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的隐痛,中医认为这是湿热下注

长夏的隐痛,中医认为这是湿热下注
2024年06月12日 02:47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妇女报

    ● 湿热下注是由于体内湿热邪气过重,下注于下焦(小腹及腰骶部),导致该部位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因此,湿热下注的很多症状属于难言之隐。

    ● 湿热下注的最初表现,只是局部湿热,往往被忽视,错失早期的调理时机。

    ●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系统,循序渐进调理,利用人体自身修复、免疫等功能“打前站”,用好衣食住行这个“必修课”,并不是主张一开始就用药。

    ■ 何璇

    6月,多地已开启夏季模式。

    长夏时节,医院一些门诊出现季节性人满为患,如妇科、肛肠科、皮肤科……妇科炎症、痔疮、脚气、头晕、疲惫、恶心呕吐、便溏、尿黄……这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可能被人们简单地总结为:天热造成的。

    在妇科门诊排队的江阿姨面露难色,她和朋友悄悄地说:天一热,自己同时发作了妇科炎症、痔疮、脚气。这三样都不是大病,却让人难受。江阿姨在妇科输完液,还要去药店购买治疗痔疮和脚气的外用药。

    朋友建议江阿姨到中医科看看。医生经问诊得知,江阿姨近期常感到疲惫,每天感觉自己睡不够,身体沉重,头部像裹着一层布,闷闷的,结合她的脉象,医生告诉江阿姨:您的这些烦恼符合“湿热下注症”。

    湿热下注是什么?

    6月5日以来进入芒种时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申子龙说,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此时人体的阳气也会上升,阴液相对不足,容易上火,同时体内易生湿热。

    简单解释湿热:中医认为,湿就是水湿,分外湿和内湿两种。

    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因脏腑正常功能失调所致。消化不良,暴饮暴食,食用过多油腻、甘甜、厚味的食物,就会加重脏腑负担,位于中焦脾胃肝胆最易受损。脾不能正常运化进而使机体“水湿内停”。

    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居住环境潮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的。

    热则是一种热象,如辛辣或者热性的食物吃多了,人体会滋生内热。体内阳气过盛也易产生热象。水湿滞留过久会化热。阳热的人则因水湿入侵而形成湿热。湿热是指人体内的湿与热同时存在的现象。

    一般来说,湿热重的人有“三黄”:一是面色暗黄;二是舌苔黄腻;三是小便黄赤。严重时,还有些人连汗水都是黄的。前一段社交媒体上很多妻子晒出丈夫睡过的床单都带着一层黄色,这种汗水发黄现象,可能是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也可以从中医角度,考虑湿热的问题。

    湿热下注是由于体内湿热邪气过重,下注于下焦(小腹及腰骶部),导致该部位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因此,湿热下注的很多症状属于难言之隐。

    比较典型的情况是,大腿根部经常汗多,很难保持干爽,湿润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出现大腿根部湿疹、瘙痒。

    湿热下注引发的诸多常见病症

    湿热下注是一种常见的身体失衡现象,其病症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汗水从下腹部渗出,多见于乏力、腰酸、腿痛等。

    第二阶段:湿疹渐生,有脚气、筋骨痛,这是湿热沉积日久使经络堵塞出现问题。

    第三阶段:男性出现前列腺炎,女性出现尿道炎、宫颈炎、白带异常等。

    当女性出现湿热下注时,可能会有以下症状: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外阴瘙痒,甚至红肿。小便短赤,大便黏腻。口干口苦,舌苔黄腻。阴道炎症,宫颈炎症/糜烂,HPV阳性等。肛门潮湿瘙痒,阴部肿胀。

    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对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首先要全方位调理生活

    湿热下注的最初表现,只是局部湿热,往往被忽视,错失早期的调理时机。很多人都是一拖再拖形成了“炎症问题”。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更为常见。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系统,循序渐进调理,利用人体自身修复、免疫等功能“打前站”,用好衣食住行这个“必修课”,并不是主张一开始就用药。

    饮食调理。湿热体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还适宜吃清利化湿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茯苓、蚕豆、鲤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马齿苋、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等。

    尽量避免吃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大蒜等。

    对于牛肉、羊肉、酒等温热食品和饮品,以及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物,应该少食和少饮。

    还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否则会加重湿热。

    转移情绪。在烦恼和苦闷的时候应该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这样有助于湿热体质的人缓解急躁的情绪,心境平和了,在精神上自然就有助于调节湿热这种偏颇的体质状态。

    营造干燥环境。从保持床铺干爽开始,空调温度适宜。应该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出汗后,衣服要勤洗勤换,不要穿化纤的内裤和紧身牛仔裤。

    不熬夜。保持充足而有规律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手机少玩,防止阴津损耗太大。

    提倡运动。可以适当运动,出汗对祛湿热有不少作用。在运动方式上,最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的运动是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比如力量训练、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湿热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应当避开暑热环境。另外,频繁大汗也要注意伤阴的问题。

    用药方面,四妙丸是古人应对湿热之邪的升级换代成药。四妙丸可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五个方面病症:①用于治疗热痹、湿热痿证。症见足膝红肿、筋骨疼痛等,比如痛风。②多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湿疮、痒疹,如妇女带下淋浊等。③治疗湿热蕴结化毒证,如下肢静脉炎、丹毒、疔疮等。④治疗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等。⑤治疗大肠湿热证,表现为肠鸣排气多、大便软黏、便血等,如结肠炎、痔疮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痔疮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