计产学研一体化的拓荒者,创办的现代会计教育、会计师事务所、图书用品社的“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是会计实务创新与发展的平台,是对现代会计开拓性、系列性、组合型发展模式,为中国现代会计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特别重要的人才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1927年1月,潘序伦在上海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1928年秋,潘序伦取《论语》中“民无信不立”之意,更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创办初期客户仅7家,后在杭州、桂林、重庆、南京、广州、天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客户逐渐增多。

  1945年10月起,数名会计师离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各自组建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李文杰的正信会计师律师事务所,李鸿寿的诚信会计师事务所,钱迺澂的国信会计师事务所,顾福佑的同信、建信会计师事务所等,他们各自独立执行会计师业务,又彼此照应、相互支持,同时兼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职,关心和支持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发展,形成民国末期会计界的“立信系”。1947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客户达到898家,创该所历史新高,成为民国时期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创办立信会计学校

  1928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附设立信会计学校。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备案。潘序伦讲求实效,注重实用,适应社会需求,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班级与科目也随之扩大,除原设的簿记班外,还陆续添设英文簿记、会计学、银行会计、政府会计、公司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和审计等课程,任凭学生选修。学员不但有在业青年,还有不少失学失业青年,这些学生为取得一技之长,勤奋好学,成绩大多优良。学校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来普及会计知识和技能,1930年开办函授学校,此后陆续办晨校、星期天校、日校,旨在帮助失学失业者在短期内修完几门会计课程,还开办短训班。学校不仅受到学生工作单位的普遍好评,还得到工商界、新闻界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

  邹韬奋与潘序伦是圣约翰大学的同班同学,两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充分利用该周刊的优势,对立信会计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成效给予实事求是地推介。潘序伦“求学与任职必使其合而为一”的办学主张,受到邹韬奋的积极支持和充分肯定。

  立信会计教育形成以专科教育为龙头,包括中等专业学历教育,成人大专、中专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会计职业培训的立信会计教育体系。1952年10月停办,并入新组建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从1928年至1952年春,业余的补习学校共计举办50届,学生累计达10万人,顾准、许毅、余性元、赵友良等学生成长为著名学者。在潘序伦的支持下,陆续在北京、广州等地建立分校。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和立信会计高级职业学校等不同层次、类型的会计学校,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会计人才,推进了中国现代会计的发展。

  创办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新式会计账册报表是现代会计制度的产物、现代会计工作的载体,服务于工商企业,适用于一般商号、公司、工厂及其他工商企业。立信账册报表具有设计科学、格式完备、印刷精良的特点,对推进我国会计实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1941年6月,潘序伦与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在重庆合办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并设立一家专门印制会计账册报表的印刷厂,在大后方独家经营立信会计账册报表;从商务印书馆取回“立信会计丛书”的纸版,组织学者撰著、编译会计类图书。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先后在桂林、南京、广州、天津、北京设立分社,在其他大城市设立特约经销处,在香港、澳门及南洋一带推销《立信会计丛书》和立信账册报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翻译出版《苏联会计》等经济学图书。至1956年2月,其经营15年间,共出版《立信会计丛书》《立信财经丛书》195种;设计、印刷、发行“立信”品牌的会计账册报表近百种,行销全国,对统一、规范我国会计账册报表起到重要作用。

  1956年,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停办,1986年恢复,隶属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立信会计出版社。

  追求进步  向往光明

  潘序伦是一位追求进步、向往光明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对立信学校的共产党人和师生开展的进步活动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顾准在立信工作期间,以教师职业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活动,潘序伦虽有所觉察,但从未干预过。1936年,立信同学会举办立信剧社、立信歌咏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中共地下党利用立信的有利条件,开办立信音乐训练班,培养新音乐运动的作曲、指挥人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中共党员吕骥、贺绿汀、周钢铭是立信音乐训练班的教师,潘序伦对此“慨允给予各种方便”,并代表校方捐款给予支持。立信同学会筹备建立救亡工作推进委员会,潘序伦亲任救亡工作推进委员会的征集总队总队长。

  潘序伦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领导,做了一些有益于革命的事情。为保障《新华日报》纸张供应,周恩来指示新华日报要自力更生办纸厂。周恩来对苏芸提出要求:“绝对保密,要长期以资本家身份办好这个纸厂,要使《新华日报》用纸无后顾之忧。”1942年,潘序伦以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的名义,与苏芸合资兴办造纸厂。合办的中兴造纸厂设在广安,生产纸张运到重庆,沿途要经过国民党的检查站。潘序伦出于对造纸厂产品运输到重庆安全考虑,动手设计“立信”篆体字的圆形商标,向国民政府经济部申请商标注册。1942年1月,国民政府经济部经核准,“立信”商标列入“审定商标公报”,向社会公开发布。从此,该造纸厂生产的新闻纸包装后,盖上“立信”商标和“重庆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长方形红印,船载车运,能够通过沿途各种检查,顺利运抵重庆,送到新华日报社。

  上海解放前夕,有人劝潘序伦离开大陆,潘序伦不为所动毅然留下来。上海解放后,已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兼上海市财政局局长的顾准,代表潘汉年看望潘序伦。潘序伦关心祖国会计事业的发展,鼓励和推荐不少立信同学和同事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潘序伦担任了中国会计学会、上海市会计学会、上海市社科联顾问,上海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主任,上海市高级会计技术职称评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等职。

  1980年10月25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举行复校后的首届开学典礼,潘序伦出席典礼并动情地说:“一生夙愿,在共产党领导下,得到发扬光大,我真万分高兴。”

  1985年11月8日,潘序伦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临终前,他忍着病痛,写下《潘序伦最后遗愿》:“恳切请求亲友、同学、同志们务必在我死后,切实按照我的遗愿执行,万分感谢!一不发讣告。二不收骨灰。三不开追悼会。四不收任何形式的奠礼,如花圈、花篮之类。我一生最喜欢节约一切物力、人力、财力,为建设新中国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专科学校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