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兵工学校的创立及发展

中国近代兵工学校的创立及发展
2024年06月13日 04:37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王  雪

  兵工学校创立于民国初期,为中国近代兵工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学校历经汉阳、南京、重庆、上海等几个时期的发展,校名几经更易,校址也几度变迁。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兵工学校立足于实际需要开展灵活办学,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逐步提高,逐渐向正规化学校发展。梳理其发展过程,探究其办学特点,可进一步厘清人才培养与近代军事工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兵工学校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民国初年,汉阳兵工厂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刘庆恩任兵工厂第一任总办,主持兵工生产。他早年留学日本,学习机械及枪炮制造,后又到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学习兵工技术。他注重兵工教育,提倡办学,以培养兵工专门人才。

  1913年2月,刘庆恩上书段祺瑞呈请开设兵工学校。他在呈文中提出:

  庆恩承乏厂务,目击吾国造兵技艺极形幼稚,以视德国之日臻发达精进不已者,不可以道里计。倘再因循迟误,则直无造兵独立之可言。用是踌躇至再,拟就厂内先设兵工学校一所,以养成造兵技士为目的。每班额设学生五十名,分二、九两月为入学期。预科修业二学年后,受试验及第者,再入本科。每年新学期皆准入学。

  由此可见,他主张先以“培养造兵技士”为目标,尔后择优录取学生,入专门学校再进一步培养,并将设立学校作为中国实现“造兵独立”的基础,但段祺瑞以“一时不但无此财力,并无合格学生”为理由,否决了这一提议。

  1917年,全国兵工督办萨镇冰、汉阳兵工厂总办刘庆恩、巩县兵工厂前总办蒋廷梓联名呈请陆军部,再次要求成立兵工学校。北洋政府批准学校在汉阳兵工厂内设立,定名“汉阳兵工学校”,随即招收第一期学生五十名。第一期于1917年2月开学,1921年毕业时仅9人,其余均中途淘汰;第二期于1918年入学,1921年10月毕业,毕业人数亦只9人。后因教育经费有限,该校只延续了4年,于1922年停办。这一阶段兵工教育的性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仍以“养成造兵技士”为目的,招生也未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故而整体上办学质量不高。但它为以后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4年,刘文明奉命为汉阳兵工厂总办,呈请陆军部在原校的基础上继续开办兵工学校,定名为陆军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并制定了相应的章程。

  该校章程规定学校由陆军部直辖,并经教育部备案学校设于汉阳兵工厂内。经费由兵工厂筹给。此外,在培养目标层面,已经由原本的“养成造兵技士”改为“以造就兵工专门学术人才为宗旨”,专业设制机、制药两科,培养目标较前更加明确。章程还规定该校面向全国公开招生,凡年未满20岁,在中学或甲等工业学校毕业者均可报考,毕业年限定为预科一年,本科三年。1925年9月18日,兵工专门学校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校长由刘文明担任,教育长为欧阳焕。该校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兵工高等教育的开始。

  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将学校改名为国民政府汉阳兵工专门学校。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改隶该部。1929年5月29日,军政部颁布《军政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章程》,将学校定名为“军政部汉阳兵工专门学校”。随后的招生简章中又将原来的制机、制药二科改为造兵、制药二科。第一期学生于1929年7月毕业,共计38人。这是兵工专门学校成立四年后,培养出的首批兵工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各厂工作,对于改变当时兵工生产技术落后的局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鉴于汉阳兵工厂地址偏僻,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南京雨花台修建新校舍。1932年7月,新校舍建成,9月学校奉命全部迁往南京,并正式改名为“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学校依附于兵工厂期间,校政的自主度较高,管理难度较大,迁往南京后,则更便于军政部直接管辖。

  1934年7月,兵工署署长俞大维在兵工专门学校增设专科性质的军械技术班,以为部队军械部门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课程内容比本科的简略,教授人选大半相同,招生三期后停办。这时,兵工专门学校由原先单一的大学本科发展为兼具本科与专科,办学层级更加丰富。1934年9月,俞大维任命兵工署资源司司长李待琛兼任兵工专门学校校长。李待琛在任期间致力于发展高等兵工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办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简言之,从兵工学校建立到全面抗战前夕,学校招取5期学生。相较北洋时期,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制度进一步完善,办学质量得到提升,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抗战时的内迁与培养机制的完善

  兵工教育的发展也受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兵工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抗战时期,兵工学校辗转多地办学,学校内迁后办学条件较差,但其教学质量并没有因此下降。

  淞沪会战失利后,国民政府决定立刻西迁,兵工专门学校亦奉命西撤至武汉待命。11月,又奉命迁往株洲。1938年初,又经长沙、宜昌,最后迁至重庆的至圣官女子职业学校原址。1939年5月,日军开始轰炸重庆,为了躲避空袭,8月,学校又迁至重庆西郊小杨公桥董家院,在此新建简易校舍。从第5期到12期和专修科各班都在此顺利结业。

  随着军工生产规模的扩大,培养更多的军工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适应战时需要,学校再次修订章程,调整学制并改进教学计划。

  1939年2月,兵工学校开办特别训练班,招收高中毕业生50名,训练8个月。1939年7月,招收大学部本科第六期学生100名,并于本期实行新的学制,改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5年。同月,兵工署在全国各理工大学招收毕业生50名,设技术员补习班,以补习兵工专业知识,期限为1年。并将军械人员训练班附设于兵工学校,招训第七期管理班学员100名。训练期限为半年。10月,设立初级军械技术班,将前电雷学校学生85名施以训练,期限为2年。12月,校名改名为“军政部兵工学校”,下设大学部和专科部。

  至此,兵工学校已经形成了大学部、专修科和训练班三个教育层次:

  大学部有造兵工学系、应用化学系。专修科有军械(或兵工)技术科、工厂管理科。训练班有军械人员训练班、初级军械技术班、特别训练班、兵厂技术人员补习班。不同的系科班有不同的培养计划:

  造兵学系及应用化学系:以造就兵工专门技术人才为宗旨。军械(或兵工)技术科:以造就具有处理军械必须知识及技能之军械人才为宗旨。工厂管理科:以造就有技术知识之工厂事务人员为宗旨。军械人员训练班:以训练各部队军械官,使其具备关于军械上应有之知识技术为宗旨。初级军械技术班:以造就初级军械干部人才为宗旨。特别训练班:以适应抗战需要,迅速养成具有处理军械必须知识及技能,俾能管理及在部队教导使用兵器之干部人才为宗旨。兵工技术人员补习班:以训练现任之未经学习兵工学科之技术人员为宗旨。

  由此可见,兵工学校立足于实际需要,专业分工更加明确,所培养的人才类别更加丰富,学校还着手培养短期兵工技术人才,以求更快为战时部队输送更多技术人才。

  1941年秋,校长梁强去职,教育长方光圻升任校长。方光圻早年留学美国学物理,曾任兵工署精密测量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兼教授。他上任后领导有方,为兵工学校的稳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提出“敦品力学”的校风,倡导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风;二是关心学生生活,对学生伙食进行改善;三是不强制进行军事化管理;四是力聘名师,为学校发展积累优质的师资力量。在其领导下,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兵工技术人才。

  由此可见,抗战时期兵工学校的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大学部本科教育为重点,多层次、多形式的格局。人才培养的速度、规模和质量均得到提升。

  解放战争时期兵工学校的重组及改制

  在现代军事后勤体系中,负责研究制造军械装备的兵工事业是其中重要一环,同时外勤工作亦不可或缺,其所涉及的军械维护、保养工作对于延长装备使用寿命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有“民主国家兵工厂”之称。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国的兵工厂和民营厂之间形成合力,兵工厂主要负责新兵器的研究,而制造任务则由民营厂担负,并不缺乏相应的制造人才,已具备高度发达的兵工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其特别重视兵工外勤。基于上述原因,二战时美国的兵工学校更侧重于培养军械外勤人才,反观当时国民党的兵工学校是以培养制造枪炮、火药的生产人才为主,作战中只涉及对机械装备的简单维修,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培养。

  抗战后期,国民党军队效仿美军进行军事改革。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军事顾问团成立并对国民党军队提出了一揽子指导建议,要求国民党军队在军事体制和军事训练方面进行改革,首先是将参谋业务与军事学校的体制改为美国式。兵工学校作为国民党的军事院校之一,其隶属关系、训练任务以及编制等都加以改革。1946年11月,兵工学校改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训练内容在培养设计制造工程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负责军械“管理、供应、保养及维护”的人才。

  1946年6月,方光圻调兵工署训练司任副司长,由杜文若接任校长。在杜文若在职期间,学校复员回南京。1947年底,由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的简立任兵工学校校长。其上任后便立即寻找新校址,于1947年12月将兵工学校迁至上海吴淞,以日本战败投降后遗留的旧兵营为基础筹建新校舍。兵工学校立足之后,便根据美军顾问团的建议,于1947年10月按照新编制进行改组。将兵工学校分为兵工工程学院及训练部两大教育单位。改制详情如下:

  将原兵工学校大学部改为兵工工程学院,学院下辖三系,在保留原造兵系和应用化学系的基础上,新增设战车工程系。学院主要任务仍以培养兵工厂所需兵工人才为主。

  战车工程系是由原陆军机械化学校的自动车工程学院衍生而来。徐庭瑶在赴欧洲考察军事后,提出陆军必须建立机械化部队,并实现装备自给自足。回国后便从人才培养着手,于1936年在南京丁家桥创办陆军交辎学校。设立战车作战、汽车运输、汽车技术等,以培养陆军机械化战斗员、技术员。“七七”事变之后,学校西迁至湖南长沙,并改名为“陆军机械化学校”。1938迁往柳州,1940年再迁至湘西洪江。学校第三期学生入学后,鉴于当时想要成立战车与汽车厂,但又缺乏相应的自动车工程人才,因此呈准军训部,于1941年3月成立自动车工程学院,以提高教育标准,使其与大学本科教育相等。自动车工程学院的课程兼具基础理论课与实习课,聘请留学归来并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任教。学理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优质的师资力量以及完备的教学设施都保证了其较好的教学质量。1944年,日军进犯湖南洞口,形成威胁之势,学校便奉命迁往四川潼南双江镇。1947年,由四川迁往徐州,改名为装甲兵学校。同年5月,自动车工程学院奉令改为战车工程研究班,10月并入兵工学校。

  设立兵工勤务组,隶属于训练部。该组辖分10系,主要以培养军械管理、供应及维修保养人员为主。

  成立化学兵组,隶属于训练部。该组辖分8系,由原化学兵干部训练班改编而来,主要以培养化学兵干部为主。因吴淞校区过小,化学兵组暂时留在安徽马鞍山,并开设防毒训练班。

  改制后学校设校长、教育长各一名,兵工工程学院、兵工勤务组以及化学兵组都由教育长管理。校部还设置总务处、教育处、训导室、预算室等单位主管学校各项事务。后附设军官训练班,以加快培养出一批兵工勤务军官。此时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及教学设施都较迁移之前更为完善,办学规模也日益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改制后的兵工学校注重制造与勤务一元化发展。

  1948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经过“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因此在迁沪改制后不到一年,兵工学校于1949年初迁往台湾。至此,兵工学校在大陆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建立初期,学校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逐步转向兵工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从培养“造兵技士”提升为培养“精通设计、制造的高级兵工专门人才”。抗战时期,根据战时需要不断完善其培养机制,教育层次更加丰富。直至解放战争时期重组改制后,兵工学校从单一的制造转变为设计、制造、供应、维护和管理并重发展,组织机构和培养模式都逐渐趋于系统化,形成了多目标、多规格、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毕业 南京市 本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